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微暗的火

- ISBN:9787532742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7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2742783 ; 978-7-5327-4278-3
本书特色
纳博科夫*完美的超高难度实验文本,*早的后现代文学和“后设小说”典范,争议盖过《洛丽塔》,魔力领先《尤利西斯》。
内容简介
我亲眼目睹一种罕见的生理现象:约翰·谢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音乐的融合,一行诗。我在少年时代也体验过这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舅父的城堡里,隔着一张茶桌望着那个魔术师,他刚变完一套绝妙的戏法儿,那当儿正在吃一盘香草冰淇淋。我凝视着他那扑了粉的脸蛋儿,凝视着他别在纽扣眼儿里的那朵神奇的花,它方才变换过各种不同的颜色,如今固定为一朵石竹花。我还特别凝视着那些不可思议的、流体一般的手指,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些手指就能捻弄那把小匙儿,把它化为一道阳光,或者把那个小碟往空中一扔,顿时变成一只鸽子。说真的,谢德的诗就是那种突然一挥而就的魔术:我这位头发花白的朋友,可爱的老魔术师,把一叠索引卡片放进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诗来。
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
目录
前言
微暗的火 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
评注
索引
节选
**章
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
凶手是窗玻璃那片虚假的碧空;
我是那污迹一团的灰绒毛——而我
曾经活在那映出的苍穹,展翅翱翔。
从这室内,我也会在窗玻璃上复印出
我的身影,我的灯盏,碟里一个苹果:
夜间敞着窗帘,我会让暗玻璃上现出
室内家具样样都悬空在那片草地上方,
多么令人高兴呵,室外大雪纷飞。
遮蔽我对草坪的瞥视,高高积起,
使得床椅恰好矗立在皑皑白雪上,
矗立在外面晶莹明澈的大地上!
重摄那场大雪:雪片漫天飞舞,
缓缓而无形,乳浊而飘忽不定,
在那昼日苍白冷漠的落叶松树衬托下,
一个暗淡的白身影映现在灰色亮光里,
那亮光渐渐变得双倍的青灰昏暗,
黑夜使那观察者和景色浑然一体,
而黎明来临,晶莹的霜花,
显得惊诧不已:谁的距足
从左到右越过纸般雪白的小径?
识破那段从左到右的冬日密码:
一个黑点儿,朝后指向的箭号;重复再现:
黑点儿,朝后指向的箭号……雉鸡的脚印!
美丽的颈环,雄伟的松鸡,
在我住所的后院寻觅果实。
莫非是《福尔摩斯》中那个家伙,
倒退他那革履,从而足迹朝后指向?
五颜六色使我欢悦:灰色亦然。
我的双眸犹如相机,确实可以
摄影拍照。每逢在我许可时刻,
或者在我那默默一颤的指令下,
无论什么映入我的视野,便会常驻——
室内的景象,或者山核桃树的叶片,
或者屋檐上冰冻水滴形成的尖匕首——
都会深印在我的眼睑后面,
逗留那么一两个小时不去,
如此持续一阵,我所要做的
便是阖目复印再现那些叶片,
室内的景象,屋檐上那战利品装饰。
我真闹不明白从湖滨小道走向学校
那时,为何从湖泊那里我辨认得出
我们的门廊,而现在尽管并无
树木遮拦,我举目眺望,却连
屋顶也见不到。或许是空间无法逆料的
变化造成一道褶皱或一条沟渠,取代了
那片纤巧景致,那栋坐落在绿色街区
哥尔斯华斯和华兹史密斯之间的木屋。
那儿我原有一株宠爱的糙皮山核桃小树
丰裕而葱翠的树叶,虫儿蛀蚀而削瘦的,
乌黑躯干。夕阳
给它那黑树皮镀上一层青铜色,簇叶
阴影在它周围投下宛如松开的花冠。
如今它滚粗结实;它已经茁壮成长。
白蝴蝶飞越它那阴影时变为淡紫色,
树荫那边好像在轻柔摆动
我小女儿那架秋千的幽灵。
那座房屋本身依然旧样未改。一边的侧厅
我们装饰一新。一间日光浴室,还有一扇
大块玻璃的观景窗,两侧放着怪样的坐椅。
电视天线,状似巨大回形针,如今闪烁着,
取代了那僵硬的风向标,经常
那里会出现那一只天真而无邪的
好似蒙着薄纱的学舌鸟前来拜访,
重新叙述她所听到过的全部节目;
从“去捕——去捕”转换为清晰的
“突——围,突——围”;接着粗嘎地唤出:“来这儿,
来这儿,来这儿儿”;她向上挥动她那尾梢,或者
纵情优美地齐足朝上扑扑一跃,但随即(“突——围”)
又倏地返回她那栖息之处——那崭新的电视天线上。
我的双亲去世时,我只是个婴儿。
他俩都是鸟类学家。我那么经常
试图回忆他们,以致今日我竟有
上千模样的双亲。遗憾的是他俩
隐没在自身美德之内,消逝远去,
但某些话语,我偶而听到读到的,
诸如“心脏不好”一向涉及到他,
而“胰线癌”则素来是与她相关。
一个认为《启示录》预言已实现的人:一个收集冰冷鸟窝的人。
这儿原是我的卧室,如今留作客房。
这儿,那名加拿大裔侍女把我储存,
我倾听楼下低沉嘈杂之声,并祈祷
祝愿大家永远相安无事,吉祥如意,
叔伯婶姨们,那名女仆,她的侄女艾黛尔,
后者曾见到过罗马教皇,书中人物和上帝。
我是由亲爱而古怪的莫德姑妈带大的,
她是诗人,又是画家,
喜欢那些现实的实体
同怪诞产物和灭亡形象混合交织在一起。
她活到听见另一个婴儿啼哭。她的房间
我们仍然保持着原样。室内的一些零星杂物
构成她那种风格的静态画:那凸面玻璃镇纸
里面封进一片环礁湖的景致,
那本诗集开启在索引页(月亮,
月出,摩尔人,道德的),那把孤零零的吉他,
那个骷髅头;还有一件从本地《星报》剪下来的
稀有珍品:“红短袜五比四击败扬基佬
于查普曼的荷马”,用图钉钉在门儿上。
我的上帝死得年轻。拜神我发觉
有辱人格,那些前提也谬无根据。
没有一个自由人需要上帝;可我自由吗?
我觉得大自然多么充实地同我形影不离,
我那稚气的味觉多么喜爱那金黄色
面糊糊,一半是鱼一半是蜜钓味道!
我那儿童时代的图画本皆是些
裱糊我们小窝笼的着色羊皮纸:
紫红光环围绕着月亮;血橙色太阳;
成双成对的彩虹;还有那稀罕现象,
那朵虹彩云——那时刻美丽而神奇,
在那山峦上方明朗的天空
一片椭圆形的乳白色碎云
映出远方山谷上演的一场
雷暴骤雨色彩缤纷的彩虹——
艺术氛围几乎笼罩了我们。
那里有道音墙:夜间之墙,
是由秋季万亿只蟋蟀筑成。
难以穿透!在登山半路上,
我会在它们狂鸣的颤音吸引下停住脚步。
那是苏顿博士家的灯光。那是大熊星座。
一千年前,五分钟
等于四十盎斯细沙。
不眨眼地逼视繁星。无穷无尽的往昔
连带无穷无尽的未来;在你头顶上方,
它们像巨大翅翼那样合拢,你便消亡。
凡夫俗子,我敢说,
要幸福得多:他只在撒尿那当儿
抬头仰望空中的银河。于是现在
我也自担风险徒步行走:受枝桠抽打,
被树桩绊倒。犯了气喘病,又瘸又胖,
我从未拍过皮球,也从未挥过板球棍。
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
凶手是窗玻璃那片虚假的远景。
我有头脑,连带五个官能(堪称独一无二),
可是在其他方面我却是个笨手笨脚的怪物。
在睡梦中,我和别的伙伴一道玩耍,
但确实什么也不忌妒——惟独也许
只羡慕那奇迹般的双纽线:自行车轮胎
在湿漉漉的沙地上,若无其事而灵巧的
摆动所留下的轨迹。
一丝微妙的痛楚,
是顽皮的死神在拖拉,又给放松释免,
但是始终存在,贯穿我的全身。一禾,
我刚满十一岁,匍匐在地
观望一个上弦的玩具——
一个锡制男孩推动一辆锡制独轮小车——
绕过椅子腿儿,漫游迷失在床下,
蓦地一阵阳光突现在我的头脑中。
接着黑夜便来临。那片黑暗庄严肃穆。
我觉得全身通过时空在分向四面八方:
一只脚在山顶上,一只手
在水流湍急的海滩卵石下,
一只耳朵在意大利,一只眼睛在西班牙,
洞穴中,我的鲜血;群星里,我的脑浆,
我那三迭记里闷声悸动不己;
绿色光点闪现在那上更新世,
一阵冰凉的颤抖贯穿我那石器时代,
而所有的明天皆在我的肘部尺骨端。
整整一个冬季,每天午后
我都陷入那阵瞬间的昏厥。
随后病痛消失。逐渐淡忘。
我的健康开始好转。我甚至学习游泳。
但是就像那么一个被村姑胁迫的男孩,
用他那纯净的口舌扑灭她那可鄙的饥渴之火,
我受到诱惑,惊恐不安,从而堕落,
尽管考尔特老医生宣称我已经痊愈,
摆脱了,他说,主要是成长的痛苦那类病症,
但是那种疑惑逗留不去,那种羞愧始终存在。
第二章
在我那狂热的青年时代,有一阵
不知怎的我竟怀疑那尽人皆知的
死后复生的真理:
惟独我一无所知,
这是一项大阴谋,
人们和书本向我隐瞒了这一真理。
随后有一天我开始怀疑人的神志
是否清醒:他怎能活着而不确知
等待他觉察的是什么样的开端,
什么样的劫数,什么样的死亡?
*后是那不眠之夜,
我决定探测那邪恶,
那不可接受的深渊,与它相抗争,
把我曲折坎坷的一生全部致力于
这惟一的任务。今天我年已六十一。
连雀啄食干果仁。一只蚱蝉在独鸣。
我手中握着的这把小剪刀乃是
阳光和星辰令人眩目的合成品。
我站立在窗前,开始修剪
我的手指甲,模糊地意识到
某种令人畏缩的相似:大拇指颇像
我们杂货商之子,食指酷似学院里
那精瘦沉郁的天文学家斯达奥沃·布卢;
当中那家伙,一个我认识的高个儿神甫;
那女性的第四指,一个卖俏老风流;
而粉红的小指则依附在她那衣裙上。
我一边做出怪脸,一边挨个儿剪去
莫德姑妈惯称为“表皮”的细薄膜。
莫德姑妈年满八十,她的生活突然
寂静无声。我们眼见那使人瘫痪的
一阵涌起的怒红和扭曲袭击了
她那高贵的面颊。我们送她至
疗养院闻名的松林谷。她会坐在玻璃窗前
接受日光浴,呆视着苍蝇飞落在
她的衣服土,飞落在她的手腕上。
她的记忆渐渐消失在增长的迷雾中。
她还能吐出声,顿住,探索,寻获
那一声起先像是可供使用的语句,
然而毗连细胞的江湖骗子夺走了
她所需的话语那个地盘,她一边
拼缀出哀求的表情,一边徒劳地
试图跟头脑中那些怪物评理论争。
在这种逐渐的衰朽中,
复活选择哪一时刻?哪年?哪月?
谁有赛跑计时表?谁来倒一下磁带?
何人运气欠佳,或者人人皆能逃脱?
一则三段论:别人死去;而我
并非是另一个;因此我不会死。
空间是目中密集的蜂群;时间是
耳中营营的歌声。在这个蜂窝里,
我给牢牢锁住。可我们若在出世前
能想像到尘世生活,那想必会显得
多么疯狂,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难以启齿的怪诞,离奇的荒谬!
因此为何要加入人们庸俗的痴痴发笑?
为何要嘲笑没有人能证实的死后生活:
那种土耳其软糖,那些未来的竖琴,
那跟苏格拉底和普鲁斯特在柏荫道上的散步漫谈,
那长着火凤凰翅膀的六翼撒拉弗天使,
那有箭豬之类动物的佛兰德斯画派地狱?
倒不是我们想像得过于荒诞离奇:
困难在于我们没有使这足以显得
不大可能;总的说来,我们多半
想起的只是家中的一个鬼魂。
多么荒唐可笑呵,
这种把公众命运变成个人私语的尝试!
而不是把它转化为神圣而简洁的诗歌,
互不连贯的注释,失眠人出色的韵句!
生活是个在黑暗中胡乱涂写的信息!
无名氏题。
在她去世那一天,我们
在回家的路上窥见一棵松树树皮上
有个翠绿空壳,蛤蟆眼般滚圆,
紧偎树杆,而它的姊妹篇则是
树胶粘住的一个蚂蚁。
那个在尼斯的英国佬,
一个自负而欢乐的语言学家:Je nourris
Les pauvres cigales——意思是说
他喂养那些可怜的海鸥!
拉封丹错了:
死去的是唇颚,活着的是歌曲。
于是我修剪指甲,沉思冥想,侧耳倾听
楼上你那脚步声,一切尚好,我亲爱的。
希碧尔,在我们中学时代,
我始终赞赏你那端庄秀美,
但是在一次高班集体出游
纽卫瀑布那期间,我深深爱上了你。
我们坐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共进午餐。
地理老师谈论着那倾泻奔腾的瀑布。
它那轰鸣和彩色飞虹使那温和的公园气氛浪漫。
在四月的雾霭中,我斜身躺在你那苗条的身后,
观望着你那斜向一边的整洁的小脑袋。
一只五指分开的手掌,在一棵星形的
延龄草和一块石头之间,压在草皮上。
一个娇小的指骨不断在扭动。
接着你转过身来,让我喝下
一小口金属腥味而清澈的茶。
你的形象一无改变,那抿嘴轻咬
朱唇的晶牙;长睫毛眼下的晕影;
粉面桃腮;从鬓角颈背梳拢起的
深棕色丝发;那白白净净的脖颈;
那波斯人脸型的俊鼻秀眉,
你都保存得完美无缺——
在那些静静的夜晚,我俩
默默谛听瀑布的轰鸣巨响。
来受仰慕吧,来受爱抚吧,
我这深色的万妮萨,线条绯红,我这神圣的,
我这令人羡慕的蝴蝶!解释一下
你怎么在丁香巷的暮色中竟然会
让笨拙而歇斯底里的约翰·谢德
泪湿了你那面颊、耳梢和肩胛骨?
我们俩结婚已达四十载。至少已有
四千次我俩的脑袋揉皱了你那枕头。
四万次那座落地钟奏出类似
威斯敏斯特大笨钟的粗乐声,
报出我俩共同享用的时辰。还会有多少
免费赠送的年历将使厨房那扇门儿增辉?
我爱你,当你站在草坪上凝视着
树土一样什么东西时:“飞走了。
它那么小巧玲珑。它会返回来的”
(这句悄声细语温柔得胜似一个吻)。
我爱你,当你唤我观赏落日晚霞上空,
一架喷气式飞机留下的粉红色尾迹时。
我爱你,当你哼着歌儿,收拾
一个手提箱或者那个样儿滑稽、
带有来回拉锁的汽车旅行袋时。
我尤其爱你,当你郁郁点头迎接她的鬼魂,
手中握着她生前头一个玩具,或者凝望着
一张从书中发现当年她寄回的旧明信片时。
她想必可能是你,我,或某种古怪的组合:
大自然选择了我,以便让我来折磨并撕裂
你那颗心和我这颗心。起初我俩会微笑道:
“小姑娘都胖乎乎的”或“杰姆·麦克威
(家庭眼科医师)会很快治愈她
轻微的斜眼。”随后:“要知道,
她会蛮漂亮的”;试图缓和那种
逐渐增长的苦恼:“这是青春期初期。”
“她该去上马术训练课,”你又会说
(你我目光并末相遇),“她该学打
网球或羽毛球。少费精力,多得成果!
她或许不是个美人,可她却逗人喜爱。”
这没有用,没有用。那些从法文和历史课
得来的优秀奖,无疑是闹着玩儿赢到手的;
圣诞节晚会上的游戏显然艰难得多,
一个害羞的小客人势必给排除在外;
该公平合理些嘛:她同龄的孩子们
饰演小精灵小仙女出现在她曾协助
绘制布景的学校演出的哑剧舞台上,
而我那温柔的姑娘却给扮成时间老妪,
一个弯腰的女仆,拿着扫把和污水桶,
我独自躲进男厕所,傻瓜般呜咽啜泣。
另一个冬季在铲除困窘中度过。
五月里,齿鳞白蛱蝶时常出没在我们那片树林中。
夏季让动力割草机刈过去;秋季充满炽热的情感。
唉,腌臢的小天鹅从未变成
一只林鸳鸯。又是你的声音:
“这可是偏见!她天真无邪,
你理应欢欣。为何总在强调
仪表?她愿意显得一副邋遢样儿。
处女们写过一些辉煌灿烂的作品。
情爱并非一切。好模样也非
那么绝对必不可少!”然而,
潘爷依然会从每座绚丽的山峦上呼唤,
我们心头那些怜悯的精灵也依然会议论:
没有谁的嘴唇会沾享她那香烟上的口红;
每逢舞会前,索柔萨女生宿舍楼,
电话铃声每隔两分钟就会响一次,
可是没人会给她打来邀请的电话;
轮胎在砾石路上嘶地一声刹住车,
在那优美的夜晚,一个围白围巾的男伴,
走到门前,却从来也不会是前来找她的;
她从未去过舞会,那穿薄纱戴茉莉的美梦。
我们于是送她前往法国一座别墅去度假期。
可她又遇到新的挫折,新的难堪,
哭哭啼啼返回家。在那学院城镇
条条大路通往欢乐场所那些日子里,
她会坐在图书馆台阶上阅读或针织,
孑然一身,要么跟那羸弱的好同屋,
如今是个修女,呆在一块儿;另有一两次
同一个选修我开的课程的韩国男孩在一起。
她有古怪的畏惧,古怪的幻想,
古怪的性格力量——正如她曾
花费三个漆黑夜晚探查某种声音和亮光,
在一个旧谷仓里。她喜欢倒拼英文词汇:茶壶成了顶峰,
蜘蛛成了蛋卷冰淇:“香粉”竟成了“红发意大利佬”。
她管你叫作说教的大螽斯。
她难得微笑,而偶一为之,
却是痛苦的标志。她会猛烈抨击
我们的计划。两眼发呆毫无表情,
坐在她那辗转反侧的床铺上,伸开
两只囊肿的脚,用银屑散落的指甲
抓搔她的脑袋,呜呜咽咽,
单调地咕哝可怕的字眼儿。
她是我的宝贝儿:性情乖戾,阴郁孤僻——
可她还是我的宝贝儿。你想必记得那些
近乎平静的夜晚,我们在搓麻将玩
或者她试穿你那件皮大衣,这使她
近乎迷人;连镜子都在微笑,
灯光仁慈宽厚,影儿也柔和。
有时我会辅导她读懂一篇拉丁课文,
或者她会在自己卧室里读书,紧挨
我那间荧光灯照亮的巢穴,而你会
在你的书房,与她相比距我两倍远,
我时而可以听到你俩的交谈话语声:
“妈,何谓阴森栏?”“什么何谓?”
“阴森之栏?”
停顿,接着是你的诠释。随后又是:
“妈,何谓冥府?”这你也会解释,
还附带一句:“要不要吃个柑橘?”
“不。好吧。可永生又是什么意思?”
你迟疑不决。我遂起劲地吼出答案,
声音从我书桌前直穿那扇关上的门。
她在读什么倒无关紧要,
(某一伪劣的现代诗篇
在英国文学中被说成是
“惊心动魄而令人信服”的文献——
什么意思则无人在意):问题在于
这三间屋当年把你我她连结在一起,
如今形成一个三折屏或一出三幕剧,
其中绘制描述的事件将会永世长存。
相关资料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指的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新潮。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美学标准,并且适应传媒时代的需要,从大众文化吸取了有益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模式和叙事话语。后现代主义小说在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在写作模式和叙述技巧上以其跨体裁的艺术创作,非线形的叙述,嬉戏的形式,碎片的效果,高科技在小说中的运用,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段等,鲜明地表现了不同于传统小说体裁的特征。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大体包括两个阶段:**阶段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以1961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出版为标志.第二阶段是从1971年《但以理书》的问世至20世纪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前者称为**代后现代主义小说或20世纪前期后现代派小说;后者称为第二代后现代主义小说或20世纪后期后现代派小说.两个阶段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反映了"二战"以来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说**代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彻底断裂的话,第二代后现代主义小说则对法国先锋派艺术有所借鉴.总之,后现代派小说涵盖了从第二次大战后直到现在的整个这段历史时期.它不仅在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且促使美国少数民族文学从边缘走向中心.因此,不了解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就很难把握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学的脉搏.
重要作家与作品:属于**阶段的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巴思的《路的尽头》和他的短篇小说,霍克斯的《第二层皮》,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和他的短篇小说,品钦的《叫卖第49批》和他的短篇小说,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等;属于第二阶段的有:海勒的《*后一幕》,库弗的《公众的怒火》和他的短篇小说,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和德里罗的《天秤星座》等.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市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死魂灵
¥14.0¥48.0 -
面纱
¥17.9¥49.8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罗生门
¥10.0¥36.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重生
¥12.9¥39.8 -
烟与镜
¥15.4¥48.0 -
未来的最后一年
¥16.9¥49.8 -
刀锋
¥12.5¥46.0 -
山海经
¥18.0¥68.0 -
生死场
¥8.6¥36.0 -
若非此时,何时?
¥9.8¥42.0 -
月亮与六便士
¥10.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