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恩的通牒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伯恩的通牒

1星价 ¥22.4 (5.7折)
2星价¥22.4 定价¥39.0
商品评论(2条)
joh***(二星用户)

喜欢这个系列的书了

书的质量很不错 原本是一直喜欢着的电影 还是买了这书来读了 但是就是好像国内还差一本 所以和后面一本读起来衔接有点缺漏 国内什么时候能把那一本也给出了呢?

2012-12-18 16:14:31
0 0
Dar***(二星用户)

这本不买真亏了~

品相完美,有塑封,几乎五折的价格买的,很好

2011-12-31 19:01:1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8516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669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208085169 ; 978-7-208-08516-9

本书特色

一个脑袋里装着两种人生,会有多么痛苦?如今,该是了结一切的时刻了!
如果你明天还有正事要办,这时候千万别翻开陆德伦的小说!
《芝加哥太阳报》
他是拥有全世界*多读者的作家,他是永远的惊悚间谍小说之王,罗伯特·陆德伦——25部小说,32种语言,40余国发行,全世界超过2亿5000万读者。
《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推崇的大师!
继《伯恩的身份》后,“伯恩系列三部曲”之终结篇即将引向*后的高潮!
本书是国际畅销系列小说《伯恩》三部曲的完结篇。在本集中,逐渐找回记忆片段和失去深爱的人的伯恩决定回到事件的起点,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历经墨西哥、巴黎、马德里、柏林和伦敦,再到丹吉尔和纽约,一边用智谋与胆略躲避各方面的追捕,一边收集信息寻找线索。*后,他终于找到了事件*开始的地方——纽约,向公众揭露了名为“梅杜莎计划”的秘密组织。

内容简介

经历数载的对抗交锋,杰森·伯恩的宿敌“胡狼”卡洛斯终于突破重重封锁,发现了伯恩的真实身份:语言学教授大卫·韦伯。而这一次“胡狼”甚至连伯恩的妻儿也不放过!为了保护家人,也为了终结“胡狼”一再的挑衅,隐居多年的伯恩必须重拾杀手本能,与“胡狼”展开*后的决斗!
要让“胡狼”化暗为明,惟一的办法只有激怒“梅杜莎”,正是这个永不能见天日的美军秘密组织把伯恩塑造成了杀人机器……伯恩能在“梅杜莎”与“胡狼”的双面夹击下达成自己的目的吗?两大**杀手之间的斗智斗勇,从加勒比海、巴黎,一路延伸至俄国情报重镇诺夫哥罗德……

节选

《伯恩的通牒(伯恩系列三部曲终结篇)》讲述了:经历数载的对抗交锋,杰森·伯恩的宿敌“胡狼”卡洛斯终于突破重重封锁,发现了伯恩的真实身份:语言学教授大卫·韦伯。而这一次“胡狼”甚至连伯恩的妻儿也不放过!为了保护家人,也为了终结“胡狼”一再的挑衅,隐居多年的伯恩必须重拾杀手本能,与“胡狼”展开*后的决斗!要让“胡狼”化暗为明,惟一的办法只有激怒“梅杜莎”,正是这个永不能见天日的美军秘密组织把伯恩塑造成了杀人机器……伯恩能在“梅杜莎”与“胡狼”的双面夹击下达成自己的目的吗?两大**杀手之间的斗智斗勇,从加勒比海、巴黎,一路延伸至俄国情报重镇诺夫哥罗德……
他被人从地中海捞起时,身上遍布了弹孔,臀部皮下还藏着微型胶片,其内容是一组数字。这些线索引领他来到了苏黎世银行,却发现自己有个名为“杰森·伯恩”的身份,和一个四百万美金巨款的神秘账户。在由“杰森·伯恩”引发的一连串追捕与谋杀中,他一直试图找回失去的记忆和真正的的身份……(《伯恩的身份》)香港九龙的一家隐秘酒馆里爆发了血腥的暗杀事件,死者中赫然有东亚某国的副总理,而凶手正是消失已久的“杰森·伯恩”。但美国政府却洞悉真相:一切乃是新派经济改革领导者金朝阳的阴谋,暗杀纯属嫁祸他人,于是将计就计,派出正牌的杰森·伯恩求顶替冒牌货,再借机反制金朝阳……(《伯恩的至尊》)

相关资料

1
巴尔的摩郊区,建在乡间的游乐场里人潮汹涌,刺耳的喧嚣声简直闹翻了天。夏夜燠热难当,游乐场里所有地方的人几乎都是汗水淋漓,只有一部分游客例外:他们乘着过山车在尖叫声中猛然翻过坡顶,或是坐在鱼雷形的滑橇上大呼小叫,在又弯又窄的水道中随激流急冲直下。伴随着游乐场中心通道两旁疯狂闪烁的炫目彩灯,节奏强烈的音乐如砸锅卖铁般从一大堆扬声器里喷发出来,震耳欲聋——这边汽笛风琴吹出急板,那边进行曲奏响更急板。小贩们的叫卖声在一片嘈杂中跃然而出,他们一个个运起鼻音,用千篇一律的老套说辞来鼓吹自己的商品。这儿一下那儿一下在空中爆开的焰火点亮了夜色,把无数瀑布似的火星洒向不远处黑黢黢的小湖。烟花弹一闪一闪地喷出耀眼的火球,划着弧线飞过夜空。
一排“大力士”游戏机吸引了一堆表情扭曲、粗脖子上青筋暴起的壮汉。这帮人气咻咻地要在这里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却经常失望而归;他们举起沉重的木制大头槌砸向平板,但那耍弄人的玩意儿往往就是不肯把小红球送上顶端,碰响铃铛。过道对面,开碰碰车的人们一边气势汹汹地高声大叫,一边往周围转来转去的其他碰碰车上猛撞。每一次撞击都是胜利,证明你比别人更凶;每个参与战斗的人一时间仿佛都化身为电影中的明星,所有的困难全不在话下。这就像一场发生在晚上9点27分的“OK镇大决斗”,引起决斗的冲突却毫无意义。
再往前走有个射击场,简直是一座专为“横死”而设的小型纪念馆。与州集市和农村狂欢节上那种无伤大雅、枪管子细而又细的打靶游戏相比,这个地方可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反之,现代武器库中*为致命的装备都汇集于此:以假乱真的MAC-10冲锋枪和乌兹冲锋枪,装有钢制框架、分量十足的导弹反射器和反坦克火箭筒,*后还有一具可怕的仿真火焰喷射器:它喷吐着滚滚黑烟,还射出一道道笔直的刺眼光束。这地方也挤满了一张张大汗淋漓的脸,缕缕汗水不断流过人们疯狂的眼睛,再沿着伸长的脖颈淌下来——都是些丈夫、妻子和孩子——他们面目狰狞,五官扭曲得走了形,每个人似乎都在朝自己痛恨的敌人猛烈开火——“敌人”同样也是妻子、丈夫、父母和子女。所有人都在这场毫无意义、永不停止的战争中杀得难解难分——时间是晚上九点二十九分,地点是一个以暴力为主题的游乐场。决不手软,也无需理由,人在与自己搏斗,和他心怀的所有敌意拼杀;当然,这其中*为可怕的敌意,还是他自己的恐惧。
一个右手握着拐杖的瘦瘦的身影,跛着脚从游戏亭旁边走过。亭里愤怒

作者简介

当代惊悚小说大师——罗伯特·陆德伦Robert Ludlum 1927年出生于纽约。他是现代国际惊悚小说(international thriller)之父,开创了“小人物遇上大阴谋”的架构,对后来的惊悚作家影响深远,《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曾公开表明他*喜欢“陆德伦的情节布局”。 陆德伦的小说背景从二战、冷战时期直到当代,他擅长描写暗潮汹涌的国际政治势力、冒险犯难的情报人员,以及出神入化的间谍行动,其严谨扎实的资料考据备受称道。 从1971年的《纳粹档案》开始,陆德伦便称霸全美畅销排行榜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2001年去世为止,他一直是惊悚间谍小说的代名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