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9262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62926283 ; 978-7-5629-2628-3

本书特色

应用性:注重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 新颖性:注重引入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 创造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 整体性:注重课程前后的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教材的衔接、中高职教材的衔接。 先进性:注重电子教材、网上学习平台的建设。

内容简介

《全国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吸收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结论。《全国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各类人士的自学参考读本。

目录

前言导论[学习目标][引例]**节 经济学的含义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经济学分析中的常见错误倾向第五节 经济量的类型与特征[过关斩将]**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学习目标][引例]**节 需求理论第二节 供给理论第三节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第四节 政府干预与市场均衡[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二章 弹性理论[学习目标][引例]**节 弹性的一般定义第二节 需求弹性第三节 供给弹性[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学习目标][引例]**节 效用论概述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三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分析第四节 序数效用论下的消费者均衡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第四章 厂商行为分析[学习目标][引例]**节 厂商的本质与类型第二节 生产函数第三节 成本分析第四节 厂商的利润*大化原则[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五章 产品市场理论[学习目标][引例]**节 市场的类型及其成因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均衡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行为第六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实训练习][阅读平台]第六章 要素市场理论[学习目标][引例]**节 生产要素的配置原则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第三节 要素市场的均衡第四节 劳动、土地、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实训练习][阅读平台]第七章 政府理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学习目标][引例]**节 外部性第二节 公共物品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功能[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八章 宏观经济变量与核算[学习目标][引例]**节 GDP、GNP及其核算方法第二节 总需要、总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学习目标][引例]**节 失业的成因与对策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后果第三节 应用案例[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十章 宏观经济政策[学习目标][引例]**节 财政政策第二节 货币政策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互动地带][要点回放][关键名词][过关斩将][阅读平台]第十一章 经济学的应用性扩展[学习目标]**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节 制度的内涵、构成与功能第三节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第四节 产权理论第五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附录1 经济学常用术语(英汉对照)附录2 本书常用数学工具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市场经济中,各类经济现象纷繁复杂。能够应用基本经济理论和可信的经济方法,准确发
现各类经济变量的本质并清晰判断其变动规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实用型人才
的客观要求。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们针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编写了这本实用的《西
方经济学》。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全力突出了下述特点:
    **,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本书既未全面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更迭,也没
有过多地纠缠于艰深的理论证明,而是在尽可能压缩公式、图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西方经
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方法。
    第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教材以介绍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理论为主要任务,因此其框架结构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本
书则增加了新制度经济学内容。这种框架结构的调整尽管初看起来颇为简单,但其用意却是
深远的。那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国情,深刻认识制度因素在经
济分析中的重要意义,不至于因机械地照搬结论而忽视了其赖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三,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为了使学生不至于被理论内容所吓倒,同时为了使学
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书精心挑选了较多案例供学生参考,并在正文各章附加了数量可
观的实训习题,以期从实际问题入手,强化理论内容的现实解释力。
    本书由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徐世江博士和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牛显明讲师任主编,并负
责初稿的修改和总纂。具体分工如下:徐世江(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编写了**章、第二章和附
录,并绘制了第三、四、五、六章的插图;牛显明(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编写了第三章和第四
章;任治(青海畜牧职业技术学院)编写了第五章和第六章;潘之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编写了
第七章和第八章;彭仁贤(广东药学院医药商学院)编写了第九章和第十章,邵亮(辽阳职业技
术学院)编写了导论和第十一章。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经济学教材,引用了相关研究成果,恕无法一一列
出,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者水平有限,不妥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术界同仁和读
者斧正。
  编  者
2007年5月

 

第五章  产品市场理论
学习151标
    1.理解和掌握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以及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2.理解和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实现利润*大化的均衡条件,以及完全竞争厂商
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
衡。
    3.了解和掌握三类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以及
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寡头厂商
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引例
汽车高利润让厂家仍然有钱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统计显示,2004年前10个月整车制造业利润跌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了11.74%,
与此同时,15家重点企业(集团)中已有3家出现亏损,6家利润出现负增长。另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
会估计,2004年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将由2003年的8.6%降到5%左右;全国处于亏损状态的汽车企业有10
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占了相当数量。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又宣布,2004年11月份汽车整车企业利润继续
显著下降,已处于全行业亏损边缘。
    首先,全球汽车厂家目前3%一5%的平均利润是多年大浪淘沙的结果,相对均衡和稳定(2003年利润率
*高的丰田和日产不过7%,只生产高档品牌的宝马也只有4.7%),而中国汽车厂家平均利润的结构则严重
畸形——贫富悬殊。
    以2003年为例,利润率排行前3名的厂家利润率都在20%以上,其中,北京现代23.99%,是现代全球平
均利润率(3.81%)的近6倍;上海通用22.71%,是通用全球平均利润率(1.96%)的11.5倍;广州风神
20.54%,是日产全球平均利润率(6.78%)的3倍。紧随其后的3个厂家利润率也在12%以上,其中,广州本
田17.3%,上海大众14%,一汽一大众12.5%。
    计算下来,在整个国内汽车市场上占有25%份额、在轿车市场上占有54%份额的这6家企业,在2003年
共获取了298.85亿元的利润,占所有129家整车企业利润总额的近40%;这6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17%,
远远超过了全行业8.6%的平均水平,更大大超过了其他123个厂家6.1%的平均利润率。
    也就是说,在成本不变和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这6个盈利大户的平均利润因持续降价而缩减至5%
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其他所有轿车厂家(包括丰田系企业在内的一些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因利润总额小
而没有上榜的轿车企业,那些其主打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没有或少有竞争对手的企业,以及那些为逃税而瞒报
利润的企业除外)都可能陷入严重亏损。
    如果中国消费者逐渐改变了对韩系、日系和德系车的价值判断,向欧美消费者的价值标准靠拢,导致这三
类车型的价格趋向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应位置(在欧美市场上,在级别同等、排量相近的条件下,韩国车与
日本车价格接近,但比德国车便宜20%一30%),或者,德国厂家不仅通过国产化避免了汇率风险,而且为适
应中国消费者需求而“屈就”于韩系、日系车的技术和设计标准,开发出了低成本车型,那么,日、韩系车就不可
能长期保持相对如此高的利润。
    理论上讲,任何具有超额利润的厂家都本能地要在有限的市场上扩大自己的份额,只要有足够的产能和
适当的产品,就必然要以降价作为主要手段。什么时候自己的利润率减到不能再少了,什么时候就会歇会儿,
价格就会稳定。其间,必然要有一大批亏损、倒闭者出现。
    对跨国巨头来说,现代经济学关于垄断竞争的结论并不陌生——垄断竞争(许多企业出售相似但不完全
相同的产品)的结果是:众多垄断竞争者的自由进入消除了利润,利润率可能很低或者为零。具体到一个市场
上,跨国巨头即便出现亏损,也不会轻易退出。在欧美市场上,日本汽车企业也是在熬了多年后才扭亏为盈
的。
    不同的是,在中国市场上,一些跨国巨头是在享受了多年的高利润大餐之后猛然面临亏损时代的,而另一
些跨国巨头则刚刚尝到一点甜头,或者根本没有赶上。这或许会打击他们的情绪,降低其希望值,但不会动摇
其扎根中国的意志,毕竟中国市场的潜力太大了,所以亏了也要利用其全球资源在这个市场上竞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经济学阐述的垄断竞争模型不足以表明中国市场极为特殊的状况。比如,垄断
竞争的前提是企业自由进入和退出,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大企业固然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入,却不能
“自由”地退出。作为跨国巨头合资伙伴的中方都是国有企业,都是政府的心头肉,肩负着发展经济(产值)、保
证就业和稳定社会的重任,并与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即使是那些中小汽车企业,也大都具有地方
政府背景。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即便亏损,也要输血再战,结果将使价格战异常惨烈,直至无血可输。不同的
是,对跨国巨头来说,这只是其雄厚全球资源的一次再调整,而对中方来说,这很可能是政府有限资源的一次
大损耗。
    所以,在已经到来的汽车行业亏损时代,如果政府未能把握好干预的尺度,习惯性地以向企业输血作为己
任,不能容忍企业减产、裁员乃至关停并转,那么不仅将导致汽车行业真正的恶性竞争或价格“崩盘”,还会使
以资金密集为主要特征之一的汽车生产行业,在已经积重难返的国有银行账目上再挖出一个无底的黑洞。
    在某个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大规模向经销商压车已经成为众多汽车厂家一个公开的秘密。据全国乘用车
市场信息联合会统计,2004年11月份,12家主要汽车厂商在*后两天的销售中,完成了全月40%的销量;
60%以上的厂家迫使经销商大量吃库存,个别企业月销量60%以上是在*后两天实现的。
    大量汽车积压在经销商手里,占用其资金,迫使其“擅自”竞相降价销售,使厂家“提前进入2005”、“一次到
位”等调价誓言成为彻头彻尾的谎言,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使消费者元所适从、信心全无,进而持币待购的了。
    尽管在中国汽车降价是一个大趋势,而且由于零部件采购成本占汽车生产总成本的70%~80%,国内汽
车零部件生产迟早将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使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得以充分显现,进而使汽车生产成本和价
格逐渐降至全球*低,并实现批量出口。但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厂家们在重大问题上并非完全按照市场的游
戏规则办事,那将使降价变成一种代价高昂的血腥赌博——谁具有更深的政府背景,能在厮杀中补充到更多
的血液,或者以民族汽车工业的名义而得到更多的特殊关照,谁就能将价格战进行到底。
     思考题:
    1.汽车市场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市场?为什么?
    2.指出汽车市场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并与相应的市场类型相联系,说明其原因。
    3.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指出现实中像汽车市场这种类型的市场,与教材中书本原理比较,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
**节  市场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市场的含义
    市场指从事物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洽点。即一个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物品的交
易场所,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物品交易的接洽点。从本质上讲,市场是物品买卖
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二、市场的类型
  任何一种交易物品都有一个市场。经济中有多少种交易物品,就相应地有多少个市场。
例如,可以有石油市场、土地市场、大米市场、自行车市场、铅笔市场等。
    (一)按交易物品分类
    把经济中所有的可交易的物品分为生产要素和商品这两类,相应地,经济中所有的市场也
可以分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这两类。
    (二)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分类
    1.决定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第二,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其中,**个因素和第二个因素是*基本的决定因素。
    2.市场的分类
    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
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3.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表5.1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在以后对每一类市场进行考察时,会对每一类市场的特征做
出详细的分析。
    表5—1  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征
┏━━━━━━━━┳━━━┳━━━━━━━━━┳━━━━━━━━━┳━━━━━━━━━━┳━━━━━━━━━━┓
┃                ┃厂商  ┃                  ┃                  ┃进出一个行业的      ┃                    ┃
┃    市场类型    ┃      ┃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控制程度    ┃                    ┃接近哪种商品市场    ┃
┃                ┃数目  ┃                  ┃                  ┃    难易程度        ┃                    ┃
┣━━━━━━━━╋━━━╋━━━━━━━━━╋━━━━━━━━━╋━━━━━━━━━━╋━━━━━━━━━━┫
┃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  ┃  完全无差别      ┃    没有          ┃    很容易          ┃  一些农产品        ┃
┣━━━━━━━━╋━━━╋━━━━━━━━━╋━━━━━━━━━╋━━━━━━━━━━╋━━━━━━━━━━┫
┃                ┃      ┃                  ┃                  ┃                    ┃一些轻工产品、      ┃
┃  垄断竞争市场  ┃很多  ┃    有差别        ┃    有一些        ┃    比较容易        ┃                    ┃
┃                ┃      ┃                  ┃                  ┃                    ┃    零售业          ┃
┣━━━━━━━━╋━━━╋━━━━━━━━━╋━━━━━━━━━╋━━━━━━━━━━╋━━━━━━━━━━┫
┃    寡头市场    ┃几个  ┃有差别或者无差别  ┃    相当程度      ┃    比较困难        ┃  钢、汽车、石油    ┃
┣━━━━━━━━╋━━━╋━━━━━━━━━╋━━━━━━━━━╋━━━━━━━━━━╋━━━━━━━━━━┫
┃                ┃      ┃唯一的产品,没有  ┃很大程度,但经常  ┃                    ┃                    ┃
┃    垄断市场    ┃一个  ┃                  ┃                  ┃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公用事业,如水、电  ┃
┃                ┃      ┃  接近的替代品    ┃    受到管制      ┃                    ┃                    ┃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