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

1星价 ¥18.8 (7.5折)
2星价¥18.8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10295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06-06-01
  • 条形码:9787301102954 ; 978-7-301-10295-4

内容简介

本文以“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为题,重点选择“把”字句、“连”字句、重动向、句法重叠和介词衍生这五个重要的句法现象,围绕句法的认知结构展开研究,旨在探求汉语句法的语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
本文对汉语句法语义机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1)特定句法结构的语义来自人们把握外部世界时心理上的某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制约着句法的认知结构;(2)隐性的量范畴 在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对句法结构起着*深刻影响的语义范畴之一,深入挖掘这种隐性量范畴的语义制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3)词汇作为语义承载的*基本单位,与句法的语义结构之间具有明确的互动关系;把握这种句法与词汇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我们切入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 [AuthorInfo]    张旺熹,男,1962年11月生于安徽省芜湖市。200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 安徽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编辑、教学和 科研工作。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起担任《世界汉语 教学》杂志副主编。2001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起担任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增列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6月,获得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目录

出版前言
内容提要

绪论
第1章 “把”字句的位移图式
**节 引言
第二节 典型“把”字句的空间位移图式
第三节 “把”字句位移图式的隐喻拓展
第四节 特殊“把”字句的两种可能解释
第2章 “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节 引言
第二节 连字句形成的语义基础
第三节 有序名词的序位激活
第四节 无序名词的序位建构
第五节 序位框架对条件成分的映视
第六节 小结
第3章 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
**节 引言
第二节 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致使性重动结构
第三节 以动作行为的超常量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四节 以结果的偏离性为基础的描述性重动结构
第五节 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列因
第4章 汉语句法重叠的无界性
**节 引言
第二节 无界量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三节 动词重叠的无界小量特征
第四节 形容词重叠的无界大量特征
第五节 量词重叠的无界逐量特征
第六节 小结
第5章 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降级机制
**节 基本问题与非终结动词
第二节 空间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三节 操作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四节 依凭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五节 关系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六节 遭受、使令动词的非终结性特征
第七节 语义降级机制对介词衍生的影响
附 汉语非终结构动词的类别及例词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附录1 从视点平行移动看持续体“着”的语义形成机制
附录2 从词汇研究到语法研究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