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余光中散文
读者评分
4分

余光中散文

1星价 ¥18.9 (7.0折)
2星价¥18.9 定价¥27.0
商品评论(2条)
DYH***(三星用户)

闲时随便看看

一直喜欢看散文。

2014-12-02 19:12:36
0 0
che***(三星用户)

品相不错~~~~~~~

品相不错~~~~~~~

2011-12-24 21:57:0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9259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33925987 ; 978-7-5339-2598-7

内容简介

在文体上,此书分为三辑:抒情散文二十二篇,知性散文十二篇,小品文十一篇,大致可以代表我在这几方面着力的比重。其问的区别当然不是绝对,因为说理可带感情,抒情也不违常理,在前文的概说中我已有分析。我一向认为:抒情散文切忌一味抒情而到滥情的程度,所以我对所谓散文诗并不放心。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文学评论不宜过于古板以至无情,所以在说理的主线上不妨流露性情,且用比喻、音调等等来助兴。也就因此,我的散文里有一点诗,而论文里有一点散文。此言说来似乎有些调皮,其实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颇多前例。

目录

**辑 抒情散文
 石城之行
 黑灵魂
 塔
 南太基
 望乡的牧神
 食花的怪客
 伐桂的前夕
 丹佛城
 山盟
 不朽,是一堆顽石?
 高速的联想
 秦琼卖马
 我的四个假想敌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风吹西班牙
 德国之声
 关山无月
 龙坑有雨
 依瓜苏拜瀑记
 雨城古寺
 桥跨黄金城
第二辑 知性散文
 猛虎和蔷薇
 书斋·书灾
 阿拉伯的劳伦斯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如何谋杀名作家
 没有人是一个岛
 鸦片战争与疝气
 开卷如开芝麻门
 横行的洋文
 四窟小记
 凡·高的向日葵
 自豪与自幸
第三辑 小品文
 噪音二题
 论夭亡
 借钱的境界
 朋友四型
 茱萸之谜
 送思果
 夜读叔本华
 重访西敏寺
 凭一张地图
 娓娓与喋喋
 另有离愁
展开全部

节选

**辑 抒情散文
  石城之行 余光中
  一九五七年的雪佛兰小汽车以每小时七十英里的高速在爱奥华的大平原上疾驶。北纬四十二度的深秋,正午的太阳以四十余度的斜角在南方的蓝空滚着铜环,而金黄色的光波溢进玻璃窗来,抚我新剃过的脸。我深深地饮着飘过草香的空气,让北美成熟的秋注满我多东方回忆的肺叶。是的,这是深秋,亦即北佬们所谓的“小阳春”(Indian Summer),下半年中*值得留恋的好天气。不久寒流将从北极掠过加拿大的平原南侵,那便是戴皮帽、穿皮衣、着长统靴子在雪中挣扎的日子了。而此刻,太阳正凝望平原上做着金色梦的玉蜀黍们;奇迹似的,成群的燕子在晴空中呢喃地飞逐,老鹰自地平线升起,在远空打着圈子,觊觎人家白色栅栏里的鸡雏,或者,安格尔教授告诉我,草丛里的野鼠。正是万圣节之次日,家家廊上都装饰着画成人面的空南瓜皮。排着禾墩的空田尽处,伸展着一片片缓缓起伏的黄艳艳的阳光,我真想请安格尔教授把车停在路边,让我去那上面狂奔,乱嚷,打几个滚,*后便卧仰在上面晒太阳,睡一个童话式的午睡。真的,十年了,我一直想在草原的大摇篮上睡觉。我一直羡慕塞拉的名画《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中懒洋洋地斜靠在草地上幻想的法国绅士,羡慕以抒情诗的节奏跳跳蹦蹦于其上的那个红衣小女孩。我更羡慕鲍罗丁在音乐中展露的那种广阔,那种柔和而奢侈的安全感。然而东方人毕竟是东方人,我自然没有把这思想告诉安格尔教授。
  东方人确实是东方人,喏,就以坐在我左边的安格尔先生来说,他今年已经五十开外,出版过一本小说和十六本诗集,做过哈佛大学的教授,且是两个女儿的爸爸了;而他,戴着灰格白底的鸭舌小帽,穿一件套头的毛线衣,磨得发白的蓝色工作裤(在中国只有中学生才穿的)球鞋。比起他来,我是“绅士”得多了;眼镜,领带,皮大衣,笔挺的西装裤加上光亮的黑皮鞋,使我觉得自己不像是他的学生。从反光镜中,我不时瞥见后座的安格尔太太,莎拉和小花狗克丽丝。看上去,安格尔太太也有五十多岁了。莎拉是安格尔的小女儿,十五岁左右,面貌酷似爸爸——淡金色的发自在地垂落在头后,细直的鼻子微微翘起,止于鼻尖,形成她顽皮的焦点,而脸上,美国小女孩常有的雀斑是不免的了。后排一律是女性,小花狗克丽丝也不例外。她大概很少看见东方人,几度跳到前座和我挤在一起,斜昂着头打量我,且以冰冷的鼻尖触我的颈背。
  昨夜安格尔教授打电话给我,约我今天中午去“郊外”一游。当时我也不知道他们所谓的“郊外”是指何处,自然答应了下来。而现在,我们在平直的公路上疾驶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还没有停车的意思。自然,老师邀你出游,那是不好拒绝的。我在“受宠”之余,心里仍不免怀着鬼胎,正觉“惊”多于“宠”。他们所谓请客,往往只是吃不饱的“点心”。正如我上次在他们家中经验过的一样——两片面包,一块牛油,一盘蕃茄汤,几块饼干;那晚回到宿舍“四方城”中,已是十一点半,要去吃自助餐已经太迟,结果只饮了一杯冰牛奶,饿了一夜。
  “保罗,”安格尔太太终于开口了,“我们去安娜摩莎(Anamosa)吃午饭吧。我好久没去看玛丽了。”
  “哦,我们还是直接去石城好些。”
  “石城(Stone City)?”这地名好熟!我一定在哪儿听过,或是看过这名字。只是现在它已漏出我的记忆之网。
  “哦,保罗,又不远,顺便弯一弯不行吗?”安格尔太太坚持着。
  “O please,Daddy!”莎拉在思念她的好朋友琳达。
  安格尔教授OK了一声,把车转向右方的碎石子路。他的爱女儿是有名的。他曾经为两个女儿写了一百首十四行诗,出版了一个单行本《美国的孩子》 (American Child)。莎拉爱马,他以一百五十元买了一匹小白马。莎拉要骑马参加爱荷华大学“校友回校大游行”,父亲巴巴地去二十英里外的俄林(Olin)借来一辆拖车,把小白马载在拖车上,运去游行的广场,因为公路上是不准骑马的。可是父母老后,儿女是一定分居的。老人院的门前,经常可以看见坐在靠椅上无聊地晒着太阳的老人。这景象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我曾看见一位七十五岁(一说已八十)步态蹒跚的老工匠独住在一座颇大的空屋中,因而才了解佛洛斯特 (Robert Frost)《老人的冬夜》一诗的凄凉意境。
  不过那次的游行是很有趣的。平时人口仅及二万八千的爱荷华城,当晚竟挤满了五万以上的观众——有的自香柏滩(Cedar Rapids)赶来,有的甚至来自三百英里外的芝加哥。数英里长的游行行列,包括竞选广告车,赛美花车,老人队,双人脚踏车队,单轮脚踏车,密西西比河上的古画舫,开辟西部时用的老火车,以及四马拉的旧马车,*精彩的是老爷车队;爱荷华州全部一九二〇年以前的小汽车都出动了。一时街上火车尖叫,汽船鸣笛,古车蹒跚而行,给人一种时间上的错觉。百人左右的大乐队间隔数十丈便出现一组,领先的女孩子,在四十几度的寒夜穿着短裤,精神抖擞地舞着指挥杖,踏着步子。*动人的一队是“苏格兰高地乐队”(The Scottish Highlanders),不但阵容强大,色彩华丽,音乐也*悠扬。一时你只见花裙和流苏飘动,鼓号和风笛齐鸣,那嘹亮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又回荡,使你怅然想起司各特的传奇和彭斯的民歌。
  汽车在一个小镇的巷口停了下来,我从古代的光荣梦中醒来。向一只小花狗吠声的方向望去,一座小平房中走出来一对老年的夫妻,欢迎客人。等到大家在客厅坐定后,安格尔教授遂将我介绍给鲍尔先生及太太。鲍尔先生头发已经花白,望上去有五十七八的年纪,以皱纹装饰成的微笑中有一影古远的忧郁,有别于一般面有得色、颇有余肉的典型美国人。他听安格尔教授说我来自台湾,眼中的浅蓝色立刻增加了光辉。他说二十年前曾去过中国,在广州住过三年多;接着他讲了几句迄今犹能追忆的广东话,他的目光停在虚空里,显然是陷入往事中了。在地球的反面,在异国的深秋的下午,一位碧瞳的老人竟向我娓娓而谈中国,流浪的乡愁是很重很重了。我回想在香港的一段日子,那时母亲尚健在……
  莎拉早已去后面找小朋友琳达去了,安格尔教授夫妇也随女主人去地下室取酒。主客的寒暄告一段落,一切落入冷场。我的眼睛被吸引于墙上的一幅翻印油画:小河、小桥、近村、远径,圆圆的树,一切皆呈半寐状态,梦想在一片童话式的处女绿中;稍加思索,我认出那是美国已故名画家伍德(Grant Wood,1892-1942)的名作《石城》。在国内,我和咪也有这么一小张翻版;两人都说这画太美了,而且静得出奇,当是出于幻想。联想到刚才车上安格尔教授所说的“石城”,我不禁因吃惊而心跳了。这时安格尔教授已回到客厅,发现我投向壁上的困惑的眼色,朝那幅画瞥了一眼,说:
  “这风景正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在石城有-座小小的别墅,好久没有人看守,今天特地去看一看。”
  我惊喜未定,鲍尔先生向我解释,伍德原是安格尔教授的好友,生在本州的香柏滩,曾在爱荷华大学的艺术系授课,这幅《石城》便是伍德从安格尔教授的夏屋走廊上远眺石城镇所作。
  匆匆吃过“零食”式的午餐,我们别了鲍尔家人,继续开车向石城疾驶。随着沿途树影的加长,我们渐渐接近了目的地。终于在转过第三个小山坡时,我们从异于伍德画中的角度眺见了石城。河水在斜阳下反映着淡郁郁的金色,小桥犹在,只是已经陈旧剥落,不似画中那么光彩。啊,磨坊犹在,丛树犹在,但是一切都像古铜币一般,被时间磨得黯淡多了;而圆浑的山峦顶上,只见半黄的草地和零乱的禾墩,一如黄金时代的余灰残烬。我不禁失望了。
  “啊,春天来时,一切都会变的。草的颜色比画中的还鲜!”安格尔教授解释说。
  转眼我们就行驶于木桥上了;过了小河,我们渐渐盘上坡去,不久,河水的淡青色便蜿蜒在俯视中了。到了山顶,安格尔教授将车停在别墅的矮木栅门前。大家向夏屋的前门走去,忽然安格尔太太叫出声来,原来门上的锁已经给人扭坏。进了屋去,过道上、客厅里、书房里,到处狼藉着破杯、碎纸,分了尸的书,断了肢的玩具,剖了腹的沙发椅垫,零乱不堪,有如兵后劫余。安格尔教授一耸哲学式的两肩,对我苦笑。莎拉看见她的玩具被毁,无言地捡起来捧在手里。安格尔太太绝望地诉苦着,拾起一件破家具,又丢下另一件。
  “这些野孩子!这些该死的野孩子!”
  “哪里来的野孩子呢?你们不能报警吗?”
  “都是附近人家的孩子,中学放了暑假,就成群结党,来我们这里胡闹、作乐、跳舞、喝酒。”说着她拾起一只断了颈子的空酒杯,“报警吗?每年我们都报的,有什么用处呢?你晓得是谁闯进来的呢?”
  “不可以请人看守吗?”我问。
  “噢,那太贵了,同时也没有人肯做这种事啊!每年夏天,我们只来这里住三个月,总不能雇一个人来看其他的九个月啊。”
  接着安格尔太太想起了楼上的两大间卧室和一间客房,匆匆赶了上去,大家也跟在后面。凌乱的情形一如楼下:席梦思上有污秽的足印,地板上横着钓竿,滚着开口的皮球。嗟叹既毕,她也只好颓坐了下来。安格尔教授和我立在朝西的走廊上,倚栏而眺。太阳已经在下降,暮霭升起于黄金球和我们之间。从此处俯瞰,正好看到画中的石城;自然,在艺术家的画布上,一切皆被简化、美化,且重加安排,经过想像的沉淀作用了。安格尔教授告诉我说,当初伍德即在此廊上支架作画,数易其稿始成。接着他为我追述伍德的生平,说格兰特(Grant,伍德之名)年轻时不肯做工,作画之余,成天闲逛,常常把胶水贴成的纸花献给女人,不久那束花便散落了,或者教小学生把灯罩做成羊皮纸手稿的形状。可是爱荷华的人们都喜欢他,朋友们分钱给他用,古玩店悬卖他的作品,甚至一位百万财主也从老远赶来赴他开的波希米亚式的晚会——他的卧室是一家殡仪馆的老板免费借用的。可是他鄙视这种局限于一隅的声名,曾经数次去巴黎,想要征服艺术的京都。然而巴黎是不容易征服的,你必须用巴黎没有的东西去征服巴黎;而伍德只是一个摹仿者,他从印象主义一直学到抽象主义。他在塞纳路租了一间画展室,展出自己的三十七幅风景,但是批评界始终非常冷淡。在第四次游欧时,他从十五世纪的德国原始派那种精确而细腻的乡土风物画上,悟出他的艺术必须以自己的故乡,以美国的中西部为对象。赶回爱荷华后,他开始创造一种朴实、坚厚而又经过艺术简化的风格,等到《美国的哥特式》一画展出时,批评界乃一致承认他的艺术。不过,这幅《石城》应该仍属他的比较“软性”的作品,不足以代表他的*高成就,可是一种迷人的纯真仍是难以抗拒的。
  “格兰特已经死了十七年了,可是对于我,他一直坐在长廊上,做着征服巴黎的梦。”
  橙红色的日轮坠向了辽阔的地平线,秋晚的凉意渐浓。草上已经见霜,薄薄的一层,但是在我,已有十年不见了。具有图案美的树尖上还流连着淡淡的夕照,而脚底下的山谷里,阴影已经在扩大。不知从什么地方响起一两声蟋蟀的微鸣,但除此之外,鸟声寂寂,四野悄悄。我想念的不是亚热带的岛,而是嘉陵江边的一个古城。
  归途中,我们把落日抛向右手,向南疾驶。橙红色弥留在平原上,转眼即将消灭。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我们似乎以高速梦游于一个不知名的世纪;而来自东方的我,更与一切时空的背景脱了节,如一缕游丝,完全不着边际。
                             1958年11月于爱荷华城
  黑灵魂
  一片畸形的黑影压在我的心上,虽然这是正午。我和艾弟坐在人家石阶边沿的黑漆铁栏杆上,不快乐地默视着小巷的风景。这里应该算是巴铁摩尔的贫民区。黑人的孩子们在烟熏的古红砖屋的后门口,跳绳、踩滑车,而且大声吵架。地下室的木板门,防空洞似地,斜向街面开着。突目、厚唇、毫无腰身的黑妇们,沿着斜落的石级,累赘地出入其间,且不时鸦鸣一般嘎声呵止她们的顽童。一个佝偻的黑叟,蹒蹒跚跚,自巷尾徐徐踱来,被破呢帽檐遮了一大半的阔鼻下,一张瘪嘴喃喃地诉说着什么。那种尼格罗式的英文,子音迟钝,母音含糊,磨锐你全部的听觉神经,也割不清。
  “嗨,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来开门?”
  “你说什么?”
  “我问你,看屋子的人什么时候才来开门?”
  “看屋子的人……”破帽檐下的乱髭抖动着,“开谁的门呀?”
  “开爱伦坡①这间破屋子的门呀!”
  “爱伦坡?谁是爱伦坡?从来没有……”
  一个彪形的中年汉子停下步来,恶狠狠地瞪着我们。我向他解释,我们是特地赶来参观爱伦坡故宅的,开放的时间已到,门上铁锁依然拒人。
  “我也不清楚,”黑彪皱起浓眉。他指指对街另一个黑人,“你们问他好了。”
  “哦,你们要看坡屋吗?”一个满脸黑油满身污渍的工人,从一辆福特旧车下面钻了出来说,“这家伙说不定的。有时候来,有时候不来。要是三点还不来,大概就不来了。”
  我和艾弟再度韪向坡屋。三级木梯上面,白漆的木门上悬着一面长方形的牌子,上书“艾米替街二○三号,爱伦坡之屋。参观时间:每星期三,星期六,下午一至四时。”门首右侧上端,钉了一块铜牌,浮刻着“爱伦坡昔日居此”的字样。和这条艾米替街两旁的黑人住宅一样,二○三号也是一幢两层的红砖楼房。十九世纪中叶典型的低级住宅,门面狭窄,玻璃窗外另装两扇百叶木扉,地下室的小门开向街上,斜落的屋顶上,另开一面阁楼的小窗。我和艾弟绕到屋后,隔着铁栅窥看了半天,除了湫隘局促的小天井外,什么也看不见。
  来巴铁摩尔,这已是第四次了。第二次和王文兴来,冒着豪雨。笫三次,做客高捷女子学院昆教授(Prof.Olive W.Quinn of Goucher College)之家。那是隍期天的上午,一半的巴铁摩尔人在教堂里,另一半,在席梦思上。正是樱花当令的季节,樱花盛放如十里锦绣,泣樱(weeping cherry)在霏微的春雨中垂着粉红的羞赧,木兰夹在其间,白瓣上走着红纹。人家的芳草地上,郁金香孤注一掷地红着,猩红的花萼如一滴滴凝固的血。我们开车慢慢地滑行,沿宽宽的查理大街南下,转入萨拉托加,折进这条艾米替街。因为下雨,我们仅在车中隔着雨水纵横的玻璃一瞥这座古楼。之后我们又停车在港口,蒸腾氤氲的雨气中,看十八世纪末遗下的白漆楼船“星座号”。那是一个应该收进诗集的雨晨,虽然迄今无诗为证。
  第四次即这一次重来巴城,是应高捷女子学院之邀,来讲中国古典诗的。演讲在晚上八时,我有一整个下午可以在巴城的红尘里访爱伦坡的黑灵,遂邀昆教授的公子艾弟(Eddie)俱行。两个坡迷,从下午一点等到三点一刻,坡宅的守屋人仍未出现。我要亲自进入坡宅,因为自一八三二至一八三五,坡在此中住了三年多。事实上,这是坡的姨妈孀妇克莱姆夫人(Mrs.Maria Clemm)的寓所,坡只是寄居在此。
  ……

作者简介

余光中,闽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诗文兼擅,并营评论与翻译。多次获文学大奖。风格屡经蜕变,出书四十种,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涛,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楼肇明称余光中是“**个揭橥变革五四现代散文的旗帜”,其散文“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