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51042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105104277 ; 978-7-105-10427-7
内容简介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少数民族劳动力也开始逐渐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落后,要想加快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劳动力转移是首先应讨论的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加快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利于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更多的、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对策依据。2007年,我们作了初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研究方案,并收集了部分资料。2008年6月,我们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调查问卷为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25个项目;另一份调查问卷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5大类、26个项目。
目录
**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二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一)
**节 保安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第二节 东乡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第三节 撒拉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第三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二)
**节 裕固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第二节 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第四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节 甘青特有民族劳动力转移现状、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第三节 促进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第五章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节 制约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因素
第二节 制约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因素
第三节 制约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经济因素
第六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
**节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在广义农业内部转移
第二节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的转移
第三节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
第七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节 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与培训路径
第二节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创新改革和配套建设
第八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体系
**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
第九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支持
第十章 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
专题研究
节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劳动力流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揭示出农村人口流动的动因和内在规律。 马克思指出,在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时期,土地支配着农民,农民是土地的附属物,而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劳动力市场出现后,人口流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着。市场的扩大、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就的无产阶级成为人口流动的加速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全面流动”,这是因为工业日益集中的趋势,使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也像资本一样集中起来,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现代工业技术又为人口的大规模和频繁流动创造了条件。列宁进一步指出,城乡经济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19世纪后期的俄国,工业工人的境况比农业工人要好一些,这使得农业人口不断流动,变成工业人口。因此,经济发展的差异决定了农民流动的方向,通常资本主义*发达地区吸引的流动人口也*多,而流出人口*多的地区资本主义则极不发达。 在资本主义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流动人口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口流动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还指出了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效应:**,人口流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使得劳动力价格出奇的低,许多流动的工人被抛在一边而得不到任何工钱,而机器业主宁愿用人工收割农作物而不愿用机器收割;第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口流动所造成的激烈竞争,使得劳动者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活动,不仅劳动条件差、报酬低,而且连起码的生活条件也难以保障;第三,人口流动使农村人口中的优秀力量大量流失,从而使得农村日渐荒凉。这种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造就了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以及文明的城市、愚昧的农村,出现了文明城市和野蛮农村之间的矛盾。 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探讨 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现象,且是对经济现象的一种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发展上就像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一样,几经波折。1949-1956年,在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少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 马寅初(1955)通过对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矛盾的分析,阐述了“新人口论”的中心论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马寅初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基本可行的。马寅初提出中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他并不相信控制人口本身能够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认为控制人口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做的一项任务。马寅初的这种观点在他对马尔萨斯的仇视人类人口论的评价中表现出来。他认为,因为马尔萨斯生活在工业革命的初期,所以他没有想到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使经济迅速发展。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提出较积极的人口论,他说:“所有苏联生产能力的继续增长,是由于每年技术装备的倍数增加,中国以后的情况也应该这样,因此要提高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就要大力地积累,加强每个工人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控制人口,因为人口增殖任其自流,资金很难迅速地积累。”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