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商品评论(8条)
***(三星用户)

很好的,谢谢!

2024-11-05 13:27:33
0 0
ztw***(二星用户)

对于初学者很好,听着老师讲课,如同回到大学时代

2024-07-03 09:18:1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690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15,220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13269056 ; 978-7-5132-6905-6

内容简介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在上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度调整:除更新了现代研究进展外.删除或降格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接轨的内容,如在五行学说中删除了以五行推断病情轻重的相关内容,降格五行胜复为阅读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临床应用;在气的运动部分增添了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应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脏各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作为阅读材料.以与后续课程中医诊断学接轨;在体质中增添了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为阅读材料,以利于临床应用等。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节 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概念与气一元论 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三、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与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附:五行胜复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附:中土五行 第二章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节 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 二、意象思维 三、应象思维 第二节 系统思维 一、整体宏观 二、天人合一 三、形神合一 第三节 变易思维 一、恒动变化 二、动静相召 第三章 藏象 **节 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脏腑分类及各自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神 **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和输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变化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神 一、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神的生成 三、人体之神的功能 四、人体之神的分类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节 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 附: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名称 二、奇经八脉的走向和分布特点 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四、奇经八脉各自的生理功能 附: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 第四节 经别、经筋、皮部、别络 一、十二经别 二、十二经筋 三、十二皮部 四、十五络脉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体质 **节 体质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体质的概念与特点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与评价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与形成因素 一、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体质的形成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体质的基本分类及特征 附:九种常见体质的判定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体质与养生 二、体质与病因 三、体质与病机 四、体质与辨证论治 第七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诸虫 三、毒邪 四、药邪 五、医过 六、先天病因 第八章 病机 **节 发病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三、发病类型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气血的失常 四、津液失常 第三节 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附:癌毒 第四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原则 **节 养生 一、养生的概念与衰老机制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愈后防复 第三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三、扶正与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调和脏腑 六、调理精气血津液 七、三因制宜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洪新主编,系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原基础医学院院长,从事中基教学、科研、临床工作40余年。从“十一五”开始参编教材,直至“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二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并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杨柱,是贵州省中医多学科研究会会长,贵州省儒家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多项,其中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获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贵州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