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848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24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108078483 ; 978-7-108-07848-3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集六年之功精心打磨而成。作者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历程做了全景式回顾和分析,由此可以观察到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所建构的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框架,可视为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解读和观察视角。作者提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以及对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所做出的解说(如对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对中国市场发育路径与渐进式改革的关系的分析,关于激励兼容与价值共生的中国逻辑的分析,关于产权链理论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分析,等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让经济学说中国话。作者以新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为观察对象,提出了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这个辨识度高的理论命题,并对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评析,探索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线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梳理已有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尝试进行学理转换,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范畴,提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努力建构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框架,力图为中国经济学的突破拓展新的空间,提供新的研究视域。

目录

绪论篇 **章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史观   二、样本思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三、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1 X   第二章 关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问题   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及时生发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   三、关于中国地主制经济形态和小生产方式的问题   四、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问题   五、关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基础问题   六、关于当代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后发优劣势问题   第三章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   一、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   三、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主线是建立独立的完整的现代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历程分析篇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的历史意义一、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具有过渡性   四、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   二、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一五”计划编制过程及意义   三、工业化的起步及其基础建设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内涵与特点  第六章 二十年经济发展中的探索与曲折   一、二十年发展的特点   二、五年计划的编制执行情况   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况  四、三次经济改革的得失   五、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   六、工作重心转移的曲折与挫败   七、两次大的经济发展困局   八、如何理解领导人对这二十年的评价   九、从思想方法上分析产生“左”的错误的原因   十、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中经济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七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理论思考   一、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二、从基本数据看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五、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仍然需要深入思考   六、改革开放与三个解放   第八章 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前景   一、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   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三、发展动能的转换   四、共建共享与共同富裕   专题研究篇 第九章 经济增长特点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一、70年来多数年份的经济是中高速增长的   二、对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理论的分析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直接原因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推动多数年份的经济高速增长   五、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成因   六、中国当代经济增长态势的新变化  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第十章 市场背景下的政府角色与交易费用递减理论   一、广义人民政府与人民政府的性质   二、基本国情、建国历史和后发特点影响中国政府的角色   三、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需要澄清市场条件下政府作用的若干认识误区   五、政府与企业家的良性互动  六、政府在救助困境企业中的作用  七、政府服务有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省甚至递减   第十一章 微观改革与产权链理论   一、微观改革与产权链概念 二、农村改革的核心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也是产权制度改革   四、用产权链理论概括微观改革是学理总结的一个尝试   五、民营企业也需要产权链延伸式改革   六、产权链的延伸推动了中国式产权制度的建设  七、产权链理论是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的一般规律的新认识   第十二章 五年规划与信息结构理论   一、20世纪的计划情结及其争论  二、计划与市场之争的学理基础是市场信息的处置方式   三、市场信息的结构性特征与突破性发展   四、客观上政府在市场信息处理中始终在发挥作用  五、五年规划与信息结构理论  第十三章 市场的发育路径与渐进式改革理论  一、中国市场发育路径体现了渐进式改革   二、如同市场改革一样,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是渐进式的   三、渐进式改革的内在决定因素  第十四章 价值共生与激励兼容理论   一、激励兼容与价值共生的概念来源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股份制条件下资本的社会性理论   三、公有制为主体是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基础  四、建构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价值共生   五、以价值共生为基础的激励兼容   六、激励兼容与价值共生的中国逻辑   七、进一步拓展价值共生和激励兼容的社会基础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伦理秩序与第三种调节  一、伦理秩序客观存在  二、中国伦理秩序的特色   三、市场的趋利性需要伦理依托   四、伦理调节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   五、伦理秩序建设与第三种调节   六、进一步发挥伦理秩序的调节作用   第十六章 综合平衡理论:积极的宏观经济学   一、综合平衡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内涵   二、综合平衡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三、综合平衡理论的科学性与历史地位   第十七章 国家经济治理与系统集成理论   一、国家经济治理的目标与实践  二、国家经济治理的系统结构   三、国家经济治理的价值取向  四、国家经济治理系统集成的独特优势   结论篇 第十八章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框架   一、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  二、要有建构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知识体系的话语自信  三、对于中国发展奇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解释   四、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   五、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框架   第十九章 中国文明崛起与新现代性   一、中国文明崛起和新现代性的定义  二、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基本概念   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集中反映了新现代性  四、中国新现代性的认知方法   五、中国文明崛起所体现的新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第二十章 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世界贡献与一般意义   一、关于世界贡献和一般意义的理解   二、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世界贡献   三、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学的一般意义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尹汉宁,经济学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2015年4月至 2018年1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曾先后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讲座教授。与复旦大学合作,担任《政治经济学通史》(九卷本)的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