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九讲
读者评分
4.8分

孔子九讲

1星价 ¥10.8 (4.9折)
2星价¥10.8 定价¥2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201***(二星用户)

读后有收获。

2021-12-12 13:47:23
0 0
yyx***(三星用户)

国学的精典

儒家的哲学,受用一生。

2013-08-07 12:32: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0611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6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101061116 ; 978-7-101-06111-6

本书特色

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如何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营养,从而使孔子的言行记载得到新的生命,展现新的力量,带来新的启示,学者和媒体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工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就是一座由专家学者架起的引导广大读者步入孔子思想殿堂的桥梁。这是继《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之后,中华书局推出的一部由儒学专家解读孔子思想的新书。 全书分为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为官之道、孔子的为师之道、孔子的孝亲之道、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的贫富观、孔子的修养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公私观九讲,并将讲述孔子和孔子后裔历史地位的“天下**家”一讲附于书后,读者从中可了解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故里的名胜概貌。

内容简介

《孔子九讲》系根据傅佩荣、郭齐勇、孔祥林先生在山东卫视《新杏坛》栏目所作的演讲整理而成一,演讲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的风格,讲述了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为官之道、孔子的为师之道,孔子的孝亲之道、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的贫富观,孔子的修养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公私观及孔子后裔“天下**家”的历史地位。读者从中可以全面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并汲取宝贵的智慧。

目录

**讲——孔子的一生
生于礼坏乐崩的乱世
生命的**个转折点——立志求学
职业与追求
如何做到不惑?
做官五年,鲁国大治
周游列国
“顺天命”的境界
为“得君行道”而奔波
“天人合德”的信念
既是经师,也是人师
第二讲——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仕途
孔子对学生从政的要求矛期待
从政者的行与止
孔子心目中的楷模
人本治国是*高境界
第三讲——孔子的为师之道
从成为*好的学生开始
学习贵在真实的内涵
因材施教,用心良苦
适才适性,造就英才
教育的整体性
教学的*高艺术
第四讲——孔子的孝亲之道
孝顺是人性*自然的发展
孝顺要怎么做?
父母有过错怎么办?
孝顺的意义是什么?
孝亲的理想
第五讲——孔子的交友之道
交友的原则
成为朋友的四个层次
好朋友可以丰富生命的内涵
谨慎戒惕,远离三种坏朋友
友谊贵在久远
第六讲——孔广的贫富观
金钱的正面价值
对财富要有正确认识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乐于道义,谋道不谋食
以适当方式实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德行比财富更重要
第七讲——孔子的修养之道
修养的原则
修养的具体方法——自我约束
怡情利于养性
行止合宜的风范
修养身心,先受益的是自己
第八讲——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折衷主义吗?
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度”?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中庸之道与现代社会
第九讲——孔子的公私观
孔子的人本思想
先富后教的治国理念
孔子的君臣、父子观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附讲——天下**家
天下**家的来历
衍圣公是怎样承袭的?
衍圣公的职责和属官
衍圣公是如何管理孔氏家族的?
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后裔的优待
诗礼传家,英彦辈出
展开全部

节选

**讲 孔子的一生
  谈到孔子的时候,鶁地联想到现在全世界各地纷纷设立孔子学院,许多外国人也开始学习中文与孔子的思想了。
  有一天,我碰到一个学中文的美国人,我看他年纪很轻,就问他:“你今年几岁?”他竟然回答“而立之年”。我吓了一跳,早知道他会这么响应,我应该问他“贵庚”才对,否则岂非显得外国人比我们更懂
得中国传统文化了。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很多人在谈到自己的年龄时,很自然地就引用这番话。事实上,很少人能达到孔子的境界。因为孔子的一生就好像登泰山一样——步步高升,但他高升的并不是外在的升官发财,而是内在的自我修炼。
介绍孔子的一生,可以由许多角度来谈。孔子是伟大的哲学家,我本身也是研究哲学的,所以我不从历史的事迹、背景、考据来谈;我要从孔子的思想,从他自述生平每个阶段做了什么事,达到什么境界来加以说明。
我们首先针对孔子的时代进行了解。他的生平是从公元前551年到前479年,也就是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孔子出生于春秋时代的末期,正好处于天子失德的乱世里。古代的统治者是天子,天子一旦失德,诸侯就会相互争霸,导致礼坏乐崩、民不聊生。
这样的乱世,却也让思想界得以百花齐放;在乱世里,人总是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当时的哲学家都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于是纷纷提出个人的心得与见解,其中*特殊和*有成就的一位,就是孔子。
孔子并不是生下来就了解一切的,在《述而》里,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不是生下来就了解道理的,我是努力学习,把古人的智慧消化之后才有心得的。
孔子的祖先原是商朝王室,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就把商朝的后裔封在宋国,而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君湣公的儿子弗父何。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必须是元配妻子所生的嫡长子,才具有身份、财产的继承权,以及继位的资格。
由于弗父何不具继位资格,他只有卿的身份,卿只能传五代;五代之后另外分出去成为家族,由孔父嘉开始。孔子姓孔就是源自于这个背景。
后来孔父嘉受到迫害,其子木金父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是他们家族到鲁国之后的第六代。孔子的父亲是陬邑的县长,据说他是个大力士,带兵作战非常勇敢,有功于国家。他**次结婚之后,生了九个女儿,为了希望有个健康的儿子可以祭祀祖先、继承家业,于是又结了第二次婚,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孟皮,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腿有点残障。
孔子的父亲一直到六十几岁时,才遇到孔子的母亲,当时她还不到二十岁,两人相爱而生下孔子。由于家中还有大娘与二娘,母子俩自然受到排斥,*后,母亲带着孔子回到自己的老家曲阜,独自抚养他。
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为了尽孝心,他希望能将父亲与母亲合葬。但他始终找不到父亲的坟墓,因为母亲从来不曾与他谈起父亲的事。好不容易从同乡前辈口中打听到父亲是叔梁纥,是一位县长,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与王室贵族有点关系,然而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却并未受到任何特殊的礼遇。
孔子的母亲是一位勇敢、坚强的女性,独自承担了抚养孔子的责任。如果没有她,怎么会有孔子呢?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他后来成就非凡,还主动承认自己小时候家庭地位卑微,因此会做各种琐碎的事情。由此可知,一个人的出生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来的发展,所谓“英雄不怕出身低”,孔子正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生命的**个转折点——立志求学
孔子的成就让后人敬仰不已,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关键是一定要受教育。孔子小时候虽然家贫,但仍然接受乡村教育。这种乡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十五岁以前的寻常农家子弟或一般百姓。每年秋收之后农忙结束(约农历十月),就请村里有学问的人来授课。他们初始学的有两种:**种,是文化常识,譬如鲁国人就要知道鲁国的由来,以及其他各国的祖先又是怎么来的。春秋时代有许多诸侯国,每一个都有它封建的背景,通过文化常识可以知道每一国的特色。第二种,是所谓“基本的武艺”。男孩子过了十五岁后,就可以准备服兵役,也有一些要服劳役,同时学习基本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知,孔子到十五岁时原本要失学了,不过,他却在那时立志求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这是他生命的**个转折点。孔子一辈子学不厌、教不倦,他的生命因此有不断成长的机会。
当时的大学,只招收贵族子弟,平民出身的孔子自然是没有资格念大学的,所以孔子开始自己找老师。《史记》中记载,他曾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只要打听到谁在某方面有专长,孔子就会去学习和请益。 在古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因为有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才可以为百姓服务。孔子靠着勤勉自修,不但他自己的水平远远超过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就连他教出来的学生也一样杰出秀异,不遑多让,形成儒家很好的传统——通过学习、教育来培养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必须为国所用、造福百姓。
  职业与追求
孔子二十岁结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孔鲤。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得去季氏家做一名小吏。这个季氏,可是大有来头呢。当时的鲁国,世袭的卿大夫权力极大,其中又以孟氏、叔氏、季氏为*,国家等于是由国君和三家大夫共同来统治。
孔子在季氏家管仓库,负责会计,掌管货物进出登记。由于他勤快又负责,没做多久,马上受到重视,便被派去看管牧场。当时的牧场和现在的牧场不同,里面养的牛羊都用来祭祀,是十分珍贵的。孔子做了一年下来,牛羊的繁殖增多,长得又壮又好,可见他做任何事都很认真,无论什么工作,都能全力以赴。
之后,帮助别人举行丧礼,成为孔子重要的工作与收入来源。这份工作,刚好可以澄清他没有“收肉干”的问题。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孔子爱吃肉干,一直把自行“束脩”当成弟子拜师的礼物,而这礼物就是肉干,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
孔子在《述而》里说:“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根据《礼记》记载,古代贵族子弟十五岁开始上大学,以肉干十条扎成一束,也就是“束脩”,作为拜见老师*起码的礼物。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解释,孔子收“束惰”当作见面礼也是合情合理的。
事实上,古代向来喜欢用“礼”代表年龄,代表一个人达到什么样的阶段,可以做什么样的事。譬如古代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叫做“及笄”。《礼记·杂记》里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表示可以出嫁了;男子二十岁叫“加冠”,表示可以成家了。 “行束脩之礼”,也就是代表男子十五岁,东汉郑玄说:“束脩谓年十五以上也。(《后汉书·延笃传》李贤注引)由此,我们再来看“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意思就很清楚:从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教无类”。
我认为孔子不收肉干,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如果每个人都送十束肉干的话,就有三万束肉干了。……光是想象就很可怕。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向学,他自己则更是乐见十五岁的年轻学生来向他求学,这正是回馈社会。
史书上记载,年轻时候的孔子,主要是替别人办丧事为生。看到这里,我们不免心生狐疑,想他以“圣人”的身份,怎么会以此营生呢?其实古代的这个行业和现代人的想象不太一样。在当时*重视的礼仪,就是丧礼;从一个人过世到埋进坟墓,其间要经过五十几道手续。很少有人弄得清楚,所以都需要请专家来协办,负责丧礼的主持人在社会上的身份是重要的也是受到重视的。
孔子三十岁时,孟氏家族听说孔子知礼。他们虽然身为贵族,却曾因为不懂得礼仪而犯错,于是邀请孔子来当家教。由于贵族子弟请孔子指导念书,也吸引了邻近的亲朋好友,无论大人、小孩都跟来了,孔子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收学生。其中年纪*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他们原本是邻居。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不久也投入孔子的门下求学。
  《为政》里说:“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而获得新的体会,就能够当老师了。由于孔子能不断地“温故而知新”,了解传统经典,从中获得个人的创见,更因此可以“诲人不倦”。学生学习的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学《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学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这里“礼”、“乐”出现两次,前者是指理论的部分,后者是指实践的部分。
孔子从小虽然家境贫寒,但他通过学习,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因而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但光这样还不够,对孔子而言,他始终对于天下、对于百姓有一种责任感,这也就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觉得应该努力去帮助整个社会,不过当时鲁国的国势比较衰弱,加上内部经常有政争,根本无法实现孔子的理想。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国君被驱逐出国,流亡到齐国,孔子也跟着来到齐国。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景公,他很欣赏孔子,觉得孔子是可用之才,不但准备予以重用,并想封一块地给他,不料却遭到宰相晏婴的极力反对。晏婴认为孔子的思想学说大多不切实际,而且讲求的礼节也太繁琐,齐景公因此打消了想重用孔子的念头。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时也都很难发挥抱负,这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它本身的政治结构与势力,孔子的卓越才能,反而让他被既得利益者视为眼中钉。
孔子在齐国待了两年,一直努力不放弃出仕的机会,但始终未获青睐,*后只好选择离开。关于孔子的离开,《孟子·万章下》有一段记载:“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日:‘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他决定离开齐国时,正好是快吃中饭的时候,此时米已经下锅洗了,他捞起米就走,连把米煮成饭等吃饱再走都不愿意。晚年离开鲁国时,孔子却是“迟迟其行”,也就是走一段路就停下来,停了好一会儿,再走。目的是希望鲁国国君能回心转意,再把他请回去。同样是离开,孔子的态度为何有如此大的落差呢?原因在于鲁国是孔子的父母之邦,而齐国不是。孟子因此特别推崇孔子,认为他做任何事都恰如其分,是“圣之时者也”。
三十而“立”,是立于礼,一个人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在社会上也有工作,就能以合理的方式与别人互动。如何做到不惑?
四十而不惑,意即人到四十岁,就没有什么疑惑了。一个人怎样做到没有任何迷惑呢?《论语》里面有两段话提到“迷惑”,其中一段出自《颜渊》。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叫做“迷惑”,孔子回答:“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爱一个人,就希望他一直活着;恨一个人,就希望他立刻死掉。对同一个人又爱又恨,就是迷惑。另一段也出于《颜渊》,换成樊迟请教如何分辨“迷惑”,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意思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迷惑吗?由此可知,迷惑与情感上的冲动有关。
古人没有机会自由恋爱,但是孔子却能了解感情之间的爱恨交织,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许多人往往因为一时的感情用事,冲动之下就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要让自己不迷惑,首先必须化解情感的压力,《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感发出来要恰到好处,这是儒家的立场。
孔子一方面通过学习,了解人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迹可寻,有因必有果,由果也可以找到因,所以他做任何事都会根据来龙去脉做出安排。一个人如果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到了四十岁时自然了解人情世故,慢慢地就可以避免迷惑的问题了,这叫做“四十而不惑”。
但真正的不惑,具体来说是可以做到按照周朝的人文理想来发展。前面提过,孔子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是被周朝取代的,但是孔子却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意思是:周朝的文化发展非常好,因此我要追随周朝的道路。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
周公制礼作乐,令孔子仰慕不已,他沉浸于周代的典籍,说自己年轻时经常梦到周公。“梦周公”一词,现代当作是作梦、打瞌睡之意,而这其实是孔子说的。《述而》里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大概身体不行了,志气也慢慢地衰弱了,已经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
什么叫制礼作乐呢?在周朝之初,就是靠礼乐的制作让天下安定的。礼和乐的制作,需要两个条件:**,必须有天子的位置。第二,必须有圣人的德行。两者配合起来就是周公,经他制礼作乐以后,上行下效,天下大治。这是《中庸》所提的见解。做官五年,鲁国大治孔子很向往这样的境界,但他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也因彘了解到自己这一生对人生要有什么样的看法,应该往哪里发展。他知道在鲁国从政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鲁君和三家大夫一直在斗争,所以孔子一直不愿从政,拖到五十一岁时才正式出来做官。
鲁定公让他做中都宰,也就是中都县的县长,成为基层的大夫。在孔子的一年治理之下,这个县变成了模范县。他制订的一些典章制度和税收方式被全国争相效仿,于是马上高升担任小司空。司空主要负责建设,属于主管工程方面的部门,他是副长官。几个月下来,成绩斐然,又被升为司寇,负责司法,管理法律如何执行和维持社会治安。
孔子担任司寇时,鲁国的政局开始走上轨道。鲁君后来和齐君相会时,孔子也曾一同前往,表现极其卓越。他帮助鲁君和齐君谈判,取得外交上的成功,使齐国将侵占鲁国的土地全部归还。由于此次出访,孔子让鲁君在齐君面前完全不受委屈,贡献极大,回国之后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代理总理一职,这也是孔子一生中官位*高的层级)。
孔子“摄行相事”三个月, “鲁国大治”,过去市场上的欺诈现象消失了,大家听到孔子主政,都主动改善自己的行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这样描述:“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意思是:男女行路时都谨守本分,各分两边行走;东西掉到地上也没有人会贪心捡为己有。
  周游列国
孔子很有心计,希望提高鲁君的权威,让鲁国统一起来,因此提出“堕三都,抑三桓”的主张,并任命子路担任季氏的家臣。当时三家大夫各有城墙,各拥武器,孔子就命子路去把这些城墙都给拆低一点,也管制三家大夫持有的兵器,但*后遭到反对而功亏一篑。
政治真是非常凶险,改革一不成功,反对的势力与声浪马上产生,批评孔子的人也愈来愈多了。
  ……

作者简介

傅佩荣,祖籍上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著作达九十余部。于深化推广哲学研究、探讨当代重大议题、促进两岸思想交流,贡献甚多。近年来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出版《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解读著作多种,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