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核心优势: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措施

包邮构建核心优势: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措施

¥69.6 (7.1折) ?
1星价 ¥69.6
2星价¥69.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2437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64243760 ; 978-7-5642-4376-0

内容简介

本书汇总了芮明杰工作室自2010年至2021年间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及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精心准备的研究专报,展示了作者在复旦大学教学科研与行政职责之外,为政府和社会献策的丰硕成果。它全面回顾了作者长期以来对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探索与研究成果,详细记录了上海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变迁与实践路径。 借助严谨的数据解析与实例调研,本书不仅描绘出上海经济构造转变的鲜明线路,还深入揭示了在直面挑战、抓住契机过程中积累的珍贵经验和教训。对于渴望洞悉上海乃至中国当代产业发展图景、钻研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策略的决策者、学者、业界专家及广大公众读者来说,本书不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库,更是一个启迪思维、展望未来的智识宝地,鼓舞着每一位读者积极参与并见证新纪元里城市与经济的繁荣兴盛。

目录

**章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下的上海生产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001 一、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 —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格局的视角 / 001 二、国际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规律、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 / 009 三、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产业升级路线 / 028 四、可产业化的高新技术成果评价体系 / 034 五、现阶段企业希望政府做些什么? — 基于对上海部分企业调研的报告 / 045 第二章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产业高端高效发展研究 / 051 一、上海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产业高端高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051 二、培育企业主体,服务创新突破 — 破解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现实发展的两个独立循环 / 063 三、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洋山港的启示 / 071 四、上海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 / 076 五、加强培育新兴电子商务业态,建设上海网上国际贸易中心 / 080 第三章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上海怎么办? / 088 一、英美日三网融合产业监管体制变革对上海的启示 / 088 二、结构调整势头良好,转型基础仍需稳固 — 2012年一季度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跟踪分析 / 096 三、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基于上海、北京的比较研究 / 108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上海的应对策略 / 113 五、调整周期中的产业发展策略长短结合,扶优扶强“稳”增长 — 2012年上半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跟踪分析 / 121 六、美国、德国与日本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 / 132 七、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上海产业选择与发展 / 140 八、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网络、公共服务体系配套政策思考 / 148 九、结构调整中的努力:2012年上海产业年度运行分析 / 155 第四章 上海制造业结构转型与区域新增长极打造 / 167 一、发挥奉贤后发优势,打造上海新增长极 / 167 二、上海与其他省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比较分析 / 173 三、上海制造业结构转型与增长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思考 / 197 四、美国、德国与日本制造业结构转型模式研究与启示 / 203 第五章 “工业4.0”、智能装备与上海工业设计业发展 / 209 一、“工业4.0”与CPS的战略、路径与本质 / 209 二、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及对上海的启示 / 216 三、上海设计业与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 / 222 第六章 产业创新、空间重组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 232 一、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 232 二、上海工业设计驱动创新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 / 243 三、邻近性促进开发区增长了吗? — 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下上海市开发区空间重构的思考与建议 / 256 四、产业化与产业创新:实质、条件与上海应对 / 272 五、2015年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发展对策 / 279 六、“工业4.0”背景下工业设计、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创新与转型升级研究 / 284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与上海科创企业成长 / 295 一、协同创新,提升上海跨境电商和自贸试验区竞争力 / 295 二、“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路径及其启示 / 304 三、上海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是产业创新成功 / 313 四、产业政策设计与评价的三个关键方面 / 318 五、上海科技型企业成长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的五大策略 / 324 第八章 促进流通业业态创新升级,实现消费需求增长 / 330 一、上海促进流通业业态创新升级的对策建议 / 330 二、设计驱动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与案例研究 / 336 三、美、日、德政府产业创新政策比较 / 347 第九章 推动“上海制造”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 / 354 一、如何提升上海制造品牌影响力之我见 / 354 二、上海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 364 三、产业创新推动“上海制造”高质量发展 / 370 四、推动“上海制造”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 / 376 五、基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上海服务”发展思路 / 381 六、上海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 386 七、环太湖圈产业、生态、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 391 第十章 上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十四五”产业政策设计 / 398 一、全球竞争背景下上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与路径 / 398 二、上海市“十四五”产业政策设计思路与要点 / 409 三、上海市“十四五”新基础产业发展政策思路与要点 / 417 四、上海市“十四五”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思路与要点 / 427 五、以“卡脖子”技术为抓手,打造上海创新城市之核 / 436 第十一章 抗击新冠疫情,稳定上海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 / 439 一、刺激消费需求,上海经济增长才可靠 / 439 二、高端服务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推动上海经济新增长 / 444 三、提升上海智能机器人产业能级,打造上海制造名片 / 449 四、高端产业如何发挥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功能? / 459 五、培育高端产业的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功能载体是当务之急 / 465 六、上海数字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 / 472 第十二章 破解技术约束,推动上海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 479 一、以创新引领发展,打造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 479 二、新冠疫情对上海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及对策 / 486 三、上海“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产业赋能“四大中心”高质量发展对策 / 493 四、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501 五、发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先导效用,扩大关联应用实现价值更大创造 / 506 六、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51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芮明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芮明杰工作室领军人物,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宝武集团公司顾问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