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体与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文学的多重表达(1927—1949)

文体与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文学的多重表达(1927—1949)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397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22739762 ; 978-7-5227-3976-2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从文体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入手, 探讨1927-1949年间中国革命文学书写当中的意图 (思想内容) 与表达 (语言形式) 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本书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这三位革命作家为中心, 围绕这段时期内他们的革命文学书写转型和发展状况, 来展开相关阐述, 进而揭示作家文学作品 (文本) 的语言形式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可能同作家本人自述的写作意图相悖, 从而呈现出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

目录

导论 章 “革命加恋爱”:蒋光慈小说的形式与政治 节 蒋光慈与“革命加恋爱”的情节“布局” 第二节 菊芬:革命女性塑造中的呈现与意图 第三节 体用之间:蒋光慈“革命文学”的书写与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式与政治的两歧:郭沫若的改写 节 “青春”之后:抒情难再的困惑 第二节 要求革命的“ ”与诗体的“反抗” 第三节 “改写”的政治:文学的用途与革命的企图之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莎菲日记到暖水屯史诗:丁玲的小说与革命 节 莎菲的“日记”与“Modern Girl”自我言说姿态 第二节 暖水屯的革命年代与丁玲的史诗写作 第三节 女性与革命:作家姿态与革命意识之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感性的政治”:文体与革命政治的表达 节 书写与历史:“革命文学”与中国革命 第二节 文体即意识形态的表达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龙昌黄(1978—)江西永修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男,江西永修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先后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项(中国文学艺术思想通史·现代卷【13JD750003】,中国近现代文论话语的转型和嬗变研究【17JJD40002】)。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含CSSCI1篇,CSSCI扩展版1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