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拳术秘诀考证

包邮少林拳术秘诀考证

1星价 ¥15.7 (4.9折)
2星价¥15.7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77297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7729741 ; 978-7-5377-2974-1

节选

bsp;本工作室收集到一份1959年1月26日出
版的《体育报》(今《中国体育报》),上面刊登了
唐豪先生逝世的消息,全文如下:
    本报讯  国家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委
  员唐豪同志,在1 959年1月20日因患支
  气管炎哮喘呼吸衰竭不幸逝世。享年63
  岁。
    1月23日上午1 0时,国家体委在嘉
  兴寺举行了公祭。会上由国家体委副主任
  黄中同志代表机关全体同志献花圈,运动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任山同志介绍了唐豪
  同志的生前事迹。参加公祭的有唐豪同志
  的生前亲友和国家体委机关的一百多人。
  公祭后已移灵八宝山安葬。
    唐豪同志曾多年从事司法及教育工作。
  1919年参加上海救国十人团积极宣传抗
  日;1 927年受国民党迫害逃往曰本留学,
  回国后仍积极参加爱国活动。1 932年在上
  海法政大学,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学生运动;
  五卅惨案大游行被推选为法律委员会副委
  员长。并曾为“七君子”史良等同志在法
  庭进行法律辩护,与国民党反共法律作了
  多年政治斗争。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公安局
  法律顾问,华东检察署调研室主任,华东
  行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等职,并于
  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
    从这份报道对唐豪先生40年人生经历的
追述上,人们看不出这位“国家体委运动委员
会委员”同“体育运动技术”(更不要说“武
术”了)之间,存在哪怕一丝一毫的联系,这
真是令人费解!一代学人倾心从事的学术和他学
术生涯的华彩乐章,竞被上述393字由权威部
门发布的报道盖棺论定,抹杀殆尽。联想到
1949年之后,唐豪先生早年著作大都未曾再
版”(吴文翰先生语)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有
理由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学者个人的悲哀,更
是一个学科整体的悲哀。
    然而,唐豪先生其人其事,是不可能被如
此抹杀掉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武术学会委
员、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先生有着客观且精到
的评论,马教授说:
    “我们一直为当代武术界出现过唐豪
  (字范生,号棣华)先生这样的武术家而感
  到庆幸,感到荣耀。他是杰出的律师,是
  学养宏深的文史专家,是一位富有正义感
  的社会活动家;同时,又是武术家,是武
  术史和民族体育史学科的奠基人。唐豪先
  生是迄今唯一一位对武术文献和民族体育
  文献做过系统料理的学者。早在半个世纪
  以前,唐豪先生发表的《中国武艺图籍考》
  及其《补篇》,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发表的《中
  国民族体育图籍考》和许多论文专著,是
  20世纪武术史和民族体育史的划时代的著
  作,也是武术目录学和文献学的创轫奠基
  之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的著作中也
  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失,这其实很正常,
  我们既不必为贤者讳,也不必横加指议,
  重要的是深入认识他的开拓精神和学术成
  就,学习他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
  武术识见,把他所汲汲开创的武术学业继
  承下来,并不断加以恢宏发扬。对武术和
  民族体育史来说,这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遗憾的是,唐先生所开创的武术文献
  学和目录学,在唐先生以后竟成了一门
  ‘绝学’,不但后无来者,而且连他的著作
  也差不多成了无人问津的尘封之物,更不
  要说整理出版了。这是一个耐人深思的现
  象。深入地探索这一现象的成因,对研究
  当代武术为什么不断萎缩衰变而无所适从
  的原因,对分析武术理论不断浅薄化的原
  因,肯定大有帮助。”(马明达《说剑丛稿》)
    本工作室同仁,深以马教授之言为然,这
也是本套《唐豪文丛》之所以会编辑和出版的大
背景与初衷。
    唐先生的离去,至今已经快五十年了,武
术史学界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他的人,大概谁
都不能无视唐豪先生的存在,泼脏水也好,唱
赞歌也罢,他都是“我国现代武术史上一位绕
不过去的人物”(顾元庄先生语),为学而能如
此。当复何憾!
    从上文《体育报》近五十年前的报道中,我
们知道唐先生被“移灵八宝山安葬”。光阴荏
苒,世事变迁,唐先生的墓葬是否安然不得而
知,而此套丛书,就权作我们心底为唐先生再
树的一块墓碑罢。
    本书出版尚有若干事宜需同唐氏后人接
洽,唐先生身后萧条,本工作室曾多次托人寻
找先生的后人唐世敏女士未果。现书数语,留
此存照,以为日后联系之凭证也。
    本书编辑出版得金仁霖、咻子清l、吴文
翰、顾元庄诸位先生大力协助,谨此致谢。
瀚海工作室

    略知太极拳史和武术史的人士,对唐豪先
生必不陌生。
    唐豪(1897—1959),字范生,号棣华,江
苏省吴县人。幼年家贫,十余岁时即失学到上
海谋生,得从山东省德州名拳师刘震南先生学
习六合拳。后任上海尚公小学校长,即将武术
列为教学内容。在去日本学习政法期间兼习柔
道与劈刺。回国后,应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
先生的邀请任编审处处长。在此期间曾多次赴
湖北省武当山、河南省少林寺、温县陈家沟等
地考察,著文阐明少林拳始于达摩,太极拳源
于张三丰都是后人附会之说,在武术界及太极
拳界影响很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唐先生曾任华东政
法委员会委员。1955年调国家体委任顾问,专
心研究中国武术史和体育史,主编《中国体育史
参考资料》,计8辑。1959年因病逝世。
    唐豪先生是我国武术史学科、太极拳史学
科先驱者,20世纪30年代他在中央国术馆任
职时,就大力提倡研究武术要科学化,主张发
展质朴实用的传统武术,反对花拳绣腿式的虚
假套路。他在《武艺丛书·自序》中声称:  “武术
界中……以口头或著作广传其荒诞的、邪魔的、
神秘的谬论,毒害了中国一部分人的思想与行
动。”为了反对这些不良倾向,他自193n年即
投入中国武术史的研究之中,先后撰成《手臂余
谈》、《太极拳与内家拳》、《少林武当考》、《内家拳
的研究》、《戚继光拳经》、《廉让堂太极拳谱考
释》、《中国武艺图籍考》等专著或论文。由于作
者治学态度严谨,知识渊博,对中国武术史的
研究取得了丰厚成就。
    遗憾的是1949年之后,唐豪先生早年著作
大都未曾再版,致使读者有望洋兴叹之感。所
幸近年山西科技出版社为了“裨益当世和后学,
使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不息”,不遗余力地
搜求、整理出版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武术典籍,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众多读者的赞许和欢
迎。继客岁太极拳史论家“徐震文丛”出版后,
今年,又将唐豪遗作分编出版。因为唐豪遗作
比较分散,不易收集,承蒙上海金仁霖、林子
清、顾元庄诸位先生大力协助,将珍藏多年的
唐氏遗作献出,共襄盛举,“唐豪文丛”才得问
世,既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研究资料,也使唐
氏遗作不致因时光迁移而湮没。
    这套丛书不是按原作面世先后顺序编排,
而是按内容分类,方便读者购阅。其要目如下:
    《王宗岳太极拳经》、《王宗岳阴符枪谱》、《戚
继光拳经》、《太极拳与内家拳》、《内家拳》、《少
林武当考》、《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国武艺图
籍考》、《清代射艺丛书》、《王五公太极连环刀
法》、《中国古佚剑法》、《行健斋随笔》、《唐豪太
极少林考》。
  《唐豪太极少林考》中的《角觚》、《角抵半
解》、《太刀》、《王寅》、《旧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
等文,为上海林子清先生提供。林先生早年曾
随徐震先生学习武派太极拳。在他的大力协助
下,山西科技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了“徐震文
丛”。林先生与唐豪先生也是旧识,这次为赞
助“唐豪文丛”的出版,提供了上述佚文。
    太极少林考中,《中国医疗体育概况》为唐
氏生前好友顾留馨先生的哲嗣顾元庄先生提
供。
    继“徐震文丛”出版之后,“唐豪文丛”也得
以面世,有益于中国武术史和太极拳史的研
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受时代影响及
掌握资料不同,唐豪先生早年提出的太极拳源
于河南温县陈家询陈王廷之说,当时就受到其
他研究者的质疑,迄今仍有不少人士认为唐氏
此说过于武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
对太极拳的起源有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
唐豪先生重视实地考察,认真收集史料予以研
究的朴实学风,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吴文翰
于北京燕居斋
 。
    甲五拳
    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四洪门问答书云:“武从何处学习?在少林
寺学习。何艺为先?洪拳为先。有何为证?有诗为证:猛勇洪拳四海闻,出在少
林寺内僧,普天之下归洪姓,相扶明主定乾坤。”又禀进辞云:“问学乜件为先?
答洪拳为先。问有何为证?答有诗为证:勇猛洪拳四海扬,出在少林寺内传,普
天之下归洪姓,得来日后扶明主。”卷五洪拳诗云:“武艺出在少林中,洪门事务
我精通,洪拳能破西达子,万载名
标**功。”宗法是一部胚胎于洪门的著作,其附编拳谱,就是天地会所传的洪
拳。陈铁生《武库》一文,考宗法的拳图云:“观是卷图像手法,纯是广东之洪
拳。”铁生为粤籍拳家,其说当可信从。
    哲东云:“洪帮以湘、黔、蜀、陕、鄂等省为盛。”又云:“吾友刘协生先生,为
湘中少林名手,其所练之罗汉功,与十八手极近;其五拳为龙虎豹鹤猴,与此大
同小异。”洪门盛于湘省,可证刘协生的五拳,亦即天地会的洪拳。至其大同小
异,则是拳法传久而变的普通情形。
    百七十余手的五拳,宗法言为秋月增编而成。秋月的时代,宗法言在达摩
圆寂后数百年,秘诀言在金元之世,天地会系清初秘密结社,在达摩后千余年,
在金元后七百余年,洪门海
底不言洪拳为秋月增编,可证其人其事皆伪。
    《武库》称此拳,“谚云出于少林寺之洪熙官,然真伪不可考。”其实何尝不
可考,特铁生未之考而已。洪熙官其人,始见于稗乘《万年清》。木版本《万年清》
第九回:“再说仁圣天子在陈府封了玉凤为西宫娘娘,后来生下太子,就是嘉庆
君皇(光绪十九年上海英商五彩公司老石印本已删去)。”由这一段可以考见
《万年清》的写作,决不能在嘉庆以前。林爽文结天地会于台湾,据魏源《圣武
记》载,系在乾隆五十一年以前之数十年。查故宫博物院所编雍正朱批谕旨不
录总目,常赍奏摺下,有台湾棍徒拜把事一目,可证天地会的起源,还远在乾隆
以前。天地会既不言洪拳创自何人,《万年清》亦不言洪熙官创造洪拳,可见洪
拳为洪熙官所创,并不出于天地会,而是木版本《万年清》行世以后的世俗伪
传。天地会不单盛于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