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30308910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07-12-24
- 条形码:9787303089109 ; 978-7-303-08910-9
本书特色
《画说马克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马克思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画说马克思》中,编者希望尽可能还原马克思*真实的生活场景,在细节中再现马克思坚韧、勇敢、执着的光辉人生,从而帮助读者了解马克思真实的生活经历,在马克思平凡的人生中理解他的不平凡。马克思无疑是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他既是英明睿智的革命导师,又是谦虚谨慎的理论学者;他既是孝顺的儿子,又是慈祥的父亲;他既是浪漫的恋人,又是忠实的朋友。他对真理的执着,他对革命的热情,他对工作的投入,他对亲情的眷恋,他对友谊的珍爱,无不感动着每一个人。
前言
马克思是近现代*具影响力的人之一。在悠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多少智者的创造和智慧都在弹指一挥间化为过眼云烟,而马克斯的思想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历史尘封,反而不断地被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一切,就是伟大思想的力量。
这一力量蕴藏在伟大的预言中。在亿万人的心目中,马克思关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终将实现”的预言无疑意味着生命中新的意义和希望。对于每一个共产主义信仰者来说,这一理想不是高悬在空中,虚无缥缈、遥不可及,而是已经内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行为标准,正引领着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力量蕴藏在辩证的唯物史观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无疑是他对当今社会*伟大的贡献之一,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历史是在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展开的,揭示出生产领域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为理解人类历史的所有秘密提供了钥匙。
这一力量蕴藏在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的关怀中。这使马克思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敬仰。目前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毫无疑问,马克思一生中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中的任何一部分拿出来都值得深入研究。然而,当我们要完成一本马克思的生平传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问:“我们要呈现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
马克思无疑是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他既是英明睿智的革命导师,又是谦虚谨慎的理论学者;他既是孝顺的儿子,又是慈祥的父亲;他既是浪漫的恋人,又是忠实的朋友。他对真理的执着,他对革命的热情,他对工作的投入,他对亲情的眷恋,他对友谊的珍爱,无不感动着每一个人。在这本书中,我们希望尽可能还原马克思*真实的生活场景,在细节中再现马克思坚韧、勇敢、执着的光辉人生,从而帮助读者了解马克思真实的生活经历,在马克思平凡的人生中理解他的不平凡。
目录
天时地利的出生背景
优越富足的家庭环境
另一位“父亲”的深刻启迪
崭露头角的中学时光
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
浪漫而勤奋的大学生活
波恩大学的广泛涉猎
赢得特利尔*美丽姑娘的爱情
求学柏林——明确一生的奋斗方向
用全力来为哲学奋斗
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
加入博士俱乐部
继承与超越前人的博士论文
政治领域初露锋芒
抨击书报检查制度
《莱茵报》里牛刀小试
有情人终成眷属
转向唯物主义
迁居欧洲革命的心脏——巴黎
出版《德法年鉴》
困境中喜事临门
他们原来是亲戚
历史性的会见
巴黎手稿
共同探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同恩格斯一起批判青年黑格尔派
迁居布鲁塞尔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
马克思家人丁兴旺
成为世界公民
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而奋斗
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批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加入并改组正义者同盟
**个无产阶级政党问世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战斗在欧洲革命的炮火中
欧洲革命斗争的领袖
以《新莱茵报》为阵地
同步步进逼的反革命作斗争
流亡中痛失了四个孩子
在伦敦钻研政治经济学
英国博物馆留下的足迹
在困苦的泥沼中挣扎
1861—1865年的经济学手稿
出版和翻译《资本论》**卷
《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领导**国际
促成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国际工人协会的总指挥
尽职尽责的德国通讯书记
为**国际呕心沥血
为巴黎公社摇旗呐喊
敲响第二帝国的丧钟
**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
为公社流亡者殚精竭虑
总结失败的教训
奋斗不息的晚年
抵制无政府主义的渗透
活到老,学到老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人类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头脑
节选
优越富足的家庭环境
马克思出生在一个充满市民阶层启蒙精神的富裕文明的律师家庭,家境很好。马克思家族具有纯粹的犹太血统。在马克思家族的祖祖辈辈中,有不少是犹太律法学家。原因在于按老的教规,犹太律法学家的孩子必须找其同行父辈的孩子成婚。
马克思从小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优秀品格,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时代马克思的思想意识倾向。亨利希·马克思是特利尔受人尊敬的高等上诉法院的律师,他为人正直,很有才华,在当地律师界享有很高的声望,被推举为特利尔律师协会主席,还获得过司法参事的荣誉称号。他不仅法律才能出众,而且是一个有多方面志趣的人,对古典文学和哲学有相当的造诣。他博闻强记,非常熟悉18世纪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作品,喜爱读德国著名作家席勒、歌德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的著作更是爱不释手,能够熟练背诵其中的精彩篇章。尤其喜欢莱辛、伏尔泰和卢梭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权”的著作,并对他们的思想推崇备至。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在回忆自己的祖父时,引用她父母的话说,他“是一个地道的18世纪的‘法国人’,能背诵伏尔泰和卢梭,就像老威斯特华伦背诵荷马和莎士比亚一样”。这一点,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受启蒙精神的影响,亨利希·马克思倾向自由主义,主张国家统一并实行代议制。他是特利尔文学俱乐部的成员。在宗教信仰上,亨利希·马克思也有自由主义的倾向,在卡尔出生之前的1816年,他就从犹太教改信了基督教,这一方面是出于现实和职业的考虑,因为否则就不能担任律师的职务,另一方面也与他个人的思想倾向有关。这在当时,没有一点儿政治勇气是做不到的。
马克思对自己的父亲十分敬重,他称父亲是一个“以自己的纯洁品格和法学才能出众”的人。他从父亲身上,既学到了渊博的知识,又学到了为人的道理。父亲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终生受益,在马克思的一生中,都非常尊敬他的父亲,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谈起他,并把父亲的一帧银版照片始终带在身边。当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把这帧照片装进了马克思的棺木。
马克思的父亲同荷兰女子罕丽达·普雷斯堡结了婚。在1815年至1826年间,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不幸的是,只存活了一男三女,还有四个孩子都是在年轻时得肺病死去了。长子叫莫里茨·戴维,不幸在1815年出生不久便死于襁褓中。卡尔是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是比卡尔大两岁的女儿索菲亚,因此,卡尔成了家里的长子,深得双亲——尤其是父亲的钟爱。整个家庭气氛十分和谐,大人同孩子们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家常年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后来家庭人口不断增加,父母得悉心照料几个孩子,然而,卡尔仍是双亲的宠儿。母亲称他是幸运儿,办什么事都很顺利。父亲不时提到这个儿子才华横溢,并希望卡尔能够沿着自己走过的道路,成为他本人在年轻时所力图达到的那种理想人物:一个大法官、大法学家,备受人们尊敬的、富有理性和博爱精神的律师。
1819年,马克思的父亲买下了一栋新居,1820年初全家从布吕肯巷664号的住宅(现在是布吕肯大街lO号)迁出,搬到了西梅翁街1070号(现在是西梅翁街8号)的房子里。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卡尔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度过了无忧无虑、健康欢畅的童年时光,他纵情地和弟妹们在花园里奔跑,或是在附近的马尔库斯山丘玩耍。他很淘气,常常捉弄姐妹们,但又懂得如何向她们和她们的伙伴讲述奇妙动人的故事来迅速赢得她们的好感。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6¥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5¥55.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0¥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4.4¥3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2.3¥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
¥18.4¥58.0 -
悲喜同源
¥49.0¥79.0 -
老派:闲话文人旧事
¥15.4¥48.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李煜词传
¥10.0¥36.0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罗斯玛丽:肯尼迪家族隐藏的女儿
¥17.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