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

包邮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

企业理论丛书·企业理论译丛

1星价 ¥20.8 (6.5折)
2星价¥20.8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00529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05-05-01
  • 条形码:9787300052915 ; 978-7-300-05291-5

内容简介

青木昌彦建立了一种合作博弈的企业理论,即把企业看作股东和雇员形成的联盟,共同构成企业特质性资源,形成组织租,并通过合作博弈,共同分享,从而达到一种组织均衡。即如果谈判一方以撤出合作博弈作为*有力的威胁,没有任何一方期望在破坏合作的同时,又没有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获得效用的增进。组织均衡的实现,同时决定了管理政策和组织租的内部分配。青木昌彦在不同的历史、法律、政治和经济条件背景下,论述和比较了股东主权模式、共同治理模式和法人管理主义模式中雇员(工会)和股东、管理者的集体谈判,参与管理的方式和效率,从而使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成为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框架,成为比较企业制度分析的一个框架。

目录

第1部分传统企业理论的再考察
1.导论
2.新古典企业理论
2.1协调者:瓦尔拉斯意义上的企业家
2.2作为*大化者的企业家
2.3科斯难题
2.4风险态度和现代公司的不对称性
2.5作为风险分担工具的企业
2.6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2.7人力资本的公共品性质
2.8监督,否则就偷懒
2.9组织租和企业内部谈判
2.10结论
3.企业的管理理论
3.1管理者效用的组织本质
3.2为什么增长?
3.3插曲——股东的不一致性
3.4股东的“反革命”
3.5插曲——代理理论与公司的相关性
4.工人控制型企业理论
4.1日益增强的工人控制
4.2产业民主的困境
4.3第1部分小结
第2部分企业的合作博弈模型
5.组织均衡
5.1导论——作为仲裁人的管理者
5.2谈判可能性边界
5.3谈判过程及其均衡
5.4权重原则
5.5企业的均衡行为
5.6附录:耐用设备的固定性
5.7投资的融资行为
5.8组织均衡的规范意义
5.9数学附录
6.均衡谈判与无效率谈判I:失业情况
6.1麦克唐纳—索洛模型
6.2工会中领导与成员的关系
7.均衡谈判与无效率谈判II:雇员层级制情况
7.1雇员层级制的模型
7.2层级制企业的增长标准
7.3数学附录
第3部分三种法定企业模式的效率
8.制度性效率
9.股东主权—集体谈判模式
10.共同治理模式
11.法人管理主义模式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青木昌彦于1967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现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曾任日本通商产业研究所所长、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1998年获国际熊彼特学会熊彼特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制度分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