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007297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06-06-01
  • 条形码:9787300072975 ; 978-7-300-07297-5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十一章,前三章是全书的基础,不仅界定了相关的概念,而且归纳了相关理论。第4章到第10章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在依据联盟实战对战略联盟分门别类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每一种战略联盟的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准则和方法。*后一章将归纳说明战略联盟的演进及其对联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战略联盟
联盟:企业间合作的一种战略形式
战略联盟的定义
战略联盟的主要特征
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
战略联盟的风险
企业间合作的法律环境
战略联盟的法律形式
联盟合作的法律规范
第2章 战略联盟:时代的潮流
战略联盟的蓬勃发展
理论研究的演进:从传统合资企业到战略联盟
合资企业与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关系
合资企业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联盟合作的战略性
企业间合作的基本情况
战略联盟的地区特性
战略联盟的产业环境
战略联盟蓬勃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全球化
技术变革
战略联盟:企业从并购中觉醒后的追求
第3章 企业间合作:理论综述
联盟与企业的边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贡献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基于交易费用的联盟理论
联盟的战略观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贡献
国际扩张中的三大优势来源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的联盟理论
联盟与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基础理论的阐释
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
基于资源基础的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的资源获取性与资源利用性
联盟与资源积累方式:组织学习理论的解释
组织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基于组织学习的联盟理论
第4章 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非竞争者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
企业成长与扩张的基本方向
国际合资企业
纵向伙伴关系
跨产业合作协定
竞争者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
竞争者联盟的类型划分
供应共享型联盟
准集中化联盟
互补型联盟
第5章 国际合资企业
组建国际合资企业的动因
跨国公司的战略动机
本土企业的战略动机
国际合资企业的管理
协调伙伴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平衡伙伴企业之间的权力
发挥经理人员在合资企业中的关键作用
第6章 纵向伙伴关系
纵向伙伴关系的性质
纵向伙伴关系的基本特征
自制、外购、转包与建立纵向伙伴关系
纵向伙伴关系:汽车业的实例
大规模生产方式下的供应商与客户关系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供应商与客户关系
纵向伙伴关系的管理
选择建立纵向伙伴关系的适当时机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建立适应伙伴合作关系的管理系统
关注纵向伙伴关系的战略影响
第7章 跨产业合作协定
跨产业合作协定与全新业务领域的拓展
跨产业互补性资源的集聚效应
新业务拓展型跨产业合作协定的结局
跨产业合作协定与多元化经营
借助跨产业合作协定开展多元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联盟合作多元化的结果:培育出新的竞争者
第8章 供应共享型联盟
建立供应共享型联盟的动因
降低成本
实现战略目标
建立供应共享型联盟的时机选择
研发类供应共享型联盟的管理
共建研发组织与研发项目分工实施
保护优势技术诀窍与提高合作研发效果
制造类供应共享型联盟的管理
清楚组织惯性
保持伙伴企业需求的长期一致性
在伙伴企业之间进行研发和集中生产的分工
第9章 准集中化联盟
建立准集中化联盟的动因
在避免采取合并的前提下谋求规模经济效应
准集中化联盟的风险
准集中化联盟的管理
避免重复建设
在伙伴企业之间合理分配任务
借助合资企业完成任务
专业化还是非专业化
专业化的压力
重复生产:避免专业化的途径
轮换任务:保护企业的技术多样性
通过专业化分工使联盟更有效率
以业务为基础的合资企业的出现
第10章 互补型联盟
建立互补型联盟的动因
从协同效应中获益
获得新能力
互补型联盟的管理
避免成为“特洛伊木马”
管理共生联盟
赢得学习竞赛的胜利
有意识地组织有价值诀窍的转移
第11章 战略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非竞争者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国际合资企业的演进与结局
纵向伙伴关系的演进与结局
跨产业合作协定的演进与结局
竞争者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竞争者联盟的总体结局
供应共享型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准集中化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互补型联盟的演进与结局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