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七大铁事

包邮中共七大铁事

1星价 ¥24.5 (7.0折)
2星价¥24.5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0100724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010072456 ; 978-7-01-007245-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筹备七大的漫长过程;七大代表的产生;七大代表到底是多少?;“小长征”;路上的流血牺牲;从冀南、山东出发;朱德、刘少奇等回延安;五湖四海聚延安;同学、亲友喜重逢等。

目录

引子筹备七大的漫长过程七大代表的产生七大代表到底是多少?“小长征”路上的流血牺牲从冀南、山东出发朱德、刘少奇等回延安五湖四海聚延安同学、亲友喜重逢参加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的收获严格的代表资格审查七大议程的调整和确定主动要求旁听七大共产国际对中共七大的关注七大秘书长任弼时终于可以“在自己修的房子里开会”了!七大的工作方针七大的团结、胜利气氛毛泽东与七大的政治报告生产力标准与发展资本主义朱德与《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与七大党章确立全党的指导思想强烈的忧患意识愚公移山的故事*经典的表述七大的保卫工作热烈认真的小组讨论民主的七大选举当选后的责任送给七大代表的纪念品七大期间的文体活动七大的后勤供应双喜临门,好事成双七大代表中的夫妻俩姐妹俩一起出席七大一家出了三名七大代表一个县出了17位七大代表电影《51号兵站》中男主角的原型没有参加七大的七大代表国民党对中共七大的“研究”七大代表奔赴东北长眠在烈士陵园战友情深传达七大精神不完整的信息永远矗立的丰碑后记附录:参考文献、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坐落在黄土高原、被千沟万壑所簇拥的延安,因为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后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和示范区,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长期工作生活之地,早已蜚声海内外。历史在这里翻开过不同寻常的一页。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历史是会说话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延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仍然向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述说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许许多多的故事,述说着珍藏在人们的记忆里、镌刻在辉煌的史册上的七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是一座团结、胜利、不朽的里程碑。为何说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七大何时开始筹备?为什么筹备的时间特别长?七大的代表如何产生的?各代表团如何组成的?七大代表在大会上发挥了什么作用?七大的选举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经验?七大总结了党的哪些历史经验?七大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七大为何提出团结和胜利的方针?七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处于何种地位?七大在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上,有何作用?有何经验及教训?七大与共产国际、联共(布)有何关系?七大路线是如何得到贯彻执行的?上述问题,有的在过去的书中曾有提及,更多的则因为各种原因,语焉不详,特别是缺乏深入的、具体、生动的细节。所以,七大这样一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大会,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给人的印象比较单调、笼统。

相关资料

筹备七大的漫长过程七大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通常的说法是1931年1月。当时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次作出了关于召开七大的决议。实际上,七大酝酿和筹备的时间还要更早些。有当事人回忆,从1929年开始,中共中央就开始准备起草七大党纲。因为1928年通过的中共六大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所以1929年开始筹备七大也是可以理解的。陆定一在1928年3月召开的共青团五大上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不久又被少共国际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底,他赴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驻少共国际代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他回忆说:1929年7月,中共中央鉴于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在1930年内召开七大,写信给代表团,指定在莫斯科的同志负责起草党纲。党纲起草委员会由瞿秋白、张国焘、余茂松、陆定一、王若飞、蔡和森组成,以瞿秋白为书记。邓中夏因为要回国,中央没有要他参加。起草工作限3个月完成。6个月送到国内。苏联同志由谁参加,中央要代表团和国际东方部商定。这封信辗转到年底中共代表团才收到。瞿秋白的意见,中国方面参加的人应少一些,苏联同志多一些。他提议由莫洛托夫、库西宁、米夫、沙发洛夫、瞿秋白、邓中夏、张国焘组成起草委员会。邓中夏当时已暂不回国。国际东方部的意见是暂定1930年七八月间仍然在莫斯科召开,请中共中央考虑决定。这个时候代表团的处境已经很困难,这件事情也就没有认真进行。从上可见,1929年启动的七大党纲的起草工作,是为1930年召开七大作准备。近年来解密的共产国际的档案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1928年11月12日,具体承担共产国际指导中国事务使命的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中国委员会在莫斯科宣告成立。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预先仔细研究与中国工作有关的材料,以便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经常性的、定期的和系统的指导”。其中包括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研究关于民族问题的材料,以便在以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共产国际下属的中国委员会将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并提交七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对中共七大的重视。虽然文件没有具体说明中共七大将于何时召开,但准备召开七大是没有疑义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共七大既没有能在1929年、也没有能在1930年召开,而是一直推迟到1945年才得以召开。但七大的筹备工作从未停止,时断时续地经历了17年。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阶段,初步酝酿阶段(1929年到1937年1

作者简介

李蓉,1954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92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国共关系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历史研究。参加《中国共产党历史》(**卷)、《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的修订和写作。出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人民民主——毛泽东的理想和实践》、《走向辉煌——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朱德与毛泽东》等著作多部。发表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国共关系、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沦陷区人民抗日斗争、大后方民主运动、中共七大等方面的论文多篇。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