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遍甘肃

包邮游遍甘肃

1星价 ¥6.7 (4.3折)
2星价¥6.5 定价¥15.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382754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83×129×9毫米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2-05-10
  • 条形码:9787503827549 ; 978-7-5038-2754-9

内容简介

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需要,甘肃省林业厅组织编写了《游遍甘肃》一书,旨在为来甘肃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提供选择旅游目的地、主要景区简介和旅游服务指南,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宣传甘肃,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熟悉甘肃,来甘肃旅游,促进全省旅游业和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目录

总论
1 甘肃省的地理位置
2 甘肃省的地势地貌
3 甘肃省的气候
4 甘肃省的自然矿产资源
5 甘肃省的工业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6 甘肃省的人口与民族状况
7 甘肃省的历史与文化
8 甘肃省旅游事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9 甘肃省主要旅游线咱
10 甘肃省旅游世庆活动
名胜古迹旅游
1 甘肃省旅游景点一览
2 甘肃省重点名胜古迹介绍
森林生态旅游
1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2 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概况及发展规划
3 甘肃省森林公园简介
4 甘肃省森林公司一览
旅游服务
1 旅游中介服务
2 旅游饭店服务
3 旅游购物服务
4 风味小吃
5 旅游娱乐服务
6 旅游常识
7 旅游者的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甘肃,简称“陇”,是中华民族的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甘肃大地。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丽,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生物繁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目前,甘肃已补步形成以敦煌为依托的西区旅游区,以兰州为依托的中部旅游区,以天水为依托的东部旅游区和六条旅游线路,即西线——丝绸之路大漠风情游、南线——回藏风情草原风光游、东线——丝路胜迹寻根朝觐游、北线——黄河奇观石林风光游、东北线——道教圣地黄土风情游、东南线——自然风光天池溶洞游。形成以兰州为中心,东、西、中三点突出,六条旅游路线呈现放射形网络状,沿丝绸之路分布的旅游经济带,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来甘肃旅游观光。 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形势需要,甘肃省林业厅组织编写了《游遍甘肃》一书,旨在为来甘肃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提供选择旅游目的地、主要景区简介和旅游服务指南,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宣传甘肃,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熟悉甘肃,来甘肃旅游,促进全省旅游业和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

书摘 7.中山桥   又名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兰州市门塔山下。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由德国泰来银行商人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为技术指导费时40个月,耗银36万6千余两,宣统元年(1909)建成,成为黄河上*早的铁桥,取名“兰州黄河铁桥”,并于北桥头镌立“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石碑以记之。铁桥长240米,铁架宽7.5米,设4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河南第二墩*深,墩底至水面6米。桥面宽8米,中间车行道宽6米,两旁各有人行道1米。上为加厚铁托板条,铺木板、砂石。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桥,沿用至今。1954年重新维修加固,上增弧形钢梁,下铺柏油路面;结构美观,气势更见雄伟。桥址一带为古代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以来,严冬河水结冰,厚数尺,车马行其上:俗称“冰桥”。明洪武五年(1372),征西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在兰州作战。王保保盘踞于黄河北岸的白塔山左右(今王保保城一带)。冯胜为利于军运和迅速过河攻击王保保军,**次在兰州城西7里许的河面上修造浮桥。洪武九年(1376),卫国公邓愈移桥于城西约10里处,以通往来。洪武十八年(1385),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改置浮桥于城北的白塔山下(今桥址)。浮桥“用巨舟二十四艘,横亘河上,架以木梁,周以栏楣,上铺平板。南北两岸为铁柱四,系铁缆二,各长一百二十丈。河冻则拆,冰泮则建” (见《兰州府志》)。4根一丈八尺铁柱中的3根,1953年、1985年分别在河滩泥沙中挖出,其中一根柱上有清晰的铸文: “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8.甘肃省博物馆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是我国西北地区历史较悠久的博物馆之一。1938年春创建,原为甘肃科学教育馆,著名学者梅贻宝、袁翰青为馆长。1950年改名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2月工2日正式成立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并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今址兴建新馆,占地百余亩。展览大楼中间5层,两翼3层,尾部有圆形讲演厅。计有展厅13个,休息厅12个,讲演厅1个,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另有文物保管楼、汉简楼、文物化验修复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壁画墓》等。藏品有历史文物、自然标本6万余件,其中种类繁多的彩陶,图案绚丽,具有地方特色;2万多件居延汉代简册及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