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遗传标记与应用

包邮生物遗传标记与应用

1星价 ¥35.8 (7.3折)
2星价¥35.8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249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73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122024923 ; 978-7-122-02492-3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4类生物遗传标记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及优缺点,详细叙述了动植物和微生物dna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其中结合作者的实践融入了相关技术的操作要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标记技术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目前各类技术的*新应用状况,涉及生物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基因定位、亲缘关系分析、基因表达和克隆等。书中还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和rdna序列分析技术等新的dna标记技术,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和试剂配制等内容。内容丰富新颖,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
本书可供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其应用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篇 形态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章 形态标记技术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形态标记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 细胞学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三章 细胞学标记技术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细胞学标记技术的应用
第三篇 生化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五章 同工酶生化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六章 等位酶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七章 贮藏蛋白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四篇 dna分子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八章 dna提取和检测
第九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第十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第十一章 任意引物pcr标记技术
第十二章 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技术
第十三章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标记技术
第十四章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第十五章 表达序列标签标记技术
第十六章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技术
第十七章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
第十八章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
第十九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第二十章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第二十一章 rdna克隆及序列分析技术
第二十二章 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笔者编著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发行已近三年。随着学科
和信息技术的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又有新的进展,而且在动物和
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硕果累累。这些内容和诸如ITS和DGGE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一书中尚未提及;同时,DNA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细胞
学标记及生化标记是生物遗传信息在不同水平上形式的体现,其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在研究和应
用中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因此,编者把上述内容也增补到本书中,作为《DNA分子标记技术
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一书的再版,以飨读者。通过这些内容的增补和更新,相信本书能够比较
全面地反映和跟上学科的发展。
    另外,本书也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一书中原有的部分章节进行了
修改和补充。例如,把原书中的“引言”和“原理”两部分精简为“原理”部分,删除相关章节
内具体植物的研究分析方法和章后所附的延伸性内容等,以减少篇幅,使之更有所值;相应地,
本书适当增加了相关技术在动物和微生物中应用的内容,意在使《生物遗传标记与应用》的应用
范围更广,增强其实用性。以使整个生物学范围内的几乎所有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生、教师
和科技工作者都可阅读本书。同时,根据读者反馈的信息,本书适当保留了《DNA分子标记技
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一书的特点——例如,一是将原理、方法与应用以及实例等内容合理编
排,使之结构紧凑,便于理论与实际结合,即使初学者也能按照其进行操作实验,技术方便实
用,可操作性强等;二是结合笔者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书中融入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及实
例;三是将相关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文献附于章节后,方便读者深入查阅和学习。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由周延清和张改娜编写,**章至第七章由张改娜编写,第八章、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一章和附录由杨清香编写,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
章和第十八章由周延清和邓传良编写,第十章由周延清、高武军、邓传良编写,第十二章、第十
三章和第十六章由周延清和高武军编写,第二十二章由周延清编写。周延清负责全书的统稿
工作。
    为突出本书的学术性和应用价值,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遗传标记方面的先进理论
和部分文献资料,在此特向原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周延清
    2008年1月

第四篇
 DNA分子标记技术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八章  DNA提取和检测
    DNA分子标记技术实验和其他许多分子生物学实验一样,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对象的基因组
脱氧核糖核酸(deoxynucleic acid,DNA)开始的,因此,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自然成
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实验关键的**步。只有高质量的DNA,才能够获得理想的DNA带谱。
要想得到高质量的DNA,科研工作人员在DNA的提取过程中既要防止DNA的降解和变性,又
要尽量保持其在生物体内的天然状态。要提取天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DNA,必须在温和的条
件下,防止pH过高、过低和DNA酶的污染,避免剧烈振动与搅拌。
    在实验时要根据所用的材料及所要分析的DNA类型进行选择。就每一类提取DNA的方法
而言,具体的提取方法相当多,但是不同的植物材料,DNA提取的方法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本
章将着重介绍一些具体的动植物和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一、植物DNA提取方法
  (一)植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1.CTAB方法
  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etyltri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是一种去污剂,可以与核
酸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在高盐溶液(NaCl浓度>O.7mol/L)中可以溶解并且稳定存在;在低
盐溶液(NaCl浓度<O.3mol/L)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而大部分蛋白质和多糖仍然溶于溶
液中。
    CTAB法技术的关键是提取过程中加入10%(质量分数)CTAB提取液和1%(质量分数)
CTAB沉淀缓冲液的量一定要准确,否则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不易产生或者得到的DNA
部分降解。CTAB法所用的提取缓冲液中含有一定量的B羟基乙醇,可防止酚类氧化,如果植物
材料中酚类较多,其浓度可增加至6%(体积分数)。
    (1)新鲜的植物组织总DNA的提取方法
    ①试剂
    a.2×CTAB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pH8.O),20mmol/L EDTA,1.4mmol/L
NaCl,2%(质量分数)CTAB,40mmol/L p巯基乙醇。
    b.10%(质量分数)CTAB:10%(质量分数)CTAB,O.7mol/L NaCl。
    c.1×CTAB沉淀缓冲液:50mmol/L Tris-C1(pH8.O),10mmol/L EDTA,1%(质量分数)
CTAB,20mmot/L 巯基乙醇。
    d.1mol/L乙酸铵。
    e.7.5mol/L乙酸铵。
    ②操作步骤
     称取适量新鲜的植物材料,置于液氮中,充分研磨成粉末状。
    b.将粉末状材料转移到预冷的离心管中,立即加入等体积65'C预热的2×CTAB提取缓冲
 液,充分混匀,在65℃水浴中保温10~20min,其间不时摇动。
    c.加入等体积的氯仿一异戊醇,轻轻颠倒离心管,混匀,室温下,12000r/min离心
10~20min。
    d.把上清液转入另一洁净的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10%(质量分数)的CTAB,混
匀,加入等体积的氯仿一异戊醇,轻轻颠倒离心管混匀,室温下12000r/min离心10min。
    e取上清液,重复步骤d.一次。
    f.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1~1.5倍体积的1×CTAB沉淀缓冲液,混匀,室温
下静置30min使沉淀生成。
    g.3500~4000r/min离心5rain,取沉淀,晾干备用。
    h.按照每克材料0.5ml的比例加入lmol/L乙酸铵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7.5mol/L
乙酸铵溶液至终浓度为2.5mol/L。
    i.加入2倍体积的异丙醇,混匀,室温下静置10min。
    i.10000r/min离心5min,收集沉淀。或者直接用玻璃棒缠出DNA纤维。
    k.用70%(体积分数)乙醇漂洗沉淀3次,吹干,沉淀溶入适当体积的TE缓冲液中。加
入ltd 10rug/ml RNase,4。C贮存备用。
    (2)冷冻干燥的植物组织总DNA的提取方法
    ①试剂
    a.1×CTAB提取缓冲液:2×CTAB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pH8.0),
20mmol/LEDTA,1.4mmol/L NaCl,2%(质量分数)CTAB]稀释1倍,用前每100ml加入
O.14ml b巯基乙醇。
    b.1mol/L NaCl。
    c65%(体积分数)乙醇。
    d.80%(体积分数)乙醇。
    e无水乙醇。
    f.其他试剂同(1)①。
    ②操作步骤
    a.称取1g冷冻干燥的植物材料,加入3~4g铝粉充分研磨。
    b.把冻粉转入预冷的离心管中,立即加入0.6~15ml 1×CTAB提取缓冲液,轻轻搅拌,充
分混匀,65℃水浴保温10~20min,其间不时摇动。
    c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的氯仿一异戊醇,轻轻颠倒离心管,混匀,20。C 12000r/min离
心10min。
    d.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10%(质量分数)CTAB,轻轻混匀,重
复步骤c和d.各一次。
    巴加入等体积1×CTAB提取缓冲液,轻轻混匀,室温下放置30min以上,使沉淀生成。
    f.室温下,3500~4000r/rain离心10min,收集沉淀,晾干备用。
    g.将沉淀溶于400pl lmol/L NaCl,65。C水浴保温助溶。
    h.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一70。C沉淀30min,或者一20。C过夜。
    i.1500r/min离心2min,回收沉淀。
    j.依次用65%(体积分数)、85%(体积分数)乙醇漂洗沉淀,吹干,溶于无菌水中备用。
    ③注意事项
    a.CTAB溶液在15。C以下会沉淀,因此不能在低温下进行操作。
    b.10%(质量分数)CTAB溶液很黏稠,取液时将其预加热至56℃。
    c对于含多酚类物质多的材料,提取缓冲液中加入1%(质量浓度)PVP;对于多糖含量高
的材料,提取缓冲液中加入CTAB的浓度应等于或大于3%(质量分数)。
    2.用于PCR的DNA粗提液微量制备
    (1)植物叶DNA的粗提取方法
    ①试剂
    a.O.25mol/L NaOH。
    b.O.25mol/L HCl。
    c.Tris缓冲液:0.5mol/L Tris,pH8.0。
    d.0.25%(体积分数)的乙基苯基聚乙二醇(NonidetP-40)润湿剂。
    ②操作步骤
    a.把叶组织放入1.Sm!的Eppendorf离心管内,置于冰上。
    b.向离心管内加入40rd 0.25mol/L NaOH,煮沸30。
    c.再向离心管内加入40/d O.25mol/L HCl和20rd Tris缓冲液,煮沸2rain。
    d.取1~2弘l用于PCR扩增实验或者4℃储藏 备用。
    ③注意事项
    a每次PCR所用的叶组织量不超过2mm2。
    b.PCR所用的引物量和Taq DNA聚合酶量分别为一般PCR的2.5倍和2倍。
    c所提取的DNA只用于PCR扩增实验。
    (2)植物根、茎和愈伤组织等组织DNA的粗提取方法
    ①试剂
    L O.5mol/L NaOH。
    b.100mmol/L Tris(pH8.O)。
    ②操作步骤
    a.称取5~10mg供试材料,置Eppendorf管中,加入50~100弘1 0.5mol/L NaOH,使用细玻
璃棒捣碎,静置片刻。
    b.从中取5/d,放人一洁净Eppendorf管中,加入100mmol/L Tris(pH8.0)溶液45~450t11,
混匀,备用。
    ③注意事项  此法主要用于用PCR大量快速检测转化体。PCR检测时取1μl。
    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
    利用高浓度的阴离子去垢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phate,SDS)使DNA与蛋
白质分离,在高温(55~65。C)条件下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质变性,释放出核酸,然
后采用提高盐浓度及降低温度的方法使蛋白质及多糖杂质沉淀,离心后除去沉淀,上清液中的
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复抽提后用乙醇沉淀水相中的DNA。
    (1)试剂
    a.提取缓冲液:100mmol/L Tris—HCl(pH8.O),50mmol/L EDTA(pH8.O),500retool/L
NaCl,10mmol/L口一巯基乙醇。
    b.10%(质量浓度)SDS。
    c 5mol/L KAc。
    d.1mol/L NaAc。
   e 70%(体积分数)的乙醇。
    (2)操作步骤
    ①简易大量粗提取SDS方法
    .在5mi的离心管中,加入15ml提取缓冲液和lml 10%(质量浓度)SDS,混匀,于65℃
预热。
    b.称取去除中脉的植物叶片等材料4g,置液氮中研磨成粉状。
    c.将冻粉转入上述离心管中,混匀,65℃保温20min,其间摇动1~2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