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01275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52页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21012750 ; 978-7-5210-1275-0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2012-2016年对汾河太原段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水华优势种的分析鉴定成果,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的控藻方法及抑藻机理。本书实验成果不仅为汾河太原河段水华防控提供了参考,而且为新型除藻生物源物质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意义。
目录
**章 绪论
1.1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现状及水华现象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发生
1.2.1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及评价标准
1.2.2 水华暴发机制
1.3 水华的危害
1.3.1 影响自然景观
1.3.2 藻毒素的产生
1.3.3 异味物质的产生
1.3.4 影响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
1.4 水华藻的分类
1.4.1 经典形态学分类方法
1.4.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4.3 综合分类方法
1.5 水华的防治措施
1.5.1 物理方法
1.5.2 化学方法
1.5.3 生物方法
1.6 化感物质及抑藻作用
1.6.1 化感作用的定义
1.6.2 水生和陆生植物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3 植物化感物质鉴定及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4 化感物质抑藻作用机理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水华藻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时间及位点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藻种的分离纯化
2.1.4 藻种的培养
2.1.5 微囊藻(蓝藻门)和裸藻(裸藻门)的形态观察
2.1.6 分离纯化的微囊藻和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 实验结果
2.2.1 浮游植物区系组成及优势种
2.2.2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规律
2.2.3 形成水华的裸藻和微囊藻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2.2.4 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5 形成水华的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3 讨论
2.3.1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种变化
2.3.2 微囊藻分子多样性讨论
2.3.3 汾河太原河段裸藻水华发生的探讨
2.3.4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的产毒能力及产异味成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微囊藻基因组的提取和PCR扩增
3.1.3 总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3.1.4 微囊藻产异味物质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微囊藻产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
3.2.2 产微囊藻毒素含量检测
3.2.3 产毒素基因的变化及多样性
3.2.4 微囊藻产异味物质检测
3.3 讨论
3.3.1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毒素基因及含量分析
3.3.2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异味物质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光合作用抑制机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4.1.2 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试验
4.1.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4.1.4 RNA的提取及检测
4.1.5 逆转录及qRT-PCR
4.1.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1.7 统计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4.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2.3 RNA抽提结果
4.2.4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2.5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系统I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氧化损伤、基因表达和微囊藻毒素合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5.1.2 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5.1.3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5.1.4 RNA的提取
5.1.5 逆转录及qRT-PCR
5.1.6 统计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5.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中MDA含量的影响
5.2.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4 基于SYBR Premix Ex Taq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5.2.5 连苯三酚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2.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5,4'-二羟基黄酮(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6.1.2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6.1.3 铜绿微囊藻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6.1.4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测定
6.1.5 RNA的提取
6.1.6 逆转录及qRT-PCR
6.1.7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的影响
6.1.8 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6.2.2 5,4'-DHF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6.2.3 5,4'-DHF对铜绿微囊藻内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2.4 5,4'-DHF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2.5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原阿片碱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藻种和培养条件
7.1.2 实验处理
7.1.3 原阿片碱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
1.1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现状及水华现象
1.2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发生
1.2.1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及评价标准
1.2.2 水华暴发机制
1.3 水华的危害
1.3.1 影响自然景观
1.3.2 藻毒素的产生
1.3.3 异味物质的产生
1.3.4 影响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
1.4 水华藻的分类
1.4.1 经典形态学分类方法
1.4.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4.3 综合分类方法
1.5 水华的防治措施
1.5.1 物理方法
1.5.2 化学方法
1.5.3 生物方法
1.6 化感物质及抑藻作用
1.6.1 化感作用的定义
1.6.2 水生和陆生植物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3 植物化感物质鉴定及对淡水藻类的化感作用
1.6.4 化感物质抑藻作用机理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水华藻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时间及位点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藻种的分离纯化
2.1.4 藻种的培养
2.1.5 微囊藻(蓝藻门)和裸藻(裸藻门)的形态观察
2.1.6 分离纯化的微囊藻和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 实验结果
2.2.1 浮游植物区系组成及优势种
2.2.2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规律
2.2.3 形成水华的裸藻和微囊藻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2.2.4 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2.5 形成水华的裸藻的分子系统研究
2.3 讨论
2.3.1 汾河太原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种变化
2.3.2 微囊藻分子多样性讨论
2.3.3 汾河太原河段裸藻水华发生的探讨
2.3.4 汾河太原河段水质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的产毒能力及产异味成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微囊藻基因组的提取和PCR扩增
3.1.3 总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3.1.4 微囊藻产异味物质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微囊藻产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
3.2.2 产微囊藻毒素含量检测
3.2.3 产毒素基因的变化及多样性
3.2.4 微囊藻产异味物质检测
3.3 讨论
3.3.1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毒素基因及含量分析
3.3.2 汾河太原河段微囊藻产异味物质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光合作用抑制机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4.1.2 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试验
4.1.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4.1.4 RNA的提取及检测
4.1.5 逆转录及qRT-PCR
4.1.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1.7 统计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4.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2.3 RNA抽提结果
4.2.4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2.5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光系统I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氧化损伤、基因表达和微囊藻毒素合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5.1.2 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5.1.3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5.1.4 RNA的提取
5.1.5 逆转录及qRT-PCR
5.1.6 统计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5.2.2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中MDA含量的影响
5.2.3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4 基于SYBR Premix Ex Taq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5.2.5 连苯三酚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2.6 连苯三酚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5,4'-二羟基黄酮(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藻种培养及实验处理
6.1.2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6.1.3 铜绿微囊藻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6.1.4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测定
6.1.5 RNA的提取
6.1.6 逆转录及qRT-PCR
6.1.7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的影响
6.1.8 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6.2.2 5,4'-DHF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6.2.3 5,4'-DHF对铜绿微囊藻内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2.4 5,4'-DHF胁迫对铜绿微囊藻TY001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6.2.5 5,4'-DHF对铜绿微囊藻TY001光系统I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原阿片碱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藻种和培养条件
7.1.2 实验处理
7.1.3 原阿片碱对铜绿微囊藻TY001生长的影响
……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黑科技驱动世界的100项技术
¥30.5¥69.8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船舶综合驾驶台通信与导航系统:::
¥41.8¥58.0 -
对口升学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机电与机制类专业
¥25.4¥39.0 -
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临床应用实践手册
¥62.4¥78.0 -
欧亚草原古代治金
¥70.6¥98.0 -
工业聚乙烯导论
¥77.4¥98.0 -
煤矿工人情景意识的fnlrs脑功能连接特征与分类识别研究
¥53.7¥88.0 -
(教材)产业用纺织品实验教程
¥41.8¥58.0 -
多媒体多模态融合的情感分析网络
¥21.5¥29.0 -
机床维修电工(第3版)
¥23.4¥39.0 -
从模仿到创新:苏联液体弹道火箭技术的发展1944-1951
¥55.4¥88.0 -
熔喷非织造成形理论
¥65.3¥99.0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释义
¥27.4¥48.0 -
(教材)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2024版
¥88.2¥98.0 -
生命教育丛书:防灾避难与危机处理
¥22.4¥49.8 -
制药工艺学(姚日生)
¥35.3¥49.0 -
产业用纺织品实验教程
¥53.0¥78.0 -
工贸行业重大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
¥64.2¥88.0 -
复合材料数字化研制与工程实战
¥124.6¥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