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40672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114067266 ; 978-7-114-06726-6
节选
nbsp; 言
很久以来,一个关于迷失的故事总是让我不能忘掉。时_
常,它会提醒我思考一些问题,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某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
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他说:“这样不好,*好钉两个
木块,把画挂上面。”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
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
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
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
小树,他又发现那把生满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
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
木条。为此他又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
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主人还是一边
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走不回来的人,经常会迷失。有的
是自己迷失了,有的是被迫迷失了。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
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做领导工作很多年来,我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帮助朋友挂
画的人,在忙乱中迷失了。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乱,有许许多多
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你要处理大量的文件;你要处理大
量的电话;你要接待很多来访者;你要面对许多棘手的问题;
你要参加或者召开许多会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忘记了初衷,甚至搞不清自己
本来的角色和这个角色的含义。久而久之,身心疲惫,一脸的
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工作,许多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
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跌倒了爬起来,前仆后继,令人感
动。但是对于从事领导工作的人们来说,有两个问题似乎解
决的不好,一个是前期准备不足,一个是后期找不到方法。我
们接受过许许多多的教育,但是很少有人告诉过你如何做领
导工作,甚至不知如何来认识领导工作。因为我们前期对领
导工作的认识不够,再加上领导工作的复杂性,使人们不能够
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于是人们就会迷失了。一旦进入领导
工作的过程,工作任务蜂拥而至,容不得你再有充足的时间去
思考问题、寻求方法。人们只能在忙乱的工作中不断探索。
为了不至于继续迷失下去,我在学习与实践中思考了一
些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在把它拿出来,和大家一
起交流,目的是为了把一些事情尽可能地说清楚、搞明白,希
望能够对同事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李卫平
2007.5月于北京
土生土长的环境
中国是一个以大农业为背景的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告
诉我们,在小农经济长期的影响下,人们潜意识中保留着许许
多多这方面的影子。
小农经济造就了人们自给自足的习惯。人们在面对现实
时,总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持排斥态
度;以自我的能力为支撑,能不能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以本人的
能力限度为依据,个人不能够完成的就认为组织不能够完成,
个人代替了组织;以直接接触的环境为活动空间,想象空间、
行动空间都在自己的可见范围内,视野显得非常局限。人们
的表现是,遇到事情习惯于自己解决,不依赖外界的帮助,各
自为政,独立活动。
小农经济造就了人们对利益的过分看重。在小农经济的
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关系非常简单,每个人只是负责自己的
那一部分事情。由于生产力低下,劳动换来的成果太少,于是
人们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成果的宝贵。人们很看重自己得到
的东西,不希望别人对这些东西有占有的意图或行为。首要
任务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如果能够在自己圈子之外从别
人那里获得额外的利益,那将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获得这
些利益他们并没有付出劳动。因此,不劳而获是小农经济条
件下人们*大的期盼。
小农经济造就了人们保守意识。长期自给自足,人们不
再依赖外界的影响。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非常熟悉,那里
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人们害怕外来的干扰,担心自己不能够
控制新的东西。因此,人们不愿意接受新的事务,不愿意改变
旧的东西。人们害怕外来的东西干扰了自己的生活,害怕外
来的事物侵害了自己的利益。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是一种天
生的抗体,对外来事务本能地拒绝,对新进人圈子的人从骨子
里排斥。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人群对立,不愿意变化的格局。
一个组织新来一个人,老人就会对其表现出排斥性,要么是不
信任,要么是给新来的人制造许多麻烦。对于新生事物,人们
的排斥倾向更加明显,大家会找出许许多多理由拒绝它的到
来,拒绝承认它的优势,故意夸大它的不适应性。
小农经济造就了人们的占有意识。经济不发达,人们依
靠公共服务的机会太少,一般来说,人们只能依靠自己,依靠
自己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做事。因此,在人们的意识
中,只有自己所有,才能够被认为是有意义的,才是有用的。
于是人们习惯于把什么东西都收至名下,自己的房子、自己的
土地、自己的资本、自己的人、自己的财产。在组织中人们更
多地关心属于自己的权力有多大;在利益方面人们更多地关
心属于个人的那部分有多大;在与他人共事过程中人们始终
处于排斥别人的状态下。占有意识会主导人们的行为,使得
人们关心个人比关心组织比重大;关心眼前比关心长远比重
大;关心物质比关心非物质的比重大;关心占有比关心有用比
重大。占有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无
度,会变得贪婪,会变成只为占有而不择手段的怪物。
这些都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东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意识在改变之中,有些影响已经淡化。然而,我们今天面
对的依然是一个大农业的现实,在我们的人口结构中,农业人
口依然占多数。这些人与早期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
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许许多多旧时的影子还是存在的。
对活动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人群进行分析时,我们常常会
惊奇地发现,小农经济影响产生的潜意识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例如,领导者总是把他们所领导的组织看成是自己的领地,他
们喜欢在自己的组织中掌控一切,包括所有的人财物。十分
看重权力的影响力。希望组织中的变革,但是不希望任何变
革影响自己的利益、权力和地位。对待任何改变,总是持有谨
慎的态度,在不得不改变时也是非常小心翼翼地接受它。人
们非常努力地为组织创造财富、创造荣誉,同时也非常迫切地
希望这些财富与荣誉归属于自己的名下,于是出现了许许多
多的不廉洁的人和事。人们潜意识中的小农经济意识时常与
现代社会的公共管理体系发生冲突,产生许多不和谐音符,产
生许多千奇百怪的现象。这些现象有时候被人们误以为是体
制、机制、政治方面的影响所至,实际都不是。
面子问题
面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难题。鲁迅说:“面
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在围绕面子的问
题做事情。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社会活动中每时每刻
都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点来做文章。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生死场
¥8.6¥36.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东京梦华录
¥17.6¥46.0 -
欢喜
¥16.1¥42.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时空迷航:刘慈欣科幻作品集
¥7.3¥19.8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悉达多
¥18.4¥4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妖怪书店
¥10.9¥3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