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5950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22459503 ; 978-7-122-45950-3

本书特色

1.本书是谢克昌院士主编的“煤炭清洁转化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与丛书其他分册一起共同描绘了煤炭清洁转化技术群像。2.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东华科技、上海浦景等国内煤制乙二醇领域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工程公司,作者们丰富的研发和工程经验,保障了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本书凝结了作者团队多种催化剂的研发成果和多套工业化装置的设计建设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4.本书全面介绍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工程化现状,对不同技术路线的典型工业装置做了系统介绍,便于读者了解国内煤制乙二醇的产业全貌。5.本书详细介绍并展望了煤制乙二醇关联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前景,为乙二醇产业链的延伸指明了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煤炭清洁转化技术丛书”的分册之一,全面呈现了中国煤制乙二醇的技术和工程图景。本书概述了煤制乙二醇技术和行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了CO氧化偶联合成草酸酯、氧化酯化合成亚硝酸甲酯、草酸酯加氢制备乙二醇、乙二醇产品与中间体的精制等关键技术;系统介绍了煤制乙二醇工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包括能耗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安全控制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已实现工业化的代表性煤制乙二醇技术及典型的工业化装置,展望了煤制乙二醇技术发展方向以及关联产品和技术。 本书深入总结了作者团队的研究和工程化成果,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供煤化工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技术人员,尤其是煤制乙二醇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1绪论0011.1乙二醇的性质与应用0011.1.1乙二醇的性质0011.1.2乙二醇的应用0021.2乙二醇工业生产技术0021.2.1石油化工路线制乙二醇0031.2.2煤化工路线制乙二醇0051.2.3生物质转化制乙二醇0061.3中国煤制乙二醇行业现状0061.4中国煤制乙二醇产业的挑战与机遇009参考文献0102.1技术原理及工艺0122.1.1羰化偶联0122.1.2CO合成DMO的工艺简介0131绪论0011.1乙二醇的性质与应用0011.1.1乙二醇的性质0011.1.2乙二醇的应用0021.2乙二醇工业生产技术0021.2.1石油化工路线制乙二醇0031.2.2煤化工路线制乙二醇0051.2.3生物质转化制乙二醇0061.3中国煤制乙二醇行业现状0061.4中国煤制乙二醇产业的挑战与机遇009参考文献010 2CO氧化偶联合成草酸酯0122.1技术原理及工艺0122.1.1羰化偶联0122.1.2CO合成DMO的工艺简介0132.2反应机理0162.2.1羰化反应机理0162.2.2主要副反应及相关机理0202.3催化剂0242.3.1合成催化剂概述0242.3.2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研究0312.3.3催化剂制备技术0342.4反应工艺研究0372.4.1反应条件0372.4.2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0412.4.3反应器模拟和工艺优化0472.5小结053参考文献053 3氧化酯化合成亚硝酸甲酯0573.1亚硝酸甲酯的性质和应用0573.1.1基本性质0573.1.2亚硝酸酯的下游应用0593.2亚硝酸甲酯再生技术0613.2.1氮氧化物制备技术0613.2.2MN再生反应原理0623.2.3MN再生工艺0633.2.4反应热力学0653.2.5反应动力学0673.2.6反应器模拟0703.3氮回收技术0723.3.1氮损失途径0723.3.2稀硝酸还原氮回收技术073参考文献075 4草酸酯加氢制备乙二醇0774.1反应原理0774.1.1化学反应0774.1.2反应机理0784.2催化剂0794.2.1研究状况0794.2.2活性组分0804.2.3载体0814.2.4助剂0834.2.5制备0854.3工艺条件0894.3.1还原工艺0894.3.2反应温度0904.3.3反应压力0914.3.4氢酯比0924.3.5液时空速0924.4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0934.4.1化学热力学0934.4.2化学动力学0954.5反应器模拟0974.6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1004.6.1烧结1004.6.2中毒1014.6.3积炭1014.6.4粉化1024.6.5载体流失1024.6.6再生102参考文献103 5乙二醇产品与中间体的精制1115.1草酸二甲酯的精制1115.1.1产品指标1125.1.2产物分析与进料组成1125.1.3DMO精馏1145.2乙二醇的精制1165.2.1产品指标1165.2.2产物分析与进料组成1185.2.3乙二醇精馏1225.2.4其他分离技术1265.3碳酸二甲酯(DMC)的分离与回收1325.3.1产品指标1325.3.2工业级DMC的精制1335.3.3电子级DMC的精制1345.4甲醇分离与循环1345.4.1草酸二甲酯精制中的甲醇分离与循环1355.4.2硝酸浓缩和甲醇回收工艺1365.4.3后置碱处理和甲醇回收工艺1375.4.4乙二醇精制中的甲醇分离与循环1385.4.5碳酸二甲酯回收中的甲醇分离与循环1385.5其他副产物的分离与回收1385.5.1甲酸甲酯1385.5.2乙醇1395.5.3丁二醇140参考文献141 6煤制乙二醇工艺系统设计1436.1煤制乙二醇工艺系统1436.1.1合成气的制取与净化分离1436.1.2DMO装置1596.1.3乙二醇装置1776.2工艺系统分析1936.2.1能耗分析1936.2.2技术经济分析2016.3安全控制技术2026.3.1安全风险源分析2036.3.2安全控制方案2056.3.3关键控制联锁2076.4环境保护措施2096.4.1废气污染源与环保措施2096.4.2废水(液)污染源与环保处理工艺2136.4.3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与环保措施215参考文献216 7煤制乙二醇的产业化2187.1煤制乙二醇产业化进程2187.1.1福建物构所乙二醇技术2187.1.2高化学乙二醇技术2197.1.3上海浦景乙二醇技术2197.1.4WHB乙二醇技术2197.1.5中石化乙二醇技术2207.1.6上海戊正乙二醇技术2207.1.7中科远东乙二醇技术2207.1.8上海华谊乙二醇技术2207.1.9天津大学乙二醇技术2217.1.10西南院乙二醇技术2217.1.11上海交大乙二醇技术2217.1.12煤制乙二醇产业化装置统计2217.2典型的工业化装置2237.2.1通辽金煤2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237.2.2新疆天业5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277.2.3新杭能源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297.2.4湖北化肥2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327.2.5山西沃能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357.2.6建元煤化26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397.2.7哈密广汇4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427.2.8国能榆林4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487.2.9湖北三宁6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527.2.10山西美锦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567.2.11陕煤榆林化学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260 8煤制乙二醇技术发展方向2658.1技术存在的问题2658.1.1催化剂技术2658.1.2关键单元技术2668.1.3工业大型化2668.1.4尾气处理的环保要求2678.1.5碳减排要求2688.1.6装置的稳定性2688.2技术发展方向2688.2.1催化剂技术2688.2.2关键技术单元新技术2708.2.3装置大型化2718.2.4尾气处理与环保技术2738.2.5低碳化技术2738.2.6先进控制技术2748.2.7小结275参考文献275 9煤制乙二醇的关联产品与技术2779.1甲酸甲酯2789.1.1性质及用途2789.1.2市场分析2789.1.3技术原理2799.1.4产业发展现状2799.1.5技术前景2809.2碳酸二甲酯2809.2.1性质及用途2809.2.2市场分析2809.2.3技术原理2819.2.4产业发展现状2819.2.5技术前景2859.3草酸2859.3.1性质及用途2859.3.2市场分析2869.3.3技术原理2869.3.4产业发展现状2869.3.5技术前景2879.4草酰胺2879.4.1性质及用途2879.4.2市场分析2889.4.3技术原理2889.4.4产业发展现状2889.4.5技术前景2899.5聚乙醇酸2909.5.1性质及用途2909.5.2市场分析2919.5.3技术原理2939.5.4产业发展现状2949.5.5技术前景2949.6乙醇2959.6.1性质及用途2959.6.2市场分析2969.6.3技术原理2969.6.4产业发展现状2969.6.5技术前景2989.7其他新产品2999.7.1氨基甲酸甲酯2999.7.2聚乙二醇醚300参考文献30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姚元根,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煤制乙二醇及其相关技术、金属簇合物对小分子的活化和催化反应、功能金属配合物和新型原位化学反应等方向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弘光专项、中科院先导A类专项课题、福建省重大等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多项。率领福建物构所煤制乙二醇攻关组于2009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建成了世界首创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并成功运行,标志着煤制乙二醇技术正式走向产业化。吴越峰,教授级高工,现任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合肥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从事化工设计、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近35年,担任过多个大、中型项目的项目经理,具有近百项化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和研发项目经验。在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环保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十余项,发表科技论文多篇,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多项,主持的“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成套工艺技术”获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合成气制乙二醇(SEG)技术开发项目获2019年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V级。诸慎,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2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荣获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国家第 二批万人计划。2005年创办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性提出“商学研”合作理念,开展了煤化工和新材料技术的研发、许可和服务业务。浦景公司现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拥有成熟的醋酸、醋酸乙烯、乙二醇、乙醇、乙醇酸和聚乙醇酸等技术,并已实现多套工业化应用,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技术提供商。姚元根,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煤制乙二醇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煤制乙二醇及其相关技术、金属簇合物对小分子的活化和催化反应、功能金属配合物和新型原位化学反应等方向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弘光专项、中科院先导A类专项课题、福建省重大等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多项。率领福建物构所煤制乙二醇攻关组于2009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建成了世界首创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并成功运行,标志着煤制乙二醇技术正式走向产业化。吴越峰,教授级高工,现任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合肥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从事化工设计、项目管理、技术管理近35年,担任过多个大、中型项目的项目经理,具有近百项化工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和研发项目经验。在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环保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专利和专有技术十余项,发表科技论文多篇,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多项,主持的“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成套工艺技术”获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合成气制乙二醇(SEG)技术开发项目获2019年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V级。诸慎,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2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荣获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国家第 二批万人计划。2005年创办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性提出“商学研”合作理念,开展了煤化工和新材料技术的研发、许可和服务业务。浦景公司现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拥有成熟的醋酸、醋酸乙烯、乙二醇、乙醇、乙醇酸和聚乙醇酸等技术,并已实现多套工业化应用,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技术提供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