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会计学-第二版

包邮成本会计学-第二版

1星价 ¥22.1 (4.9折)
2星价¥22.1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9228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3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42922816 ; 978-7-5429-2281-6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立信会计系列精品教材之一。本教材以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为主线,对成本核算理论与一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书中从成本计算方法的通用性出发,以工业企业为例,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兼顾性地介绍了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本书每章开头均有“本章提要”,每章之后附有主要术语、复习思考题、业务题,并在后续篇章中加进了案例分析题,每章还列出了“阅读文献”。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立信会计系列精品教材之一。本教材属于财经类专业及《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之后必读的主干专业课程教材之一,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是:
(1)以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为主线,对成本核算理论与一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2)从成本计算方法的通用性出发,以工业企业为例,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兼顾性地介绍了其他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
(3)本教材为克服“教材内容一讲课内容一考试内容”的单一、呆板的教材体系,每章开头均有“本章提要”,每章之后附有主要术语、复习思考题、业务题,并在后续篇章中加进了案例分析题,有利于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式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章还列出了“阅读文献”,便于学生的深入自学和拓宽知识视野。
(4)兼顾稳定性与前瞻性。本教材在选材上,选择在实践中已证明行之有效、生命力强的内容,同时也适量纳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关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内容。
(5)与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相吻合。在会计账户的使用和会计业务的处理上,尽量使用新的会计科目和贯彻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原则。尤其在基本概念的表述上,首次试图将“成本”与“费用”严格区分开来,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能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前提,本教材将“费用”一律更名为“耗费”,如“生产费用”表述为“生产耗费”,费用就指期间费用,生产耗费即为成本范畴的内容。为了将绝对数与相对数概念及运用尽量明确区分,突出绝对数用金额表示、相对数用百分比表示的特征,本教材对平均每小时耗费的工资定额、平均每小时耗费的制造费用定额一律表述为“小时工资额”、“小时制造费额”,而不用“小时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率”来表述。

目录

**章 总论
本章提要
**节 成本会计的意义
一、成本的含义
二、成本的作用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成本会计经历的阶段
二、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
一、成本预测
二、成本决策
三、成本计划
四、成本控制
五、成本核算
六、成本分析
七、成本考核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
二、成本会计机构设置
三、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成本工作
四、成本会计人员
五、成本会计制度
主要术语
阅读文献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成本核算原理
本章提要
**节 成本核算的基本假设
一、资金耗费与资金回收持续性的假设
二、资产计价多重标准的假设
三、共同耗费分配标准的假设
四、成本计算周期的假设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原则
一、分期核算原则
二、一致性原则
三、配比(或受益)性原则
四、可靠性原则
五、合法性原则
六、成本一效益原则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一、成本核算的对象
二、成本管理的对象
第四节 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一、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
二、降低成本的途径
主要术语
阅读文献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成本核算概述
本章提要
**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二、健全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和清查制度
三、制定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建立原始记录制度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节 耗费和成本的分类
一、耗费的分类
二、成本的分类
三、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
……
第四章 要素耗费的核算
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的核算
第六章 制造费的核算
第七章 生产损失的核算
第八章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十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第十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成本法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五章 变动成本法
第十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作业成本法
第十七章 适时生产系统与倒推成本法
第十八章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十九章 其他主要行业成本核算
第二十章 工业企业的成本报表
第二十一章 工业企业成本的计划与分析
第二十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的考核和决策
附录 复习思考题和业务题简要答案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总论
**节 成本会计的意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企业再生产理论,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的内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成本的含义
有关企业的成本构成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两条基本原理,可作为其成本构成经济内涵的直接理论依据。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是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者必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生产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从资金循环和周转过程可知,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所耗费的生产要素逐渐地转化为劳动的生产成果,而生产成果再通过其价值的实现,就又重新补偿和收回生产经营过程所垫付的资金,进而又可以开始下一轮的再生产。这就说明成本的构成不仅应当包含活劳动报酬的价值V,与此同时,还应当包含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这样,企业才能补偿自身在生产经营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全部耗费,这是其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