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包邮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第2版)

1星价 ¥28.5 (7.3折)
2星价¥28.5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2585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7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111258568 ; 978-7-111-25856-8

本书特色

本书是“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各层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普遍采用的安全机制,包括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机安全等级评测与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书还对各种安全技术的实践作了指导,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原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本书每章附有思考与练习题,还给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供进一步阅读。
  本书可以作为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对抗专业、计算机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科技人员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的参考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论
 1.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1.1.1 计算机信息系统
  1.1.2 安全威胁
  1.1.3 脆弱点与安全控制
  1.1.4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
 1.2 信息安全概念的发展
 1.3 计算机系统安全研究的内容
 1.4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密码学基础
 2.1 概述
 2.2 密码学基本概念
  2.2.1 现代密码系统的组成
  2.2.2 密码体制
  2.2.3 密码算法设计的两个重要原则
  2.2.4 密码分析学
  2.2.5 密码算法的安全性
 2.3 对称密码体制
  2.3.1 数据加密标准DES
  2.3.2 高级加密标准AES
 2.4 公钥密码体制
  2.4.1 传统密码体制的缺陷与公钥密码体制的产生
  2.4.2 公钥密码体制
  2.4.3 加密与签名的顺序问题
  2.4.4 基本数学概念
  2.4.5 RSA算法
 2.5 散列函数
  2.5.1 散列函数的概念
  2.5.2 SHA算法
  2.5.3 散列函数的应用
 2.6 数字签名
  2.6.1 数字签名的概念
  2.6.2 常用算法介绍
 2.7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2.7.1 信息隐藏
  2.7.2 数字水印
  2.7.3 信息隐藏实例
 2.8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计算机硬件与环境安全
 3.1 对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威胁
  3.1.1 计算机硬件安全缺陷
  3.1.2 环境对计算机的安全威胁
 3.2 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
  3.2.1 PC物理防护
  3.2.2 基于硬件的访问控制技术
  3.2.3 可信计算与安全芯片
  3.2.4 硬件防电磁泄漏
 3.3 环境安全技术
  3.3.1 机房安全等级
  3.3.2 机房环境基本要求
  3.3.3 机房场地环境
 3.4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操作系统安全
 4.1 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4.1.1 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4.1.2 操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4.1.3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4.2 存储保护
  4.2.1 内存保护
  4.2.2 运行保护
  4.2.3 I/O保护
 4.3 用户认证
  4.3.1 口令认证
  4.3.2 一次性口令认证
  4.3.3 令牌或智能卡
  4.3.4 生物特征认证
 4.4 访问控制
  4.4.1 访问控制模型
  4.4.2 自主访问控制
  4.4.3 强制访问控制
  4.4.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4.4.5 新型访问控制
 4.5 Windows系统安全
  4.5.1 Windows系统安全模型
  4.5.2 Windows用户账户
  4.5.3 Windows登录验证
  4.5.4 Windows安全策略
 4.6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网络安全
第6章 数据库安全
第7章 应用系统安全
第8章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第9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第10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概论
  1.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1.1.1 计算机信息系统
按照我国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的定义,“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格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实际上,人们所讨论的典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该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信息处理系统。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系统和使用人员两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设备及其它配套设备。软件系统包括操作平台软件、应用平台软件和应用业务软件。操作平台软件通常指操作系统和语言及其编译系统;应用平台软件通常指支持应用开发的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各种应用编程和调试工具等;应用业务软件是指专为某种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众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从应用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运行的信息系统,重点是提供信息服务,如wcb网信息系统等;另一类是以信息交换模式运行的信息系统,重点是进行信息交换,如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不论是何种应用模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终服务对象是人。人员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者、使用者,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主要由各类使用人员引入,而且使用人员由合法使用人员和非法使用人员组成。
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0 qO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处理系统迅速发展。同以前的计算机安全保密相比,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要多得多,也复杂得多,涉及到物理环境、硬件、软件、数据、传输、体系结构等多个方面。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