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9256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361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562925644 ; 978-7-5629-2564-4

本书特色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物流高级化发展必须具有的理念、技术、手段和策略。本书融供应链管理理论与供应链信息化的内容为一体,内容新颖、理论前沿、简明扼要;把新潮的前沿理论知识及管理技术方法介绍给读者,突出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内容简介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物流规划教材:供应链管理实务》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供应链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和*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供应链管理与运作的发展和教学实际,从基本理论人手,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论述了供应链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全书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的有关知识;供应链构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框架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支持供应链管理运行的信息技术;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与可扩展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构。

目录

1 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1.1 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1.1.1 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1.1.2 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1.1.3 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1.1.4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2 供应链的概念1.2.1 供应链的含义和结构模型1.2.2 供应链的特征1.2.3 供应链的类型1.3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1.3.1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1.3.2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1.3.3 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及物流管理的区别1.3.4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与要点1.3.5 我国实现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习题与思考题2 供应链的设计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2.1 供应链的构建2.1.1 常见的几种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2.1.2 供应链体系的设计策略和设计的原则2.1.3 供应链设计的步骤2.2 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与*优模式2.2.1 供应链管理的框架2.2.2 供应链管理的*优模式2.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2.3.1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原则与步骤2.3.2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牛鞭效应”习题与思考题3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3.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3.1.1 条码技术3.1.2 通信技术3.1.3 EDI技术3.2 基于EDI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3.2.1 EDI技术概述3.2.2 EDI特点及标准3.2.3 EDI的发展与应用3.3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3.3.1 三层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思想3.3.2 基于Web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3.3.3 Web数据库技术、动态数据库应用3.3.4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企业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3.3.5 基于Internet/Intranet供应链管理的优势3.3.6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挑战3.4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3.4.1 电子商务的发展3.4.2 电子商务的本质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3.4.3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新功能3.4.4 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习题与思考题4 供应链管理方法4.1 QR方法(快速供应法)4.1.1 QR产生的背景和含义4.1.2 QR成功的条件和实施步骤4.1.3 QR实施的效果与战略效益分析4.1.4 QR的新发展4.2 ECR方法(有效客户响应法)4.2.1 ECR产生的背景和含义4.2.2 ECR的特征和应用原则4.2.3 ECR系统的构建4.2.4 ECR的战略和实施前提4.2.5 ECR与QR的比较 4.3 CM方法(品类管理法)4.3.1 CM(品类管理)的含义4.3.2 成功开展CM的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4.3.3 实施CM的主要步骤习题与思考题5 业务外包与可扩展企业5.1 企业核心竞争力5.1.1 现代企业竞争特征的分析5.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5.1.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5.1.4 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5.1.5 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意义5.1.6 培养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竞争优势5.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5.2.1 外包与传统外购的区别5.2.2 业务外包的原因5.2.3 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5.2.4 全球范围业务外包5.2.5 业务外包的风险5.2.6 业务外包与信息技术5.2.7 业务外包决策与实施5.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可扩展企业5.3.1 可扩展企业的产生与定义5.3.2 可扩展企业的理论模型5.3.3 可扩展企业的目标与特征5.3.4 可扩展企业的采购关系5.3.5 可扩展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习题与思考题6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6.1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1.1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定义6.1.2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产生6.1.3 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6.1.4 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6.1.5 战略伙伴关系企业模型中的技术扩散与服务协作关系6.1.6 供应链企业问的合作对策及委托实现机制6.1.7 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区别6.1.8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6.2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6.2.1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步骤6.2.2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策略6.2.3 现阶段我国企业合作模式与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6.3 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6.3.1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伙伴的类型6.3.2 选择合作伙伴考虑的主要因素6.3.3 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6.3.4 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6.3.5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合作的策略模式6.3.6 处理好供应链上企业合作关系的若干问题习题与思考题7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7.1 现行生产计划和控制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7.1.1 概述7.1.2 现行生产计划和控制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差距7.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7.2.1 概述7.2.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 8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9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与物流管理10 供应链绩效评价作用、特点与原则11 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构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nbsp;   言
    当今,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和
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因素。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
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全球制造链以及由此产生
的供应链管理(SCM)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典型代表。
    有人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
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
竞争的主动权。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
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
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
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
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全业务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
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物流高级化发展必须具有的理
念、技术、手段和策略。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书共分11章。第1章介绍了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
响,全面而深入地介绍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的有关知识;第2章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设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与*优模
式,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原则与步骤;第3章讲述了供应链管理运行所需要的信息
支撑技术;第4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包括:OR方法(快速供应
法)、ECR方法(有效客户响应法)、CM方法(品类管理法);第5章阐述供应链
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与可扩展企业,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第6章论
述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与实质,介绍如何进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第
7章~第9章分别阐述了如何以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库存管理和采购与物流管理;第10章构建了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
述了供应链企业的激励机制;第11章讨论了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
构等问题。
    本书特色是融供应链管理理论与供应链信息化的内容为一体,内容新颖、理
论前沿、简明扼要;把新潮的前沿理论知识及管理技术方法介绍给读者,突出理
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将供应链管理理念与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相结
合,并在每章精选有关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经典案例,体现了本书的实用性和
可借鉴性。此外,全书各章后均附有相关练习题,便于自学,也可用于教学考核。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代物流规划教材之一,定位明确、知识面广、操
作性强、理论难度适中、自成体系、适用范围宽泛,不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学校及
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电子商务专业,也可以作为商学院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程或必修课程,还适用于广大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各类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
短期培训,对于广大社会自学能力较强者,本书也是一本十分有益的经济管理读
物。
    本书由姜方桃、陈长彬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李巍(第1章和第2
章),孙瑜(第3章),张治(第4章),王海英(第5章和第6章),陈长彬(第7章和
第11章),丁蓉蓉(第8章和第9章),姜方桃(第10章)。全书由姜方桃修改、统
稿。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吸收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者
的实践经验,其中部分书籍和文章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在书后或以案例的形式
编写在书中。在此,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衷心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成稿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
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并能及时反馈,以便在再版时完善。
编    者
2007年6月

S
供应罐爸理'Ir固库营舀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库存管理的含义和功能,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与目
标,熟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基本
类型,掌握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模式及库存管理的方法,了解计算机在库存
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汇
库存(Inventory)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
库存控制模式(Inventory Contr01 Pattern)
库存管理系统(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弓I  平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
改变,本章将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库存的概念、分类、
库存管理以及几种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包括VMI管理系统、联
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等。
些型逆
相应零库存
    2003年春节前的广州,一场*初源于广东河源的怪病——“非典型肺炎”
(SARS)像闪电一般突然击中了这座城市。广州大部分的药店和医院出现了一
个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的断档期,在这场意外降临的瘟疫中,消费者和商家同
时遭遇了久违的、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常有的断货风波。而广州某大型医药
公司在“非典”期间不但没有断货,且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销售毛利1000万元,
成为广州唯一一间在“非典”期间获利*多的医药企业。仔细探寻其供应链的奥
秘时,我们发现它没有像其他企业盲目实施全盘零库存,而进行了思考和改良,
其实施的是一种被其称之为“局部零库存”的库存模式(在此我们不妨更科学地
称之为“相应零库存”)。
    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将药品分为“稳定品种”和“不稳定品种”两大类,稳定品
种通常为降血压、降血糖、治胃病等治疗慢性疾病类别的药品,由于这些药品不
受疾病流行影响、而且需要长期服用,因此这类药品通常销量比较稳定,不会出
现大的波动。对于这类药品,他们通过对过往销量的分析和实际订货量来确定
进货量,仓库绝对不压货,实施完全的零库存。
    而对于消炎、抗病毒等用于治疗急性病、流行病的不稳定品种,由于这类药
品受疾病发病、流行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实施零库存难免会发生断货,因此他们
实施有指导的储备库存。他们根据疾病发病、流行的规律确实季节储备品种,例
如春季一般为流行病的多发季节,流感等传染性的疾病通常在这个春季发病,因
此他们在这个季节就会加强对抗病毒、消炎等药品的储备。具体的储备数量则
依据季节时间推移由多至少依次递减。
    不仅如此,在对不稳定品种进货品种和数量的确定上,他们还专门成立了由
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学专家组成的药品库存储备指导小组,由专家们定期向公
司的购进人员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意见,以尽量避免盲目库存。
    依靠这种创造性的“相应零库存”,这家大型医药公司不但没有出现其他公
司库存积压的问题,而且在“非典”这样意外事件面前也表现得从容不迫,并凭借
其未雨绸缪的库存在危机产生的机遇中实现了较大的赢利。
    8.1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8.1.1库存的类型与库存成本
    8.1.1.1库存的概念与类型
    库存(Inventory或Stock)是指企业用于未来的生产、服务或销售但暂时处
于闲置状态的储存物品或商品。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
品、成品等三大类,它是企业拥有财富的象征。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
的是防止物品短缺,整合需求和供给,分摊订货费用,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
比如,当顾客订货后要求收到货物的时间即缴纳周期比企业从采购材料、生产加
工,到运送货物至顾客手中的时间要短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按期交货,避免违约,
需要填补这个时间差,从而必须预先库存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
 从不同的角度对库存进行分类,可以得到几种不同分类结果。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可分为原材料库存、零部件以及半成品库存、成品库存三
种类型。
    从库存物品所处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两种类型。静态库存是
指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库存,而动态库存是指处于制造加工或运输状态的库存。
    从经营过程的角度,又可以将库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经常库存(Cycle Stock),是指在确定需求情况下为企业的补给系统提供
支持的库存。
    (2)安全库存(Safety Stock),是指企业为应对需求和交付周期的不确定性
而准备的缓冲库存。比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
    (3)在途库存(In-transit Stock),是指处于运输状态或为了运输目的而暂时
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4)生产库存(In-process Stock),是指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
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
    (5)季节性库存(Seasonal Stock),是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中的特定需要而
建立的库存,或者对季节性出产的原材料在出产的季节大量收购所建立的库存。
前者有夏季前储存的空调、春节前储存的鞭炮等库存,后者有大米、水果、棉花等
收获后的库存。
    (6)促销库存(Promotional Stock),是指为了应对企业的促销产生的预期销
售增加而建立的库存。
    (7)投机性库存(Speculative Stock),是指企业为了避免因商品价格上涨造
成损失或为了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得利润而建立的库存。
    (8)积压库存或呆滞库存(Deal Stock),是指因没有市场需求而卖不出去的
或因物品变质、变坏而不再有效用的库存。
    8.1.1.2库存过程
    研究库存过程是为了分析哪些环节可以影响库存量的大小。一个完整的库
存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四个具体的过程:
    (1)订货过程
    它是一个库存过程的开始,是指从决定订货起,到订货(网上订货、出差订货
或发出订货单),然后进行订货谈判,再到订货成交、签订订货合同为止的一段过
程。订货过程实现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由供方转移到仓库方,同时订货过程是
一个商流过程。订货过程使库存量在账面上增加,这种账面上的库存量又称为
“名义库存量”,它还不是仓库中的实际库存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