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理论史(二)隋唐五代、宋元卷(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包邮中国文学理论史(二)隋唐五代、宋元卷(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1星价 ¥18.6 (4.9折)
2星价¥18.6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0204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5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300102047 ; 978-7-300-10204-7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理论史”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有丰富的文学论著。这些文学论著涉及有关文学的各种问题,形成了精深独到而源远流长的文学理论。发掘与整理各个时期的文学论著,分析与综合它们的思想观点,梳理与总结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文学理论史”的基本任务。本书为《隋唐五代宋元卷》。

内容简介

本套书(5卷)初版于1987年,是当时同类著作中规模*大、内容*翔实的一部,也是一部奠基式的经典著作,曾获得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学界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很难超越。
本卷包括隋唐五代、宋元的文学理论史。书中着重论述了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两大流派的分化、发展及相互影响,对审美理论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高度评价了司空图《诗品》、严羽《沧浪诗话》及苏轼等重要文论著作和文论家的贡献和地位;对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词论及戏曲、小说理论的萌芽也作了分析。

目录

第三编 隋唐五代
 概述
 **章 隋与唐代前期的文学思想
  **节 政教中心论的再起与王通、王勃的文学观
 第二节 从初唐史家到刘知幾
 第三节 陈子昂和李白
 第四节 殷瑶与杜甫
 第五节 唐代前期的近体诗学
 第二章 白居易与中唐诗论中的两大流派
  **节 皎然和《诗式》
 第二节 高仲武与《中兴间气集》
 第三节 新乐府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先驱者元结
 第四节 元稹
 第五节 白居易
 第三章 韩愈与古文运动的理论
  **节 古文运动的先驱者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及刘禹锡
 第四节 古文运动的后继者
 第四章 晚唐五代的文学理论与司空图的诗歌哲学
  **节 杜牧、皮日休及其他批判淫靡文风者的文学理论
 第二节 李商隐和《旧唐书》作者的文学观点
 第三节 司空图的诗歌哲学
 第四节 淫靡诗风的理论表现
第四编 宋元
 概述
 **章 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
  **节 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
 第二节 梅尧臣与石介
 第三节 欧阳修
 第二章 苏轼与北宋中后期的文学论坛
  **节 周敦颐、邵雍、程颐
 第二节 王安石及李觏、司马光
 第三节 苏轼及苏洵、苏辙
 第四节 曾巩、刘弁、吕南公
 第五节 黄庭坚
 第三章 南宋的文论
  **节 朱熹
 第二节 陈亮与叶适
 第三节 真德秀与魏了翁
 第四章 严羽《沧浪诗话》与南宋的诗论
  **节 江西派与张戒
 第二节 陆游、杨万里与姜夔
 第三节 包恢与刘克庄
 第四节 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基本观点
  第五节 《沧浪诗话》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宋代的词论
  **节 北宋词论与李清照
 第二节 南宋前期词论与王灼
 第三节 南宋后期词论与张炎
 第六章 金元
  **节 元好问与金代诗文理论
 第二节 元代诗文理论
 第三节 戏曲、小说理论的萌芽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