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0814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6-28
  • 条形码:9787300081472 ; 978-7-300-08147-2

内容简介

我国传播学的教材已有各种版本,目前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本科、研究生的层次分不开,本科层次中先上传播学课程(大一大二)和后上这门课程的教材没有区分。第二,传播学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又主要讲的是经验一功能学派的观点。传播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各学派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应该得到全面阐述。
这本教材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一二年级使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文艺传播等,与大众传播一样,均为阐述对象,并力求浅显而全面地展示传播学不同学派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考虑到读图时代的特征,学科内较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代表性著作,尽可能配发照片。这也是以往这类教材所没有的。本书配图97张,表18张,其中9张漫画由漫画家戴逸如先生提供,特此表示感谢。

目录

**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节 传播的概念、模式与类型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第三节 信息与媒介
第二章 传播学的形成与学派
**节 传播学的形成
第二节 传播学经验一功能学派
第三节 传播学技术一控制论学派
第四节 结构主义符号一权力学派
第五节 三个学派的简单比较
第六节 传播学在中国
第三章 人际传播
**节 认识人际传播
第二节 社会关系与人际传播
第三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和要件
第四章 组织传播
**节 认识组织传播
第二节 组织内传播
第三节 组织外传播
第四节 组织传播中的人
第五章 大众传播
**节 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研究
第四节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第六章 文艺传播
**节 认识文艺传播
第二节 文学传播的叙事和“母题”
第三节 文艺信息的接受
第七章 跨文化传播
**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方式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第八章 传播的社会控制
**节 传播控制无所不在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控制方式
第三节 中国传统社会无形的传播控制
第九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
**节 批判大众传媒
第二节 批判当代信息社会
第三节 媒介化生存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