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研究(1868-1936年)
1星价
¥41.6
(7.2折)
2星价¥41.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9592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00959274 ; 978-7-5009-5927-4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1868年至1936年日本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特征、作用与地位,以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日本学校体育的特征及其在国家崛起中的地位与作用,剖析了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日本学校体育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主要内容分四个时段进行研究,包括维新巨变中的身体重视与体操初兴、明治时期的学校体育、大正时期的日本学校体育、昭和初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学校体育。
目录
**章 维新巨变中的身体重视与体操初兴
**节 维新图强中的国民改造
一、民族危机与维新图强
二、改造国民与重视身体
第二节 体育观念的变化与欧美体操传入
一、福泽谕吉与嘉纳治五郎的理念
二、普通国民的认识
三、欧美体操传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治时期的学校体育(1868—1912年)
**节 明治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
一、《学制》颁布与体操课程的初步制度化(1872—1879年)
二、《教育令》与学校体育的初步科学化(1879一1886年)
三、《学校令》与强制体操课程的普遍实施(1886—1900年)
四、《改正学校令》后学校体育的变化(1900—1912年)
第二节 明治时期的体操课程与教学
一、体操教学目标
二、体操教学内容
三、体操教学方法与原则、策略
第三节 明治时期的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
一、课外体育活动概况
二、军事色彩的“行军”
三、运动会的发展
四、学校体育社团的出现
第四节 明治时期的体育专业教育与师资培养
一、《学制》颁布后
二、体操传习所时期
三、1886年《学校令》以后
四、日本体育会体操学校
五、日俄战后的体育师资
六、明治时期日本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正时期的日本学校体育(1912—1926年)
**节 大正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背景
一、大正民主与“一战”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教育体制的右倾与“一战”后体育的军事色彩
三、学校体育开展的科研基础
四、教育及学校体育管理机构
第二节 《学校体操教授要目》的制定与实施
一、《学校体操教授要目》的制定
二、《学校体操教授要目》的实施
第三节 大正时期体操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体操教学目标
二、体操教学内容
第四节 大正时期体操教学基础理论
一、《要目》中的教学方法与原则
二、永井道明的教学主张
三、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倾向
第五节 大正时期军国主义体育的强化
一、1917年《关于兵式体操的建议案》
二、1925年《陆军现役将校学校配属令》
三、大正末期的军事教育反对运动
第六节 大正时期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
一、学生参与的各级体育竞赛
二、报社主办的体育竞赛
三、特色夏季体育活动及临海、林间学校
四、其他特色的课外体育活动
五、全国性学生竞技团体的成立
六、学校卫生工作
第七节 大正时期体操科师资状况
一、嘉纳治五郎与东京高师体操专修科
二、大正时期体育教师的来源
三、体操科教师的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昭和初年至“二战”前的学校体育(1926—1936年)
**节 1926一1936年学校体育的发展背景
一、1926一1936年的政治与经济
二、1926—1936年的教育与体育
三、教育及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
四、体育运动主事会议
第二节 1926—1936年的体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体操教学目标
二、体操教学内容
第三节 1926-一1936年的课外体育活动
一、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
二、中学的运动会
三、学校运动会中军事色彩的加强
四、耐寒训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明治至“二战”前日本学校体育的讨论与思考
**节 明治至“二战”前日本学校体育的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科学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的军国主义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总体特征:“和魂洋才”
第二节 明治至“二战”前日本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
一、学校体育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
第三节 明治至“二战”前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经济发展是学校体育的坚实基础
二、传统思想文化是学校体育的“和魂”
三、教育发展是学校体育的直接推动力
四、军事扩张是影响学校体育的核心因素
第四节 思考与启示
一、重视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
二、体育工具化的反思
三、对日本国民性的思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春燕,女,1975年生,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体育教育系主任。2014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获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师从谭华教授。201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季浏教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作为主力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三项,参编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体育史》、《学校体育学》等。研究方向:体育史、学校体育。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冰雪运动通识英语:::
¥19.6¥49.0 -
象棋残局提高捷径
¥10.0¥28.0 -
中国麻将竞技大全
¥23.2¥39.0 -
象棋布局飞刀
¥16.7¥34.0 -
少林铁腿绝技
¥13.0¥28.0 -
徒手擒拿格斗术
¥14.8¥25.0 -
秘宗架拳术-示范DVD超值赠送
¥12.6¥18.0 -
升段篇(2-3段)-围棋宝典
¥9.2¥20.0 -
峨眉搏击术
¥15.8¥27.0 -
李小龙健身法:肢体表达的艺术(八品)
¥24.6¥60.0 -
新编围棋死活大全-(上下册)
¥33.2¥79.0 -
武术运动生物力学
¥21.9¥38.0 -
国际象棋知识
¥6.5¥18.0 -
健身气功易筋经
¥10.0¥15.0 -
废墟潜行(URBEX人类遗弃之地探险,国际知名女性游戏制作人中村育美世界人工废墟探险记录)
¥118.8¥198.0 -
马王堆导引术
¥25.5¥35.0 -
中国古典舞教学谚诀汇编
¥29.1¥38.0 -
二十四式太极拳
¥24.2¥38.0 -
图说武当秘技系列:武当密传短棍
¥27.6¥38.0 -
大学国际象棋教程
¥3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