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服务供应链管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47317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504731715 ; 978-7-5047-3171-5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 第1章提出了服务供应链这一研究新趋势。产品服务化的兴起和服务外包的不断增长促使服务供应链开始出现。本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服务供应链研究的进展情况,探讨了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的联系和区别,给出了服务供应链的重点研究领域。本章还分析了服务供应链兴起的动因,从内部推力、外部拉力和催化剂作用力三个角度阐述了服务供应链的形成动因模型。 第2章是服务供应链的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了现有服务企业运作模式与服务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服务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服务业的现代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不断改变着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本章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其特征,认为服务供应链是指围绕服务核心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链上的能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进行控制来实现用户价值与服务增值的过程。其基本结构是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客户(制造、零售企业),其中功能型服务提供商是指传统的功能型服务企业,它们因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标准,且业务开展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而被服务集成商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服务网络时吸纳为供应商。本章还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服务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以提高服务供应链上的整体成员的绩效目的,以供应链集成为基本手段,对供应链的成员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服务信息管理、服务流程管理、服务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五大内容。 第3章是服务外包和服务企业的扩展。本章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探讨了服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服务企业业务外包问题,并阐述了服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扩展服务企业的运作模型。然后,提出了全球业务外包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务外包—服务外包—服务企业业务外包—服务供应链出现,并分析了服务企业业务外包的五大动因。服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服务企业之问紧密合作,形成了扩张型服务企业,具有类似“方向盘”的结构。 第4章重点阐述了服务供应链的设计方法。设计服务供应链是管理好服务供应链的**步。首先,本章阐述了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分别是两级供应链结构模型、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供应链多级结构模型、具有分销代理渠道的多级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分析了服务供应链长度的决定因素。然后,本章提出了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服务供应链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服务产品的服务供应链集成化设计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服务供应链构建的需求分析、服务产品的设计、服务供应链类型的确定、服务供应链成员的选择与确定、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与运行五个方面。研究表明,服务供应链设计将更多地是采用精益供应链和精益敏捷型供应链相结合的集成化设计方式。 第5章阐述了基于服务产品创新的功能型服务提供商选择。在完成服务供应链设计后,接下来应该进行供应商选择。首先,本章阐述了服务创新的类型和模式,总结了服务创新的技术和相关行业实践。然后,进行了功能型服务提供商评价与选择。分析了功能型服务提供商评价与选择的时机以及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基于服务创新的功能型服务提供商选择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步骤,给出了基于混合型数值决策信息的服务提供商选择方法。 第6章研究了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机制。服务供应链是以能力合作为核心的一种供应链,能力合作协调在服务供应链运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能力合作的前、中、后三个过程来看,可以将能力合作协调分为合作前订单任务和数量协调机制、合作中的质量监控协调机制和合作后的利润分配机制。由于服务业范围非常广泛,本章以物流服务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进行展开。首先,建立了面向多个提供商的两级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模型,研究了客户需求不确定程度和关系成本系数对任务分配结果的影响。然后,研究了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数量协调问题,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求解。接着,研究了服务供应链两级能力合作的质量协调,从服务质量监督的角度,考虑服务产品外包的自身特点,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合作双方的监督与欺骗的混合纳什均衡博弈模型。*后,物流服务供应链两级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建立了固定报酬模式、共享报酬模式和混合报酬模式情况下的利益分配模型,探讨了这些分配模式的临界条件,给出了不同组合情况下的合作模式选择图。 第7章研究了服务供应链的服务传递能力稳定性问题,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稳定性探讨。保证服务供应链能力传递系统的稳定性将有助于提高服务供应链的运行效益。服务过程能力反映的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稳定性程度,本章首先利用利用服务蓝图技术研究了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过程能力问题。然后,本章研究了服务供应链的数量稳定性问题即牛鞭效应问题。*后,进行了服务供应链服务传递系统的发展能力评价。 第8章研究了服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有效的服务供应链管理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基础之上,信息技术体系是提升服务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的必要载体。本章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服务供应链管理对信息技术架构的要求,给出了服务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目录
节选
《服务供应链管理》内容简介:服务供应链与产品供应链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但与产品供应链相比,服务供应链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由于服务产品与制造业产品相比存在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异质性、易逝性、顾客影响、劳动密集性六大主要区别,因此,其运营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加强对服务供应链运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由于服务供应链涉及较多的服务行业,而不同服务行业的实际特征又有所区别,因此,开展对不同行业的服务供应链的共性研究以及针对不同服务行业的个性研究将逐步成为研究潮流。
作者简介
刘伟华,企业管理博士,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中国物流学会首批特约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学术年会评审专家,兰州黄安消防装备有限公司咨询顾问,《系统管理学报》、《重庆交通学院学报》、《TheService IndLJstriles Joumal》等核心期刊评审专家。
近5年来,先后以**作者身份在《SLJpplyCrlain Marlagernent:an InternatiorlaI JoumaI》、《中国公路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SOLI、IE&EM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被美国EI数据库检索14篇,ISTP检索3篇,多篇文章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获一、二、三等奖,对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有一定的研究。
刘希龙,企业管理博士。现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从事我国现代物流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组织实施。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控制与决策》、《系统工程》、《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对物流政策、供应链管理及应急运作管理有一定的研究。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影响力3
¥36.4¥6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 -
极简博弈论
¥18.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