×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363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65736339 ; 978-7-5657-3633-9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当代视角回望媒介变迁史,力图在宏观视野下对媒介的历史进行观察,梳理人类传播历史上重要媒介的发展沿革,探索媒介演变、媒介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引介关于媒介和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思想,探寻媒介发展的历史规律,评述不同媒介对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全书秉承媒介环境学派的思想理论,通过对“口语传播与书面文化”“报刊”“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媒介”“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等各类媒介史的梳理和探讨,探索媒介演变背后呈现的人类社交本能、人类思维的发展脉络,以及推动媒介演变的社会因素和深层逻辑,力图呈现媒介变迁、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希望本书能引领读者从技术与社会、媒介与人的关系层面展开深入思考,思考当下,展望未来。

目录

目录: 绪 论 **节 关于媒介 第二节 媒介的历史及其演变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人、社会、文化的影响 **章 口语传播史与书面文化史 **节 口语传播 第二节 文字的诞生 第三节 书面文化 第二章 报刊史 **节 早期报刊的产生 第二节 报刊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报刊的功能与影响 第三章 电报史 **节 电报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电报对传播体系和新闻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电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 电话史 **节 电话的发明与发展 第二节 电话对传播体系和新闻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电话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 广播史 **节 广播的诞生:技术发展与社交传播 第二节 广播的发展:黄金时代下的大众传播 第三节 中外广播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竞争中求变的广播 第六章 电视史 **节 电视的诞生与技术发展 第二节 电视的传播特性与社会功能 第三节 西方电视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中国电视节目 第六节 西方电视传播研究 第七章 电影史 **节 电影技术发展史 第二节 电影产业发展史 第三节 电影媒介的社会功能 第四节 电影与其他媒介的互动 第八章 网络媒介史 **节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网络媒介的类型与特征 第四节 网络媒介的社会影响 第五节 互联网媒介的理论影响 第九章 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史 **节 移动创造未来 第二节 4G前夜:手机影响社会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的纵深发展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论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蕾,1971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1999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2002年9月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网络传播、外国出版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外国 新闻作品评析》等著作,发表《美英畅销书策划》、《美国大型连锁书店与独立书店之争》、《美国的书评宣传》、《对网络传播的几点认识》、《中国出版社网站-现状、问题及前景》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了多项 、省部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全国首届“未来编辑杯” 论文奖等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