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109176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810917643 ; 978-7-81091-764-3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系列之一的《东夷杂考》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鬲族考、古铜韵语、蒲姑熊盈考、戊辰彝补苴、唐兰函三件、徐夷考、奄族考、东夷杂考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自建校以来,一向重视国学研究,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传承有序的研究队伍,在国学研究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成果丰硕。经初步调查梳理,近百年来在河大工作过的有高深国学造诣的学者包括大师级学者有数十人,出版有关著作近百种。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从中遴选在学术史上有一定地位、至今仍有研究参考价值的作品分批整理出版,这便是“百年河大国学旧着新刊”的由来。
本书是《百年河大国学旧著新刊》系列之一的《东夷杂考》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鬲族考、古铜韵语、蒲姑熊盈考、戊辰彝补苴、唐兰函三件、徐夷考、奄族考、东夷杂考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东夷杂考
汉族形成的前奏(代序)
鬲族考
鱼族考
莱夷*族考
奄族考
蒲姑熊盈考
徐夷考
古铜韵语
古铜韵语
附录
释亚
矢令簋斟
释*
义渠考
戊辰彝补苴
唐兰函三件
节选
鬲族考
传说中的有鬲氏,其*初形成一个氏族,应该是在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私有制开始出现的时代就已出现的我国古代氏族之一。其始居处应该是在山西高原北部,其后南下渡过黄河和夏族一起在河南渑池——带——即所谓“仰韶文化”——定居,其后,由于某种至今还不明白的原因,他们与同一血族的鬲族分别朝着东、西两钱,沿着黄河移动;东迁的一支,与他们有着密切关系的夏族、昆吾族取代了占据黄河中、下游所谓“中原地带”的地位,在包括今日北至河北省南部、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北部的范围内,开始新的“建国”活动。罗泌《路史.国名记》引《郡国县道记》云:“古鬲国,郾姓,皋陶后。……今隶德州西北有故鬲城。”案:周初封国,多依据原有之国名(地名)作为封国名,如卫,即古郭国,原作“韦”,应即古豕韦氏故地.鲁即古鱼族(加“邑”而为“鲁”)故地,齐即古蛮族故地皆是,从铜器铭识中可以找到证明。所以这个郾姓.就是后来周初封召公之子于燕的“医”,金文中恒写作“*”的,也可以证明召公之子封燕而书作“医”是有所本的。
鬲族应该和古昆吾族有着某种氏族关系,一是他们聚居之处相邻,二是他们都是陶器的发明者,《吕氏春秋.君守篇》有“昆吾作陶”之谓,绝非虚语,一定有所根据;而鬲族所铸的青铜器,其铭识多有“*”或“*”字,都可以作为研究此一问题的线索。我认为,鬲族一系的各个氏族迁徙到山东半岛北部以后,和登州海角原居土著的莱夷各族发生了许多关系,如战争与文化交流,其结果便产生了“龙山文化”。……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安史之乱
¥30.6¥6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中国通史
¥16.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