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615259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06-08-01
  • 条形码:9787561525999 ; 978-7-5615-2599-9

本书特色

《西南政法大学21世纪知识产权法学系列:著作权法》在撰写上遵循了一般法学教科书的体例,将著作权法原理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并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评注”的方式加以介绍。 《西南政法大学21世纪知识产权法学系列:著作权法》主要采纳了动态的编纂体例。**部分是本体论,其中包括概论、对象、内容、期限、主体、限制等六章。第二部分是利用论,其中包括著作财产权的许可使用、转让与设定质权、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这些都是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可以运用的手段。特别是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编,内容分别是:本体论,其中包括概论、对象、内容、期限、主体、限制等六章;利用论,其中包括著作财产权的许可使用、转让与设定质权、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救济论,包括侵害行为的类型、救济手段、被告的抗辩措施和程序保障。

目录

**编本体论
**章著作权法概论
**节著作权法的对象
一、文艺成果的特征
【评注】对象与客体之辨
二、文艺成果与复制件
第二节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
一、著作权的概念和特征
【评注】著作权与版权
【新视野】著作权和表演者权是否包含人身内容
二、著作权与邻接权
三、著作权法的基础
【新视野】宪政理论
四、著作权与其他知识产权
【案例】“武松打虎图”案
第三节著作权法的性格与目的
一、著作权法的性格
二、著作权法的目的
第四节著作权法的谱系
一、近代以前的著作权保护
【讨论】思想控制还是权利保护
二、1910年至1949年之间的著作权法
【思考】中国为何没有*早产生著作权法
三、1949年至1991年之间的著作权法
四、1991年的《著作权法》
第五节著作权法的效力
一、对事的效力
二、对人的效力
第六节著作权的国际保护框架
一、国际保护的缘起与发展
二、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制度
第二章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节概说
一、作品
二、作品与制品
第二节作品的本质与著作权保护的条件
一、作品的概念与属性
【讨论】作品的本质之争
二、思想与表达
【评论】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困境
三、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条件
【案例】电视节目预告表是否具备独创性
【讨论】出版管制与不享有著作权
第三节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节传播成果
一、版式设计
二、表演活动
三、录音录像制品
四、广播
第三章权利的内容
**节人身权利
一、作品与人格价值
二、不同的人格权保护框架
三、作者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
四、作者人身权利的内容
【讨论】冒名的性质
【案例】张敏耀诉《长江日报》社案
【立法建议】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重构
五、表演者人身权的内容
第二节财产权利
一、著作权的财产内容
【讨论】侵权作品的性质
二、邻接权的财产内容
【讨论】出版者权的性质
第四章权利的主体
**节主体的范围与分类
一、主体的范围
二、主体的分类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
一、著作权的原始归属
【讨论】法人能否成为作者
【案例】刘国础诉叶毓山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二、法律的特殊规定
【评论】数据库的保护
第三节邻接权的主体
一、出版者
二、表演者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
四、广播组织
第五章权利的保护期限
**节概说
一、两种保护期的趋势
二、权利的发生
【资料】注册登记的另类意义
第二节保护期间的计算
一、保护期限的两种起算方式
二、权利的保护期间
【讨论】保护期的确定
第三节互惠主义
第四节保护期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权利的限制
**节概述
第二节合理使用
【立法建议】完善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
【案例】环球电影制片公司诉索尼公司案(美国*高法院,1984年)
【讨论】个人未经许可从网上下载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是“合理使用”吗?
第三节法定许可
一、报刊转载法定许可
二、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三、播放作品的法定许可和播放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四、编写出版教科书法定许可
【新视野】适用于复制设备和媒介的补偿金制度
第二编 利用论
第七章权利的变动
**节权利的许可使用
一、许可使用的概念
二、许可使用的种类
三、许可使用合同
四、出版合同
第二节著作权的转让
一、著作权转让的概念
二、著作财产权的可转让性
三、作品载体的转让与作品著作财产权的转让
【讨论】书稿丢失与侵害著作权
四、著作财产权转让的范围
五、著作财产权转让合同
第三节著作财产权的继承
一、继承的一般规定
二、著作权法上的特别规定
第四节著作权之设定质权
一、著作财产权设定质权的概念
二、著作财产权设定质权的法律效果
第五节著作财产权的消灭
一、著作财产权消灭的概念
二、著作财产权消灭的一般原因
第六节著作财产权的其他变动
一、信托的对象
二、强制执行的对象
三、作为破产财产
四、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八章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概述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特征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类别
第二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
一、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实质条件
二、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程序
第三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责、收费与分配
一、职责范围
二、许可与收费
三、分配
第四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关系
【资料】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讨论】从“丁香花事件”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注意义务
第三编救济论
第九章著作权侵权的构成
**节直接侵权
一、直接侵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二、直接侵权的构成与主观过错
第二节间接侵权
一、间接侵权的概念和发展
二、间接侵权的类型
三、间接侵权与间接责任
【案例】市场经营者的“间接责任”——Fonovisa案
【案例】产品提供者的“间接责任”——“索尼案”
【案例】P2P软件和服务提供者的“间接责任”——Napster案和Grokster案
【新视野】高科技产品提供者“间接责任”的解决思路
第三节对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系统的特殊保护
一、“技术措施”的概念
二、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案例】环球电影公司诉Reimerdes案
【讨论】对“技术措施”的法律规制
三、“权利管理信息”的概念和对“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
第十章著作权侵权救济的程序保障
**节临时措施
一、临时措施概述
二、诉前责令停止侵权
三、诉前证据保全
四、诉前财产保全
第二节管辖与时效
第三节侵权诉讼中的举证
【案例】方正公司诉宝蕾元公司案
【讨论】“陷阱取证”问题
第十一章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节民事责任
一、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
二、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三、赔偿损失
四、随附责任
第二节行政责任
第三节刑事责任
附录:缩略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雨峰:197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2006年6月出站),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现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独著《枪口下的法律:中国版权史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并与他人合著《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品有《版权扩张:一种合法性的反思》、《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理性的宰制》、《知识产权通则:立法进程中的一种尝试》、《版权法上基本范畴的反思》、《著作权的宪法基础》、《版权与创作自主》、《版权、市民社会与国家》、《信息自由与合理使用制度》等。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新中国民法典50年回顾与展望”、“知识产权立法评析”等,主持多项市级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