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2038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302203841 ; 978-7-302-20384-1

本书特色

《统计学基础》特色:1.内容新本书编写以*新大纲为准绳,避免内容过时。2.定位准确,针对性强本书针对经济管理等专业特点,理论以够用为原则,注重统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讲解,淡化一些理论的深入阐述,同时针对某些知识点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易接受掌握。3.编排新颖,结构严谨本书各章均以本章重点和难点、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引导案例开头,让学生首先对本章的内容要点,目标要求有个了解,并通过引例将前后章节的基本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以增强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同时,对具体章节的结构作了精心安排,由浅入深,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呼应。4.突出实务性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选实例均来源于实践,为理论教学提供了持续的主题练习,使理论学习浅显易懂。

目录

第1章 总论引导案例1.1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1.1 古典统计学时期1.1.2 近代统计学时期1.1.3 现代统计学时期1.2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1.2.1 统计的含义1.2.2 统计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2.3 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1.2.4 统计学的分类1.3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3.1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3.2 标志与统计指标1.3.3 变量和变量值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2章 统计调查引导案例2.1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2.1.1 数据的计量2.1.2 数据的类型2.2 原始数据的搜集2.2.1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基本要求2.2.2 统计调查的种类2.2.3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2.2.4 搜集数据的具体技术2.2.5 统计调查的方案2.3 调查问卷2.3.1 问卷设计的原则2.3.2 问卷设计的程序2.3.3 问题的形式2.3.4 问卷调查设计技巧2.3.5 问卷的结构2.3.6 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4 次级信息数据的搜集2.4.1 次级信息数据的来源2.4.2 二手信息数据的特点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3章 统计整理引导案例3.1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3.1.1 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作用3.1.2 统计整理的步骤3.2 统计分组3.2.1 统计分组的概念3.2.2 统计分组的作用3.2.3 统计分组的原则3.2.4 分组标志的关键3.2.5 统计分组的分类3.2.6 统计分组的方法3.3 频数分布3.3.1 频数分布的基本概念3.3.2 数量数列的编制3.3.3 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3.3.4 频数分布的类型3.4 数据显示3.4.1 统计表3.4.2 统计图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4章 综合指标引导案例4.1 总量指标4.1.1 总量指标的概念4.1.2 总量指标的作用4.1.3 总量指标的分类4.1.4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2 相对指标4.2.1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4.2.2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4.2.3 相对指标应用的基本原则4.2.4 相对指标的分类及计算方法4.3 平均指标4.3.1 平均指标概述4.3.2 平均指标的作用4.3.3 算术平均数4.3.4 调和平均数4.3.5 几何平均数4.3.6 位置平均数4.3.7 平均指标应用的基本原则4.4 变异指标4.4.1 变异指标分析的意义4.4.2 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4.4.3 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引导案例5.1 时间序列的编制5.1.1 时间序列的概念和作用5.1.2 时间序列的种类5.1.3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5.2 时间序列分析指标5.2.1 水平指标5.2.2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5.2.3 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综合运用及注意问题5.3 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5.3.1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和分析模型5.3.2 长期趋势测定5.3.3 季节变动及测定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6章 统计指数引导案例6.1 统计指数及其种类6.1.1 统计指数概述6.1.2 指数的性质6.1.3 指数的分类6.1.4 指数分析法的意义及作用6.2 综合指数及其应用6.2.1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6.2.2 拉氏指数6.2.3 派氏指数6.2.4 指数的其他形式6.3 平均指数6.3.1 平均指数的概念6.3.2 平均指数的分类6.3.3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6.4 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6.4.1 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6.4.2 总量指标变动的指数分析6.4.3 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6.5 常用指数简介6.5.1 零售物价指数6.5.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5.3 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应用6.5.4 工业生产指数6.5.5 股票价格指数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7章 抽样调查引导案例7.1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7.1.1 抽样调查的概念7.1.2 抽样调查的特点7.1.3抽样调查的作用7.2 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7.2.1 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7.2.2 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7.2.3 全及指标和样本指标7.2.4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7.2.5 抽样调查的设计7.3 抽样误差7.3.1 抽样误差概述7.3.2 抽样平均误差7.3.3 抽样极限误差7.4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7.4.1 抽样调查的程序7.4.2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7.5 抽样单位数的确定7.5.1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几个因素7.5.2 抽样单位数的计算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8章 相关与回归引导案例8.1 相关分析8.1.1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8.1.2 相关关系的种类8.1 -3相关分析的内容8.1.4 相关关系的判断与测定8.2 线性回归分析8.2.1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8.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8.2.3回归方程的应用8.2.4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8.3 估计标准误差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9章 统计预测与决策引导案例9.1 统计预测概述9.1.1 统计预测的特点9.1.2 统计预测的作用9.1.3 统计预测的步骤9.2 统计预测的方法9.2.1 时间序列预测法9.2.2 回归分析预测法9.3 预测误差分析9.3.1 预测误差散点图9.3.2 预测误差综合指标9.4 统计决策概述9.4.1 统计决策的概念9.4.2 统计决策的分类9.5 常见统计决策方法9.5.1 决策树9.5.2 边际分析决策法9.5.3 效用概率决策法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10章 综合评价引导案例10.1 综合评价概述10.1.1 综合评价问题的提出10.1.2 综合评价分析的程序10.1.3 综合评价的数学实质10.1.4 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10.1.5 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问题10.2 指标赋权方法10.2.1 主观赋权法10.2.2 客观赋权法10.2.3 赋权方法的选择10.3 综合评价分析的常规方法10.3.1 指标评价的综合方法10.3.2 一种简单的综合评价分析方法10.4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10.4.1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10.4.2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应用10.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10.5.1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中常用的几个概念10.5.2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的数学模型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11章 国民经济统计引导案例11.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11.1.1 国民经济统计的概念11.1.2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11.1.3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1.2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11.2.1 衡量生产总量的指标11.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1.2.3 衡量收入总量指标11.2.4 衡量财产总量指标11.3 国民经济统计综合分析指标体系11.3.1 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11.3.2 国民经济效益指标11.3.3 国民经济监测指标11.3.4 国民经济预警指标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统计学基础》是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各专业的统计学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着“实用、适用”的原则,兼顾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要求,以“通俗精练、可操作”为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分为11章,分别为:总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与回归、统计预测与决策、综合评价和国民经济统计。书中使用了近年来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资料及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实用性。每章都有引导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例题;每章都有题型丰富的应用能力训练题,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统计学基础》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既可作为高职高专及成人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广大工商企业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