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894776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68947763 ; 978-7-5689-4776-3
本书特色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传颂千年仍令人津津乐道...... 高亢激昂的川江号子,是承载川江劳动人民不屈精神的生命赞歌...... 精彩绝伦的川剧变脸,在光影交错间瞬息万变...... 婀娜多姿的《雀之灵》,引领观众步入梦幻的艺术殿堂...... 热情如火的傣族泼水节,跨越国界让四海宾朋共享狂欢...... 本书不仅详细讲解了这些非遗的历史由来和表现形态,还特别倡导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以保持非遗在现在和未来的持续生命力。同时,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背景,尝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非遗教学,引导读者思考和发挥人工智能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本书精选20余项我国西南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了非遗国家级项目名录十大门类中的七个门类,脉络清晰、细节丰富,十分适合作为非遗爱好者的知识读物、非遗研究者的案头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教育院校文学、艺术、广告、新闻传播、文化研究等相关专业“非物质遗产”类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相关通识课的教材。教材根据国家级项目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门类,对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讲解,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的具体形态,这些非遗项目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在当代如何实现活态传承。
目录
作者简介
胡畔 四川大学教师,文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写作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公共管理与政策传播、跨文化传播、文学评论。出版专著《传播学视域下的四川藏羌彝非遗研究》,编选《精选》,出版诗集《白色的胎记》。曾获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市的对策——以四川地区为例》《构建国际中文教育的非遗叙事体系》等50余篇。负责课题“传统与现代:融入城市场景的四川藏羌彝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非遗融入国际中文教育的思考”等。
-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15.7¥49.0 -
经典常谈
¥5.3¥14.8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3¥1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23.2¥28.0 -
蔷薇花与十字架
¥12.2¥45.0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模样:走进民国大学图书馆
¥12.5¥39.0 -
中国馔馐谭
¥9.9¥23.0 -
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
¥7.6¥28.0 -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16.6¥52.0 -
黄河上的古都
¥13.8¥46.0 -
茶经(黑白版)
¥14.2¥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刘荫柏讲西游(九品)
¥31.9¥58.0 -
敬你一杯烈酒(八品)
¥9.5¥45.0 -
文史足徵录
¥14.7¥49.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7.6¥2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26.0¥46.0 -
吕思勉史学名著 :中国文化史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