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海港:中国海洋商贸都会的变迁

国际海港:中国海洋商贸都会的变迁

1星价 ¥105.0 (7.0折)
2星价¥105.0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9208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45920888 ; 978-7-5459-2088-8

内容简介

脉络清晰。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详尽介绍了汉唐时期广州港、扬州港等的地理环境、商贸功能和历史变迁,宋元时期泉州港和明州港的海洋商贸价值,明清时期福州港与中琉贸易的状况、漳州月港的兴衰、厦门港的崛起,五口通商时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港口在中西贸易中发挥的作用等等,从中勾勒了中国国际贸易港的历史发展进程。 史料翔实。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和历史地图,文史互证,图文互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历史借鉴意义显著。 本书较为详尽地梳理从汉朝到清代中国主要国际贸易港的兴衰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海洋政策对港口和贸易的影响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可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前言

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 其他文明的交融对话中不断 发展的。作为世界上*古老 的几个文明之一,中华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既扮演了文明 传播者的角色,也不断从其 他文明中汲取各种养分。在 这种文明交往的世界体系中 ,中华文明既壮大发展了自 身,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 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 社会文明史的研究,主要侧 重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史方向 ,对中国海洋发展史的关注 度则相对薄弱。这一方面是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以农立国”的国度,历代社 会的经济基础及意识形态, 基本上围绕“农业”展开;另 一方面是因为历代统治者为 了政权的巩固与社会的稳定 ,往往把从事海上活动的人 群视为对既有社会形态的威 胁,经常实施诸如禁止出海 活动的法令。在这些因素的 作用下,中国的海洋文明发 展史以及由此开拓出的海上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必 然受到历代政府与士大夫们 的漠视,甚至备受打击。 中国是一个临海国家, 从北到南,大陆海岸线长度 约一万八千千米。事实上, 在这样的地理优势之下,我 们的先民很早就开始从事海 洋活动。这种活动除了延续 至今的海洋捕捞、海洋养殖 之外,还不断通过国家、社 会的不同领域与层面向外延 伸,寻求与外界的联系和发 展。可以说,中国海洋文明 存在于“海-陆”一体的结构 中。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 ,又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华 文明具有陆地文明与海洋文 明双重性格。中华文明以农 业文明为主体,同时包容游 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形成多 元一体的文明共同体。中华 民族拥有源远流长、辉煌灿 烂的海洋文化和勇于探索、 崇尚和谐的海洋精神。没有 古代中国的海洋文明,也就 谈不上近代中国海权的旁落 ;没有古代中国的海洋文明 ,也就没有当代中国海权的 复兴。我们不能因为中国在 近代落伍和被欺凌、被打压 ,就否认中国传统海洋文明 的辉煌。 中国的先民正是在长达 数千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之 下,才让中国的海洋文明发 展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光 辉的篇章。 一、对中国海洋发展的 回顾中国先民在上古时期进 行的海洋活动,应该是沿着 海岸线进行海洋捕猎和滩涂 养殖活动。在不断与大海搏 击与互相适应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 化和勇于探索、崇尚和谐的 海洋精神。中华海洋文明是 中华原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中华农业文明几乎同 时发生。在汉武帝平定南越 以前,东夷、百越等海洋族 群创造的海洋文明仍是一个 独立的系统。 早期中华海洋文明的逐 渐形成,伴随着海上活动区 域的日益扩大。有学者指出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百越族 群,与人类学研究的南岛语 族属于同一范畴,两者存在 亲缘关系。百越族群逐岛漂 流航行的活动范围,是从东 海、南海几经辗转到达波利 尼西亚等南太平洋诸岛,百 越族群是大航海时代以前人 类*大规模的海上移民。东 夷、百越被纳入以华夏文明 (即内陆文明、农业文明、 大河文明)为主导的王朝统 治体系后,海洋文明逐渐被 进入沿海地区的汉族移民承 继、涵化,和汉化的百越后 裔一道,铸造了中华文明的 海洋特性,拉开了海上丝绸 之路的帷幕。由于中国沿海 传统渔业和养殖业在中国历 代社会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小 ,因此,中国的海洋文明发 展历史,主要体现在向海外 发展并且与海外各地相互连 接的海上丝绸之路上。 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华 民族海洋先民与世界其他民 族的交流,早在公元前10世 纪时就已产生。由于地处亚 欧大陆,东临大海,中国在 早期的对外交流中,率先开 辟西通西域、东出大海的两 条主要通道,中华文明与世 界文明交往基本格局的雏形 自此形成。 《山海经》中提到“闽在 海中”,这是一种传说。但 是“闽在海中”的传说,是数 千年来中国南方民族与东亚 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记忆。 “闽”是福建地区的简称。福 建地区处于陆地,何谓“海 中”?这一传说实际上说明 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面向大 海以及宝岛台湾在东南海洋 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乃至中 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南洋各地 包括南岛语族居民长期交融 的文化互动关系。这种关系 无疑就是后来海上丝绸之路 的先声。 …… 从以上的学术思路出发 ,我们撰写的“中国海上丝 绸之路通史”丛书,应该是 一套能充分体现中国历史上 海洋事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 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全方 位的史学著作。也就是说, 这批著作一方面较详尽地阐 述了中国自先秦至民国时期 海上事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 发展概貌,另一方面也对各 个历史时期中国海洋事业与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阶段的主 要特征进行专题性研究。其 次,我们必须把研究的视野 从中国本土逐渐向世界各地 延伸,而不能局限于中国本 土,不能仅仅以中国人的眼 光来审视这一伟大的历程。

目录

前言
**章 汉唐国际贸易港的发展
**节 广州港
第二节 福州港
第三节 扬州港
第二章 宋代国际贸易港的繁荣
**节 广州港的起伏
第二节 泉州港的繁荣
第三节 明州港的发展
第三章 元代国际贸易港的鼎盛
**节 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降格
第二节 东方**大港
第三节 庆元港的兴盛
第四章 明代朝贡贸易体制下的对外港口
**节 宁波港的“贡市”和私人海上贸易
第二节 福州港的中琉贸易与漳州月港的开禁
第三节 广州港的贡舶贸易和商舶贸易
第五章 清代的一口通商与条约口岸
**节 宁波港的转型
第二节 厦门港的起伏
第三节 “一口通商”下的广州港
第四节 鸦片战争后条约体系下的通商口岸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