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包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1星价 ¥19.5 (7.5折)
2星价¥19.5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7320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4732071 ; 978-7-5047-3207-1

本书特色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食品物流安全与控制系列

内容简介

简介   农产品需要通过流通环节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流通是否畅通,关系着中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农产品流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基本形成了以民间经营为基础、市场导向为机制、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的适合中国当前生产和消费发展状况且比较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先进的流通方式逐步得到推广,流通设施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目录

**章 导论**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与认识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节 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研究综述第二节 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第三节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模式、特点及其启示**节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内涵、特点及其成功经验第二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内涵、特点以及成功经验第三节 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西欧模式内涵、特点以及成功经验第四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产品流通的经验给中国的启示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节 中国农产品流通基本情况第二节 中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 中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第五章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对策**节 在农产品流通中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第三节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主要形式第四节 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对策第六章 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关系管理**节 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关系第二节 社会资本对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影响第三节 发挥社会资本在合作关系管理中的作用第四节 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第七章 农产品供应链组织创新**节 组织创新的理论视角第二节 农产品供应链中介组织创新第三节 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组织创新第八章 农产品协议流通**节 农产品协议流通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第二节 协议流通的表现形式第三节 农产品协议流通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九章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新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节 新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现代流通体系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内容简介:农产品需要通过流通环节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流通是否畅通,关系着中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农产品流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基本形成了以民间经营为基础、市场导向为机制、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的适合中国当前生产和消费发展状况且比较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先进的流通方式逐步得到推广,流通设施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资料

插图:2.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就业的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村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普遍低下,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征比较趋同,农林牧渔比例不适。建立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能够有效地协调农产品生产地域性和消费普遍性的问题,特别对一些季节性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流通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纳人流通供应链系统中,经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流通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原来制约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如交通、通信、能源建设等部门都得到了量和质的改观,原来的产业结构均衡被打破,面临着新的制度安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适应国际经济结构的分工,农业自然不能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化,区域分工和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国际市场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不仅会强制性地改变中国农业的产品结构,而且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使农业及农业的相关产业适应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目前形势下,农村第三产业,包括相对落后的流通业是制约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不仅体现为农村乡镇级流通基础建设的相对落后,而且也体现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的落后,这些都很难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产品流通,能够很好地解决农产品季节性、地域性问题,有利于整合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创造加工附加值,大大扩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人,而且可以减少大量农民进城带来的负面影响。把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纳入整个供应链过程,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中来,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3.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农产品价值,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将促进新兴的生鲜超市、农产品连锁店、绿色食品专卖店的发展,这种变革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条链条产生着深刻影响,要求大型“农”字号企业以及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