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梵之间

华梵之间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74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458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500467465 ; 978-7-5004-6746-5

节选

nbsp;   序
    如果给哲学以一个意象,那么“水”或许是*自然的选择。无论在*早
的希腊哲学家泰利斯那里,还是在很早的中国哲学著作《管子》那里,“水”
都被认为是万物的始基或本原。它是印度的“四大”(地、水、火、风)、中
国的“五行”  (水、火、木、金、土)和希腊的“四元素”  (水、火、土、
气)之一。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都是从水中成长起来的。水是文明的源泉.
人类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是在一些大河流域内诞生的。甚且,水是人类借以自我
意识的中介,在人类没有发明镜子前,水正是人类从中发现自我形象的自然的
镜子。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表征,是人类思想和不断再思想的学科。也许正
是由于这一缘故,水被人们和哲学家们所关注,乃至“水”成为*古老的哲
学范畴或*古老的哲学范畴之一。在《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章
中,神(上帝)创造一切,但却没有创造水。水跟神(上帝)一样地原始。
当代科学证明了:地球*宝贵的资源是蔚蓝色的水。假如水资源耗竭殆尽,人
类的末日也就真正来临了。换句话说,只要在任何一颗星球上发现了水,就有
了生命的前景,也有了智慧和爱的希望……
    我们已经步人这样一个时代: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你我在地球任一位
置上,均可即时寻找到对方的位置。现在我告诉你:中国·北京……在我们国
家的首都,水资源的匮乏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深切忧患。但是,在两个湖泊——
昆明湖和玉渊潭间,流淌着一条这样的河流,她的名字叫做“昆玉河”。我们
在昆玉河畔生活、工作和学习。在喧嚣和骚动的闹市中,有一群人沉思着,迷
恋着,像昆玉河一样静静地流淌,默默地流淌……
    在现代社会,哲学已经被边缘化。但任何关于“哲学终结”的理论却全
都没有实际地“终结哲学”。哲学附着并渗透于人类的生活中。人类具有理
性,经常并习惯于思考生活,这就是哲学存在的前提。在哲学所发源的希腊古
典时代,人们认定人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生活,认定幸福的生活就是德性的和
理性的生活,认定哲学的生活方式就是理性的和德性的生活方式。所谓德尔斐
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万勿过度”,正是这个意思。哲学正是这样
 获得了自由、高贵和光荣。如今,哲学应当回到古典精神中去,首先并且主要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既不仅仅是一种学业,谋取学历和学位;也不仅仅是
  一种职业,谋取职务和职称。哲学不是“饭碗”,不是为了“吃饭,,所谋求的
  种种指标体系。而今,献身于哲学事业的人们,尤其应当“在无名中生存”。
  从权力、金钱和名声的浮躁中解放出来,生活着并且理性地思考着自己的和人
  类共同的生活。
    但是,哲学并不限制于唯一现实的世界,而是开辟了种种可能的世界。哲
学是一张比任何地图都更加复杂、更加丰富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你有你的
位置,我有我的位置。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位置不仅存在于你我所
生活的物质世界中,而且存在于你我所生活的精神世界中。是的,我们正在致
力于自我定位的尝试。编选“昆玉河畔·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术丛书,,的宗
旨是:弘扬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学术成就,系统推出具有一定学术知名度和
公共影响力的老中青学者学术代表作,推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学术研究。
丛书采用“昆玉河畔”名称,以便提炼特色,打造品牌。入选书目既包括个
人学术自选集,也包括集体学术自选集;既包括学者文库,也包括学生文库.
以及学科手册等等。我们计划分3批出版,每批共出版10种。这套丛书正像
这条河流一样,映照着我们自己的存在。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历了两代人甚至三
代人的发展。**代学者的治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史论结合的学风,他
们那种敢于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敢于破除教条的思想锐气,反映了20世纪
80年代以来思想解放的时代风气。第二代学者治学,或阐释、或考证、或梳
理,其严谨、其细致、其精微,既注意思想资源的开发,又注意当代价值的挖
掘,他们这种治学态度,无不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转向的时代风
气。近几年来,通过人才的引进、整合和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术队伍不
断壮大,尤其第三代学者的崛起,必将带来新的前景、新的希望。
    当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术团队依然处于她的幼年时期,许多成果不够
成熟,甚至充满稚气。推出这套丛书,等于一次亮相。但是,序曲已经奏响,
序幕已经拉开,演出已经开始,我们期待的是理解、热情和公正的批评

三时学会清净居士的晚年著作与思想
一  引言
    近世中国佛教有两大以根源化作为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系。其一是欧阳及内
  学院所代表的思想体系,这一系的中心在支那内学院的所在地南京,可以称作
  南欧学;另一是韩清净及三时学会所代表的思想体系,这一系的中心在三时学
  会所在地北京,可以称作北韩学。南欧学和北韩学虽然都主张突破中国传统佛
  学的樊篱,以返归真实佛教或佛教的真实作为学术目标,但是双方思想的具体
  展开又有一些不同。本文的目标,即是通过比较南欧学、北韩学这两大根源化
  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显示欧阳佛学思想的特质。
    韩清净居士(1884—1949)是北京三时学会的创立者,自20年代中后
  期,讫40年代末,三时学会一度与南京支那内学院齐名,为民国时期国内弘
  承玄奘师说的两大著名唯识道场之一,清净居士也因而与竟无居士并称,时有
  南欧北韩之誉。就生前声誉而论,北韩实不及南欧。欧阳逝世后,由于吕潋等
  得力学生的支撑和弘扬,欧阳的事业尚一度得到维持和发展;清净居士逝世
  后,其学术和事业则后继无人,可谓身后寂寥,备遭冷落。南欧学、北韩学大
  体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际遇,固然关涉着两家师弟传承等偶然性的因素,但也
  是由于两家学术不同的内在特质使然。
    鉴于学术界目前对于北韩学尚知之甚少,本文首先拟对清净居士的生平略
  作考订。然后把重点集中到对双方晚年思想的比较之上。
二居士生平与晚年著述
    韩清净,名克忠,字德清,祖籍河北河间。生于光绪十年(1884)三月
  五日。韩氏家族为当地望族,居士幼年勤学孜孜,精儒业。青年时期乡试中举
  人,曾为地方官,颇有政誉。他天生性情耿介质直,磊落寡合。好《儒行》,
  读之如触夙愿,有特立独行、成贤作圣之志。大约在30—40岁的*后几年,
他辞去一切职位,独身来京,游学求道。他与河南孔泽普、净严二人结为挚
友,又曾一度师从段师尊的一贯道,习扶乩,学外道,历久而厌之。乃取
《俱舍论》自课,悟无漏法。于是同泽普、净严一起皈依佛教,法名清净。自
是以清净居士名称于世。
    民国十一年夏,清净居士在北京卧佛寺遇江津朱芾煌,二人十分相契,同
学《因明大疏》、《(成唯识论)述记》,深感“吾国佛法,号称十宗,入主出
奴,各执己是,究其实际随时随地各有变迁,而吾国人之所信受者,终不越乎
吾国固有儒道沿袭之见;纵或援引佛典名字,不无非义为义、标榜附会之嫌;
纵或传译佛教经论,不无非法为法、矜奇好异之弊”①。从此,清净居士不仅
同“入主出奴”的传统宗学诀别,也同奘传以外的经论传译诀别,确立对于
法相唯识学的信仰。
    1924年,清净与煌共创法相研究会,自编《(成唯识论)述记》讲义课
学同人。又与煌发愿研读《瑜伽师地论》,同赴京西房山云居寺闭关,期以三
万小时为期,贯通瑜伽文义。不久,时局动荡,兵匪滋扰地方,煌强劝清净回
京。此后朱氏变卖一切家资,于北海北长街购造房舍,谋为清净居士研修、讲
学的永久道场。1925年冬,应太虚法师邀请,清净居士曾赴日本参加东亚佛
教大会,他向大会提交法相唯识学专论《十义量》,并演讲《世间三大势力》,
日本佛学界认识到,清净居士是中国北方中兴唯识佛教的专家,南欧北韩的声
誉自此传出。
    1927年,清净居士将法相研究会改组为三时学会,于社会局正式备案,
清净任会长,煌副之。学会设总务、研讲、修持、刻印四部,成为一个综合性
的居士佛教学术团体,与欧阳竞无创立的南京支那内学院遥相呼应。
    七七事变不久,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韩清净闭门谢客,他邀朱芾煌协
助,从1937年9月起,迄于1943年1月,以五年之久的时间、精力,循环往
复钻研《瑜伽》,“厘句读、立《科判》以为读本,三易其稿,纲领次第始得
井然;释文义以为《披寻记》,前后披阅,始得贯通”②,终于完成解释百卷
《瑜伽师地论》的两部巨著《科判》及《披寻记》。这两部著作,范古农居士
曾誉为“本世纪来,汉文内典中之惊人作品”③。
    抗战胜利后,三时学会的会员及同人陆续归来,学会在停歇八年之久后,
重新恢复学术活动。1946年冬,清净居士开讲奘译《心经》及《能断金刚般
若波罗蜜多经》。并且口授成《(心经)蠡测》、《(心经)颂释》、《(能断金
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了义疏浅解》
等四部释经著作。除《(心经)蠡测》由任悟达笔受之外,后三种著作均由董
绍明担任笔录。以上解释《心经》及《能断金刚》的般若四疏,构成清净居
士晚年著述的主体。
    根据以上所述,清净居士一生的志业,大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他青年时
期的求学、居官以及赴京求道的初始,是**阶段,此为儒学、杂学期。从
20年代初阅读《俱舍论》,到1924年闭关前,是第二阶段,此一阶段,由
《俱舍论》而《成唯识论》,其佛学研究重心在《成唯识论》。自云居寺闭关
研究《瑜伽师地论》,到《科判》和《披寻记》的完成,是第三阶段,此一
阶段,他的修学中心转到百卷大论。如果说,在以《成唯识论》为中心的第
二阶段,清净居士的思想尚多囿于唯识宗的传统视域,《瑜伽师地论》为中心
的第三阶段,其佛学视野,则已扩展到对“大乘全体大用”的探求。①1943—
1949年,是清净居士修学的第四阶段,亦即晚年阶段。此一阶段,他*重要
的学术活动,是讲授或诠释两部*有影响、也*精粹的般若系经典。
    韩氏自谓的“三易其稿”,只是指《科判》、《披寻记》写作过程中三次
大规模改作的情况。实际上,治学谨严的清净居士一直到逝世前夕,都在不断
地修改并完善着这两部著作。②此一事实,同把1943年以后确立为清净居士
的晚年修学阶段二说并不矛盾。自云居寺闭关以后,《瑜伽师地论》成为韩氏
的学术中心,由此构成其佛学思想的特色,以及区别于慈恩系统的唯识学研究
方向。清净居士的晚年学术阶段,并不背离《瑜伽师地论》这一中心,但晚
年阶段的思想侧重点,是以瑜伽理念贯通般若系统,亦即以了义教疏释不了
义教。

 



作者简介

p>   程恭让,男,1 967年生,安徽青阳人。
1 987年毕业于安徽芜湖师范专科学校中文
系;1 993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 996
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
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与文化
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印
度、中国佛教思想史.梵汉佛教文献比较研
究等。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专著
《抉择于真伪之间——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
微》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