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7910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030779106 ; 978-7-03-077910-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技术丛书”之一。穿黄隧洞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关键性工程,其中长达4.25km的穿黄隧洞采用盾构机施工,横穿黄河河床,是中线总干渠的咽喉。穿黄隧洞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需面对河床游动、深度冲淤、砂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隧洞渗漏、围土稳定、高压输水安全与长期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本书针对穿黄隧洞工程的建设难点,对隧洞布置、水下软土地层高压输水隧洞、饱和砂土地层大型超深竖井等方面的设计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本书较全面地总结穿黄隧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各项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目录序前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简介第1章 穿黄工程建设条件 11.1 工程地理位置 11.2 工程任务与设计标准 11.2.1 工程任务 11.2.2 设计流量与可利用水头 21.2.3 设计洪水标准 21.3 穿黄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31.3.1 地形地貌 31.3.2 区域地质 31.3.3 地层岩性 41.3.4 水文地质 51.3.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6第2章 穿黄隧洞重大技术问题研究 92.1 研究概况 92.1.1 研究历程 92.1.2 “十一五”计划课题研究 102.2 隧洞布置方案研究 142.2.1 隧洞施工方案研究 142.2.2 隧洞总体布置研究 172.2.3 穿黄隧洞水力学试验研究 252.3 隧洞衬砌结构研究 282.3.1 新型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结构 282.3.2 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的破坏模式 332.3.3 结构计算方法 342.3.4 复合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372.4 复合衬砌盾构隧洞1︰1 仿真试验 392.4.1 试验概况 392.4.2 仿真试验模型设计 412.4.3 主要试验成果 462.4.4 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计算 502.4.5 试验研究主要结论 512.5 盾构隧洞结构纵向变形研究 522.5.1 沉降原因分析 522.5.2 纵向荷载 532.5.3 隧洞纵向变形计算方法 562.5.4 隧洞纵向变形计算成果 572.6 盾构隧洞结构抗震研究 592.6.1 地震动设计标准 592.6.2 隧洞围土地层动力特性 592.6.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研究成果 632.6.4 长江科学院新型盾构隧洞结构抗震研究成果 692.6.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盾构隧洞结构抗震研究成果 72第3章 隧洞结构设计 753.1 穿黄隧洞工程布置 753.2 外衬管片结构设计 763.2.1 管片选型及分块设计 763.2.2 管片构造设计 783.2.3 试掘进期间管片参数改进 813.3 内衬预应力结构设计 863.3.1 内衬结构 863.3.2 内衬预应力张拉阶段纵向应力与张拉方案 883.3.3 锚索张拉动态控制 963.4 隧洞防水与排水设计 102第4章 施工竖井设计 1074.1 竖井结构与施工方案 1074.1.1 竖井布置 1074.1.2 竖井结构设计 1084.1.3 竖井渗控设计 1094.1.4 竖井施工方案 1104.2 竖井结构计算 1114.2.1 竖井设计标准与基本参数 1114.2.2 竖井结构计算方法 1124.2.3 竖井结构主要计算成果 1134.3 北岸竖井加固设计 1154.3.1 加固方案 1154.3.2 高压旋喷加固设计 117第5章 穿黄隧洞工程施工 1215.1 盾构隧洞施工 1215.1.1 施工概况 1215.1.2 盾构设备造型 1225.1.3 盾构始发施工 1265.1.4 隧洞掘进施工 1295.1.5 盾构到达施工 1325.2 隧洞内衬施工 1335.2.1 施工方案选择 1335.2.2 外衬螺栓孔回填 1355.2.3 排水弹性垫层安装 1365.2.4 内衬混凝土施工 1375.2.5 内衬预应力施工 139第6章 穿黄隧洞运行及安全监测 1476.1 穿黄隧洞运行 1476.1.1 充水试验 1476.1.2 输水运行 1486.2 穿黄隧洞安全监测 1486.2.1 穿黄隧洞安全监测布置 1486.2.2 运行前穿黄隧洞安全监测 1516.2.3 通水运行期间穿黄隧洞安全监测 160参考文献16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水利部水网工程与调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国际杰出大坝工程师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nsulting Engineers,FIDIC)百年优秀咨询工程师等荣誉。 长期从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主持长江三峡、南水北调中线、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引江补汉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项目20余项,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100余项。2002年起负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可研和各阶段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丹江口大坝加高、穿黄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设计研究,提出了“新老混凝土有限结合”等重力坝加高设计新理论,研发了“盾构隧洞预应力复合衬砌”新型输水隧洞,攻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目前正在负责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一一引江补汉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为新时期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0项,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出版《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全衬砌船闸设计》等专著11部。 张传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水工结构)、咨询工程师,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先后参加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青海引大济湟、云南滇中引水等十余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参加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复杂地质条件下穿黄隧洞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大流量预应力渡槽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和高填方渠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距离调水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集成研究及应用”等多项国家科研课题的研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勘察设计及优质工程奖6项,取得6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专著2部、行业标准3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游万敏,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引调水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参与南水北调中线、皂市水利枢纽、引江补汉、重庆藻渡水库等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3项,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膨胀土渠坡变形机理及系列处理措施研究、总干渠输水能力提升等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4项,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1项,参与出版《皂市水利枢组设计与技术创新》等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