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贾芝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04757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1
- 页数:483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500475774 ; 978-7-5004-7577-4
本书特色
20世纪30年代,贾芝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投入新诗创作,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40年代,他又秉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钟情于民间文艺。两种传统在他身上融合,成为新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民间文艺事业中,从搜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人手,呼吁动员社会各界,自中央领导到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工作者,再到农民、牧民,组织起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铁杆民问文艺大军。面对繁杂的组织工作,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种种学术问题的困扰,他不厌其烦地回答,事无巨细地一桩桩去解决。在实践中他的工作方针、主张和看法逐渐升华为理论,并借以推动着事业的发展。论文就这样脱颖而出,自然得像行云流水,平易得像家长里短。 本书为他的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论著,从中可见他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民间文学事业迅猛发展的风声。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贾芝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投入新诗创作,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40年代,他又秉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钟情于民间文艺。两种传统在他身上融合,成为新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民间文艺事业中,从搜集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人手,呼吁动员社会各界,自中央领导到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工作者,再到农民、牧民,组织起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铁杆民问文艺大军。面对繁杂的组织工作,面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种种学术问题的困扰,他不厌其烦地回答,事无巨细地一桩桩去解决。在实践中他的工作方针、主张和看法逐渐升华为理论,并借以推动着事业的发展。论文就这样脱颖而出,自然得像行云流水,平易得像家长里短。 本书为他的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论著,从中可见他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民间文学事业迅猛发展的风声。
目录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