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读者评分
2分

包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1星价 ¥9.5 (4.3折)
2星价¥9.2 定价¥2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fq1***(三星用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除了书名有点吸引力,其他没有了。

2011-11-07 11:43:0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75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1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500467502 ; 978-7-5004-6750-2

本书特色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该问题,分析如何将企业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从而使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该书成功地吸收、借鉴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作者运用自己深厚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知识,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并从人力资本的选择、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的使用、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框架。

节选

br />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谁能够拥有并使用高质量的
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共
识。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人力资
源强国,如何使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就成
为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曹蓉博士的著
作《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正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该问题,分析如何将企业人
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从而使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出更大的
作用和价值。
    该书成功地吸收、借鉴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理论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特别是作者运用自己深厚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知识,对人
力资本的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
全面透彻的分析,并从人力资本的选择、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
资本的使用、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
节出发,构建了一套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框架。
    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进而
发展到了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学科发展的前沿
和趋势,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反映了作者扎实
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了来自心理学、社会
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与方法。人力资源的管理,在过去被认为
极具艺术性而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经济学
分析并建立其理论基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作
者正是使用人力资本的理论来分析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
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此外,书中
构建的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框架,结合我国人
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价值、具操作性的参
考建议,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使
用价值。
    曹蓉博士的这部著作是在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
的。这部著作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成果。我非常高兴
看到这部著作的出版,同时也预祝她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取得更
大的成绩。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
    刘福垣
    2007年11月18日于北京
  4.5人员信息传递制度
    人员信息传递制度是应聘人员主动向企业传递某种信号显示
自己的实际信息,如受教育程度、以往职位和工作业绩、诚信、
人际关系等一系列信息,设法证明自己的高水平。这时,企业应
该能够将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员识别出来,并且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上,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目前,企业可以通过人员测评来
完成对人员的选拔,帮助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人员。
    人员测评是综合利用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测量学、计
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通过严密的测评过程和客观的评分
标准,对人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发展
潜能等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为企事业单位招聘、选拔、培养各类
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咨询。西方发达国
家早在19世纪末就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对测评个体差异的手段
和技术展开了研究。二战后,人员测评技术在西方已得到广泛而
深入的应用,并已形成一个产业。以美国为例,每年仅人员测评
服务的直接收入已达到十多亿美元之多,如果包括与测评服务相
关联的咨询和培训费用,则可达100多亿美元。对于个人来说,
在整个生活历程中,不论是升学、就业,还是晋升、考核,几乎
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测试。①
    我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教育领域的测量研究,1989
年1月开始建立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所有想进入公务员队伍的
人必须经过客观化考试,这标志着国家机关用人制度中开始应用
现代人员测评技术。至1992年底,全国29个省市、国务院3个
部门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人员测评方法补充人员,取得了良好效
果,这使得人员测评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北京、上
海、四川、湖南等许多省市都开始用现代人员测评技术来选拔厅
局级干部。与此同时,我国在高级官员的任用中也开始借用人员
测评技术,包括纸笔测验、结构化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