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4468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14页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21446869 ; 978-7-5214-4686-9
本书特色
《脉经》为晋代医家王叔和所著,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脉学专著。全书共10卷(97篇),内容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脉学精华撰集而成。*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以后历代多有刊印出版,是中医入门必读经典著作。 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沉、滑、数等24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详细的描述,确立标准,统一规范;并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如《脉法赞》《四时经》,以及扁鹊、华佗等古代名医论脉之作,在《脉经》中收集、保存下来,是研究中医古典脉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本次《脉经》整理编写,以现存*接近宋版的明·佚名氏影刻南宋何大任本(公元1981年日本《东洋善本医学丛书》内影印收录的静嘉堂藏本)为底本,参校本有《脉经校释》《脉经校注》《脉经语译》《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针灸甲乙经》《千金方》等。底本中繁体字、异体字经改为简化字,方位词左、右改为下、上。如“右新撰”,径改为“上新撰”。 本书编写体例,依据底本首做题解,次录经文,再加注释,*后是语译和导读。题解部分对于本段经文的题目进行简单解释,包括题目的含义、本段经文基本内容以及临床意义;原文部分对于各个版本有出入但无伤大雅的原文,则以底本为准;在注解的过程中,对部分经文进行了适当勘定,对生僻疑难的字词,均进行了注音、训诂及解释,以阐明字词音调及含义,注释过程中力求论据充足,据理不确或无以为解者,不妄加注说;语译部分按照现代汉语文字习惯,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将经文原文翻译成为现代白话文;*后的导读部分,简名扼要地说明本段经文的重要意义,阐发经文要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以供读者参考学习。 由于编者知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请读者不吝赐教。
内容简介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共10卷。是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 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脉经》卷一载医论15篇,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以下各篇,脉理与脉法互阐,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变化、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张仲景、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共11篇。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卷十为《手检图三十一部》。
目录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脉因证治
¥4.8¥13.0 -
民间针灸三百方
¥2.3¥7.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3.6¥32.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人体解剖学常用词图解(精装)
¥45.8¥158.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常见急救常识图解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