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东周列国志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东周列国志

1星价 ¥19.8 (4.3折)
2星价¥19.3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wwc***(二星用户)

全书总体不错

全书总体不错,价格合理,字体、厚度适宜,令人遗憾的是校对不足,错别字较多。

2011-10-16 14:19:1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037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72 页
  • 出版时间:2020-08-04
  • 条形码:9787533303716 ; 978-7-5333-0371-6

本书特色

《东周列国志故事》根据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改编,并参详其它资料编绘,力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以传统连环画形式,全面艺术地表现那个跌宕起伏、恢弘壮烈的英雄年代,生动地描述出这段时代下义士贤臣和诸侯百姓的悲欢离合,完整地展现出那个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系列之一。《东周列国志》一书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小说。作者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余邵鱼,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以作了一番改编。小说从西周末年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描写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内容宏富、复杂,书中的人物、情节均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中汲取而来。这样就把分散的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按史实发生的先后串联起来,融为一体,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但此书中也宣扬了愚忠愚孝等封建伦理观念,有其局限性。全书起自周幽王被杀,平王东迁,止于秦始皇统一,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对腐朽黑暗的政治和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多有揭露与抨击。语言朴素自然,人物形象刻画细致。

目录



**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翠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构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亹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苟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苟息
窘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赢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 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殽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倭 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 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相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 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铸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 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偪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 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衍宁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鱼专)出奔 戮崔杼庆封独相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 楚灵王大合诸侯
第六十八回 贺虒祁师旷辨新声 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晏平仲巧辩服荆蛮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第七十八回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豁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 纳蒯瞆子路结缨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醊中山羹 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 驺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苏秦合从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
第九十七回 死范雎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
**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
**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媛斩剧辛
**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 樊於期传檄讨秦王
**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 缪毒伪腐乱秦宫
**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坚壁却桓(齿奇)
**百六回 王敖反问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
展开全部

节选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系列之一。《东周列国志》一书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小说。作者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余邵鱼,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以作了一番改编。小说从西周末年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描写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内容宏富、复杂,书中的人物、情节均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中汲取而来。这样就把分散的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按史实发生的先后串联起来,融为一体,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但此书中也宣扬了愚忠愚孝等封建伦理观念,有其局限性。全书起自周幽王被杀,平王东迁,止于秦始皇统一,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对腐朽黑暗的政治和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多有揭露与抨击。语言朴素自然,人物形象刻画细致。

相关资料

第二回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话说宣王自东郊游猎,遇了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眼便见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药。三日之后,病势愈甚。其时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问安。宣王命内侍扶起。靠于绣褥之上,谓二臣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涅,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竭力辅佐,勿替世业!”二臣稽首受命。方出宫门,遇太史伯阳父。召虎私谓伯阳父曰:“前童谣之语,吾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笃。其兆已应,王必不起。”伯阳父曰:“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更有他变,王身未足以当之。”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诸君但言天道而废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言罢各散。不隔一时,各官复集宫门候问,闻御体沈重,不敢回家了。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官涅行举哀礼,即位于枢前。是为幽王。诏以明年为元年,立申伯之女为王后,于宜日为太子,进后父申伯为申侯。史臣有诗赞宣王中兴之美云:
于赫宣王,令德茂世。威震穷荒,变消鼎雉。外仲内姜,克襄隆治。干父之蛊,中兴立帜。
却说姜后因悲恸太过,未几亦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押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自姜后去世,益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申侯屡谏不听,退归申国去了。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三人皆谗诌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其时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幽王不加信用。一日幽王视朝,歧山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遂退朝还宫。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手叹曰:“三川发原于歧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歧山乃大王发迹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无恙乎?”赵叔带曰:“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屈指曰:“不出十年之内。”叔带曰:“何以知之?”伯阳父曰:“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叔带曰:“天子不恤国政,任用佞臣,我职居言路,必尽臣节以谏之。”伯阳父曰:“但恐言而无益。”二人私语多时,早有人报知虢公石父。石父恐叔带进谏,说破他好佞;直入深宫,都将

作者简介

善为通俗小说,著《列国志传》八卷,《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陈继儒为之序。自冯梦龙《新列国志》行,此书遂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