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人·岁月·生活(全三册)

1星价 ¥114.8 (5.8折)
2星价¥114.8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01605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09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73016058 ; 978-7-5730-1605-8

本书特色

★影响中国一众知识分子的文化启示录。 “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 ★雷颐、北岛、刘文飞倾情推荐。新浪读书、俄罗斯文学bot、山东省图书馆、《海峡都市报》诚意之选。 ★《巴黎评论》的常客、流亡作家、世界和平主义文学大师爱伦堡,用跳脱出时代的眼光,将半个世纪的辉煌与陷落悉数还原。 ★“解冻文学”代表作,比肩《光荣与梦想》。重塑上百位文艺巨擘群像,构建一个特殊时代的骄傲人格。 ★在快速失忆的时代,寻回*不应忘记的历史旧梦与亲切的文化呢喃。 动人讲述**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知识分子心路历程,见证半个世纪的深重苦难。诗意人格与破碎时代的理性关照,尽显历史中立姿态。 ★在危如累卵的战争年代中游走,针对文化失忆发起个人反抗,打捞人性和时代的辩白。 ★引领回忆录式历史记叙新风,书写人与时代的灰色地带。 我不分析时代,不思考巨大的历史画面,只描写日常生活以及我自己和朋友们(主要是作家和艺术家)的心态。——爱伦堡

内容简介

本书为俄国著名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回忆录,记叙了一战二战时期整个欧洲社会的集体面貌,以及独属于欧洲文艺知识分子的坚持。 历史并不仓促,但在这个快速失忆的时代,文化的记忆总显得暧昧不明。幸运的是,总有一些时代的打捞者用自己的一支健笔记录着一切。 童年时代的爱伦堡,只一心一意想做个飞旋在哈莫夫工厂上空的恶魔。他可能并未想到,自己会在此生见到一些决定了一个世纪面貌的人物。 他在流亡的巴黎与文人、画家相聚于“洛东达”咖啡馆。他和毕加索讨论绘画,讥讽主义。他与马雅可夫斯基互通书信,商讨文学好恶。他曾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邻居,也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座上宾。他的人生如同谎言般令人难以置信,但千帆过尽,却只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真实。 爱伦堡的一生不只是一个人的一生,还是一个时代的沉重堆砌。在回望过去时,他悄无声息地见证了文艺的黄金时代。他让我们幡然醒悟,那些被毁坏的,并不是无法重建;那些被误解的,也应该在历史的淘洗下展露光明。

目录

沉重的记忆——读《人·岁月·生活》 雷颐 ◎ 第 一 部 01 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 ………… 003 02 难忘的 1891 年 ………… 007 03 童年和少年 ………… 012 04 童年时代的莫斯科 ………… 024 05 中学时代 ………… 032 06 15 岁的地下工作者 ………… 042 07 年轻的女诗人娜佳 ………… 045 08 狱中生活 ………… 056 09 从波尔塔瓦流亡巴黎 ………… 063 10 初识巴黎 ………… 068 11 列宁要我去找他 ………… 074 12 侨居巴黎的革命侨民 ………… 078 13 与诗结缘 ………… 087 14 巴黎就是一所学校 ………… 105 15 结识诗人巴尔蒙特 ………… 113 16 初进卢浮宫 ………… 120 17 法国人与俄国人—有趣的误解 ………… 128 18 爱玩小孩游戏的沃洛申 ………… 134 19 伯爵兼公民阿· 尼· 托尔斯泰 ………… 146 20 洛东达咖啡馆与末代名士 ………… 159 21 两位法国诗人 ………… 170 22 画家莫迪利亚尼的悲剧 ………… 173 23 战争爆发了 ………… 180 24 应征入伍遭拒绝 ………… 187 25 战时的巴黎 ………… 194 26 画家莱热从前线归来 ………… 198 27 初次当记者的遭遇 ………… 204 28 神秘可怕的萨温科夫 ………… 213 29 梦游症患者—墨西哥画家迪埃戈 ………… 218 30 1916 年记事 ………… 227 31 我认识的毕加索 ………… 235 32 沙皇垮了 ………… 248 33 重返俄国 ………… 256 ◎ 第 二 部 01 1917 年的莫斯科 ………… 265 02 启蒙者勃留索夫 ………… 272 03 钟情而坚贞的女诗人茨韦塔耶娃 ………… 282 04 1917 年的旁观者 ………… 293 05 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塑像 ………… 301 06 1917—1941 帕斯捷尔纳克肖像 ………… 313 07 左翼艺术的“**号命令” ………… 325 08 无意中掉进作家的圈子 ………… 334 09 基辅,我的故乡 ………… 346 10 受尽折磨的基辅 ………… 354 11 在基辅结识的艺术家 ………… 361 12 逃离基辅 ………… 370 13 在考特贝尔的艰难日子 ………… 377 14 生来不是蹲监狱的曼德尔施塔姆 ………… 386 15 坐盐船逃难 ………… 395 16 第比利斯的“天蓝色之角” ………… 398 17 让开,这是外交信使 ………… 405 18 请您证明:您不是弗兰格尔的间谍 ………… 410 19 梅耶霍德和戏剧 ………… 414 20 我非常需要一条裤子 ………… 427 21 这是整整一个诗歌的时代 ………… 433 22 杜罗夫和《全世界的野兔,联合起来!》 ………… 441 23 叶赛宁和他的诗 ………… 448 24 泰罗夫和室内剧院 ………… 460 25 1921 年,我心中的怀疑 ………… 467 26 重访巴黎,遭驱逐出境 ………… 476 27 我的**部长篇——《胡利奥· 胡列尼托及其门生历险记》 ………… 484 ◎ 第 三 部 01 1921 年,柏林之秋 ………… 493 02 在柏林:俄国侨民的出版物 ………… 503 03 诗人杜维姆“冰冷的睡梦” ………… 517 04 古怪的天才—安德烈· 别雷 ………… 528 05 列米佐夫及“伟大和自由的猿猴院” ………… 535 06 我是“现代虚无主义者”吗 ………… 541 07 1924 年的柏林:幕间休息 ………… 548 08 奈兹瓦尔的诗—它进入我的生活 ………… 552 09 又见莫斯科:《贪图私利者》被拒绝 ………… 561 10 莫斯科寒冷的一月:关于列宁的回忆 ………… 575 11 1924 年的意大利马泰奥蒂事件 ………… 580 12 《 1925 年夏天》:新作品和新观念 ………… 587 13 马尔基什:小笛子和干燥的嘴唇 ………… 600 14 时代的后门:《活水胡同》 ………… 607 15 戴眼镜的巴别尔和《骑兵军》 ………… 611 16 庞马尔角—渔民、沙丁鱼和全世界 ………… 624 17 《冉娜· 涅伊的爱情》:对悲惨结局的恐惧 ………… 629 18 巴黎的作家群体 ………… 636 19 德斯诺斯与“死亡营”中的情诗 ………… 647 20 肥乳牛、瘦乳牛与西西弗斯的传说 ………… 654 21 梅尔:一只飞来飞去的白鸦 ………… 662 22 巴尔干的高尔基—伊斯特拉蒂 ………… 668 23 持《时代的签证》旅行欧洲 ………… 672 24 约瑟夫· 罗特和《拉德茨基进行曲》 ………… 682 25 画家帕斯金 ………… 687 26 从摄影镜头里看《我的巴黎》 ………… 693 27 1931 年秋首访西班牙 ………… 700 28 从诗歌走向革命的托勒尔 ………… 710 29 两访柏林—怪诞不经的梦境 ………… 716 30 写了 19 本书的 40 岁 ………… 721 31 出任《消息报》驻巴黎记者 ………… 727 32 震动巴黎的戈尔古洛夫案件 ………… 732 33 **个五年计划的“热情” ………… 736 34 《第二天》,大地和深渊分开了 ………… 745 ◎ 第 四 部 01 好莱坞与革命的杂种 ………… 755 02 好朋友—伊利夫和彼得罗夫 ………… 763 03 1934 年:报道巴黎工人总罢工 ………… 768 04 1934 年:采访维也纳事件 ………… 772 05 从捷克斯洛伐克到巴黎 ………… 778 06 莫斯科“民族”旅馆及奴隶心态 ………… 783 07 **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 ………… 788 08 建设与摧毁《一气干到底》 ………… 799 09 斯大林想和我谈谈 ………… 806 10 收到带纳粹万字符的匿名信 ………… 811 11 纪德—他不过是一只螟蛾 ………… 816 12 国际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 ………… 821 13 画布上的巴黎—法尔克的油画 ………… 830 14 不能容忍法西斯主义 ………… 837 15 *英明的导师和牺牲品 ………… 843 16 1936 年春,西班牙和巴黎 ………… 853 17 自任西班牙前线特派记者 ………… 861 18 在西班牙前线 ………… 876 19 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者 ………… 884 20 被射中的雄鹰—科利佐夫 ………… 895 21 马德里战时见闻 ………… 900 22 作家萨维奇当了记者 ………… 909 23 海明威,他虽死犹生 ………… 913 24 1937 年的堂吉诃德 ………… 923 25 作家将军马特维· 米哈伊洛维奇 ………… 932 26 国际作家代表大会在炮火下召开 ………… 939 27 共和国军占领特鲁埃尔 ………… 947 28 莫斯科:斯大林对作家作战 ………… 952 29 西班牙:战争的结局 ………… 963 30 忧郁和孤独使我重握诗笔 ………… 977 31 《法国的悲哀》:慕尼黑伤害了法国 ………… 984 32 伟大的西班牙诗人马查多 ………… 991 33 加泰罗尼亚的*后一周 ………… 997 34 我被迫放下记者的工作 ………… 1005 35 奇怪的战争 ………… 1012 36 画家马尔凯也死了 ………… 1017 37 在巴黎:再次遭逮捕 ………… 1022 38 法西斯占领下的巴黎 ………… 1031 39 斯大林戏言《巴黎的陷落》 ………… 1038 ◎ 第 五 部 01 德军入侵与书刊检查员的剪刀 ………… 1053 02 永远留在了前线的诗人拉宾 ………… 1068 03 在屠杀面前学会憎恨 ………… 1073 04 作家和人民一起经受“战争的 X 光照射” ………… 1082 05 叛徒弗拉索夫 ………… 1095 06 为军报《红星报》工作的作家 ………… 1101 07 战士古德坚柯和他的诗 ………… 1107 08 流血的卡德里尔舞 ………… 1116 09 沉痛的 1942 年夏季 ………… 1124 10 勒热夫的战士与勒热夫的痛苦 ………… 1132 11 伟大的心灵和渺小的政治 ………… 1139 12 解放的库尔斯克 :不屈的人们和苟且偷生者 ………… 1144 13 博学多才的外交官乌曼斯基 ………… 1154 14 1943 年 :深夜、深秋——深的战争 ………… 1159 15 1943 年 :**次出现的不祥乌云 ………… 1173 16 20 世纪 20 年代*聪明的作家之一——特尼扬诺夫 ………… 1180 17 外国的外交官和记者的趣事 ………… 1185 18 明斯克包围圈 :德军指挥官、作家巴甫连科、幸存的人们 ………… 1193 19 布洛克的笔与战争的口授 ………… 1202 20 格罗斯曼头上的灾星 :命运不喜欢*高纲领派 ………… 1210 21 《黑书》和它的编著者 ………… 1215 22 发现人的心灵 :伊娜和她的日记 ………… 1223 23 进军德国 :欢乐中掺杂的悲哀 ………… 1233 24 战争的*后几周 ………… 1245 25 我认识的法国总理赫里欧 ………… 1252 26 胜利之夜,我想着痛苦、勇气、爱情、忠诚 ………… 1258 ◎ 第 六 部 01 1945 年 6 月 :我开始了漫游 ………… 1269 02 四个月访问七个国家 ………… 1282 03 纽伦堡 :人的感情和行为旋转的轨迹 ………… 1296 04 《暴风雨》与反“卑躬屈膝”运动 ………… 1303 05 美国之行 :首次出击 ………… 1312 06 美国之行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 1317 07 美国之行 :黑人的命运 ………… 1326 08 美国之行 :会见爱因斯坦 ………… 1334 09 美国之行 :人们很激动,但海洋很平静 ………… 1341 10 美国之行 :米哈伊尔 · 罗曼诺维奇的命运 ………… 1350 11 战后的法国 :从痛苦中磨出面粉 ………… 1354 12 马蒂斯为我画像 ………… 1363 13 自白 :“祖国只有一个” ………… 1369 14 关于波兰的抒情的说明 ………… 1380 15 我一生中*艰难的岁月 ………… 1388 16 巴黎 :保卫和平代表大会 ………… 1400 17 《人群》和斯洛伐克作家 ………… 1412 18 法捷耶夫 :不大为人所知的一面 ………… 1422 19 意大利之旅 ………… 1432 20 约里奥—居里 :创伤和路标 ………… 1444 21 斯德哥尔摩宣言 ………… 1454 22 应邀与伊丽莎白王后谈话 ………… 1463 23 在伦敦遭遇冷战气候 ………… 1475 24 关于萨特蘑菇和柳条筐的争论 ………… 1484 25 画家孔恰洛夫斯基和红方块王子派 ………… 1495 26 《九级浪》和担任*高苏维埃代表 ………… 1501 27 去智利为诗人聂鲁达颁奖 ………… 1514 28 中国之行印象记 ………… 1523 29 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 ………… 1534 30 两位杰出的外交家 :李维诺夫和苏里茨 ………… 1542 31 法国诗人艾吕雅 ………… 1550 32 毫无生气的 1952 年。斯大林瘫痪了…… ………… 1560 33 斯大林肖像 :上帝?老板? ………… 1568 34 独往独来的伊夫 · 法奇 ………… 1577 35 《解冻》:春天的开始 ………… 1586 36 结语 :分娩总是艰难的 ………… 1595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 俄国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前往德、法、比等国。在国外的十多年中,他写了众多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九级浪》等。其于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各国引起强烈反响。此书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