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发展

- ISBN:97875760517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76051766 ; 978-7-5760-5176-6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社会变迁视角,深入探讨了青少年价值观的构成特征、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教育对策,勾勒出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总体样貌。全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部分构建了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少年价值观构成的理论框架,并编制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测查问卷;第二部分主要考查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文化背景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特点;第三部分探究了社会变迁背景下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宏观、微观及个体因素;第四部分揭示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适应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书*后探讨了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干预的必要性,并尝试从个体和环境多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本书既可作为价值观研究领域学者的参考读物,也可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及德育工作者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从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建构入手,随后各章节分别探讨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表现特征、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勾勒出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总体样貌。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准则。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奠定个体一生的价值取向,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适应有密切关联。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进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个体特质的影响,也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书集结了团队六年多的研究成果,从价值观的理论建构入手,探究青少年价值观的构成特征、测评工具、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勾勒出社会变迁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总体样貌。
目录
作者简介
李丹,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心理科学》编委,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心理卫生学会和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和译著1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获国家及省市级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刘萍,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为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少年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目前以**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Current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ee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 王晓峰,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为上海政法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少年价值观发展及其与社会心理适应的关系,曾在中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