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马骏说孙子兵法--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10619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NULL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101061956 ; 978-7-101-06195-6
本书特色
(我)将《孙子兵法》掰开揉碎讲解,而不是完整地解读它。在这个方法中,*为重要的是:提炼出孙子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奇正之术、迂直之计等等),用案例进行说明。……对于军人来说,咬文嚼字地学习《孙子兵法》,比不学《孙子兵法的》害处还要大。
——马骏
本书是根据作者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做讲座整理润色而成。
不是对兵法原文逐字逐句的解读,而是将《孙子兵法》掰开揉碎,将自己20年阅读《孙子兵法》的心得体会提炼为十个方面,如奇正之术、迂直之计、兵不厌诈十二招、为将之五要等等,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教给军人如何打仗,如何打胜仗的兵学经典,可是为什么历史上懂兵法的中原农耕民族却常常战胜不了不懂兵法的周边游牧民族?《孙子兵法》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作者讲《孙子兵法》,不是对兵法原文逐字逐句的解读,而是将全书完全打乱,提取书中*精髓的战争思想,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以及生活案例等,对《孙子兵法》中*为吸引人的地方进行了挖掘和讲解,富有启示性。
本书是根据作者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做讲座整理润色而成。大众化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可读性强。
为了便于读者对《孙子兵法》有全面的了解,书后附了《孙子兵法》原文。
目录
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
孙子:*高军事境界“四大字”
孙子:为将之“五要”
孙子:为将之“五不要”
孙子:安国之术
孙子:预胜之要
孙子:论情报与间谍
孙子:迂直之计
孙子:“奇正之术”与“势”之三部曲
孙子:虚实之术
孙子:“兵不厌诈”十二招
附录一:《孙子兵法》是谁整理出来的
附录二:《孙子兵法》原文
节选
《马骏说<孙子兵法>》是根据作者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所做讲座整理润色而成。大众化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可读性强。《孙子兵法》是教给军人如何打仗,如何打胜仗的兵学经典,可是为什么历史上懂兵法的中原农耕民族却常常战胜不了不懂兵法的周边游牧民族?《孙子兵法》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作者讲《孙子兵法》,不是对兵法原文逐字逐句的解读,而是将全书完全打乱,提取书中*精髓的战争思想,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以及生活案例等,对《孙子兵法》中*为吸引人的地方进行了挖掘和讲解,富有启示性。
为了便于读者对《孙子兵法》有全面的了解,书后附了《孙子兵法》原文。
相关资料
孙子:*高军事境界“四大字”
《孙子兵法》13篇,正文共6074个字,可谓言简意赅,而且它的精义更是深藏不露。现代人之所以这样推崇《孙子兵法》,并不是仅仅要深入学习这6074个字,而是要探究隐藏在这6074个字后面的奥秘。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是教给人们怎么打仗的一本书,那么孙子老先生通过这本书,通过这6074个字,*终要表达的是他的怎样的一种战争观念呢?换句话说,他所追求的*高军事理想境界是什么呢?
综观全书13篇,我们发现,孙子所追求的*高军事理想境界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知、全、先、善。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每一个字的内涵却是博大精深,包含着孙子对于战争的理解。
一、知
战争是力量的搏杀。军队的数量、武器装备的优劣、后勤保障的好坏等等,都是力量。孙子是非常看重战争中的力量因素的。他在《作战篇》中讲得明白: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就是说,凡兴兵打仗,需要出动轻车1000辆,重车1000辆,还有10万名士兵,并要千里迢迢地运送粮食。这样一来,前方与后方的各种开支,包括招待宾客策士的费用、物资器材、战车、甲胄的供给等,每天要花费千金,之后10万大军才能出兵作战。
老人家讲得清楚,没有实力*好不要提打仗的事儿。
孙子崇尚力量,但他却认为还有比力量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知识!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是谁说的?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的。
尽管孙子没有这样说过,但是他在他的《兵法》中却一直表达了这层意思。
《孙子兵法》6074个字,出现*为频繁的是哪一个字?是“知”字。共出现了79次之多。在《孙子兵法》13篇中,只《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
如果作为名词,“知”的意义即为知识。比如,孙子认为: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即“道、天、地、将、法”。只有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胜利。孙子的原话是:“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这里,“知”虽然没有直接作为“名词”,但是从上下文的逻辑上,“知之”就是指了解上面所讲五个方面的知识,即如果你要分析出战争胜负的结果,必须对五个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行。
孙子在《火攻篇》里讲的“知”,更显露出知识的含义。他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打仗靠力量,但
作者简介
马骏,1953年生于沈阳。军事历史学家,法学博士,大校军衔。青年时期,上山下乡当过知青、抽回城市当过工人。1978年,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批大学生,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求学,获取了历史学学士学位。军事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长期从事外国军事历史、外国军事思想和国际政治研究。主要著述有:《战争领导学》、《世界武装力量发展史》、《外国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日俄战争史》、《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外国军事史学研究概论》、《科索沃战争研究》、《二十世纪经典战役纪实》、《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等。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民众政府
¥9.5¥25.0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3.6¥4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海军战略
¥26.2¥42.0 -
走向海洋
¥17.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