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220666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3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122066633 ; 978-7-122-06663-3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生态学重点学科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2个章节,主要对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着重讨论了有机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土壤培肥和植物保护等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有机农业的环境要求、有机农业的投入物质、有机农业的养分管理、有机农业的植物保护、有机种植业生产技术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按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着重讨论了有机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土壤培肥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重点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粮食、蔬菜、水果和畜禽的有机生产技术,有机食品的收获后管理、食品安全,以及对加工、运输过程的特殊要求,并介绍了国际有机农业的标准体系,有机食品的认证,以及有机产品的贸易与市场;*后,对有机农业课程的实习提出了一些方案与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生态有机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节 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意义
一、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
二、有机农业的起源
三、有机农业的哲学思想
四、有机农业的目标和原则
五、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
二、有机农业的特征
三、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关系
四、对有机农业可能产生的误解
第三节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世界有机农业的几个发展阶段
二、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三、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阶段
二、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三、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有机农业的环境要求
**节 有机农业基地的选择与基本要求
一、有机农业基地的选择
二、有机农业基地环境质量调查
三、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第二节 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的具体要求
一、有机农业对土壤的要求
二、有机农业对水质的要求
三、有机农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四、有机农业对生物的要求
五、有机农业对废弃物的要求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有机农业的投入物质
**节 种子、种苗与动物引入
一、种苗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种苗的分类
三、有机种苗的选育
第二节 肥料
一、有机肥料种类
二、有机肥料的无害化处理
三、有机肥料的来源
第三节 农药
一、有机农业可供使用的农药
二、使用要求和使用方法
三、有机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品种
第四节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一、概念
二、有机农业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
三、可用于有机食品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第五节 动物生产中的兽药
一、有机(动物)食品生产的兽药开发
二、有机(动物)食品生产的兽药使用安全及其监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有机农业的养分管理
**节 概论
一、肥料的来源及类型
二、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原则
第二节 有机肥料的施用
一、土壤培肥的基本原理
二、土壤培肥技术
第三节 有机肥制作技术
一、堆肥的制作与施用
二、沼气肥及施用
第四节 不同作物的施肥技术
一、有机蔬菜生产中的土壤施肥
二、有机果树生产中的施肥技术
三、某些谷物的培肥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有机农业的植物保护
……
第六章 有机种植业生产技术
第七章 畜禽的有机生产技术
第八章 有机果蔬产品的采后处理技术与管理规范
第九章 有机食品加工
第十章 有机农业的检查认证与质量控制
第十一章 有机食品的销售与贸易
第十二章 参观与实习
附录 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
节选
《有机农业》按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展望;着重讨论了有机农业生产的前期准备,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土壤培肥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重点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粮食、蔬菜、水果和畜禽的有机生产技术,有机食品的收获后管理、食品安全,以及对加工、运输过程的特殊要求,并介绍了国际有机农业的标准体系,有机食品的认证,以及有机产品的贸易与市场;*后,对有机农业课程的实习提出了一些方案与建议。《有机农业》适合从事生态有机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四、有机农业的目标和原则有机农业的目标是稳定、持续地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保证生产所依赖的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要维持土壤质量的持续优良。土壤质量包含土壤健康质量、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土壤健康质量主要强调土壤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土壤肥力质量则强调土壤作为植物的养料库,给作物提供养料的能力;而土壤环境质量强调的是土壤作为生物的环境要素,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不能因为土壤质量的原因导致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下降或对其他环境要素带来不良影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有机农业生产和加工储运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的自然和谐与可持续性原则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自然循环和谐运行;关注(生产和加工)系统内部和外部其社会和生态影响的延伸;提倡因地制宜的方法(栽培、生物和机械)维持和增加土壤的长期肥力和生物活性,反对依靠外来物质投入;通过可持续生产体系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保持和提高农场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加强农场内基因资源管理,维持和保护基因多样性;促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水生生物。(2)清洁与节约的原则 在生产和加工体系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尽量避免产生污染和废弃物;鼓励培育本地生产和销售;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间的平衡;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让动物能展示其基本的自然习性;使用可生物降解、能循环使用的和再生的包装材料。(3)社会公正的原则 使从事有机生产和加工的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安全的、有保障的、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链,对生态负责;承认传统农业体系和地方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对其加以保护并从中学习有益之处。五、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从有机农业的目标和原则我们不难看出,所提倡的质量全过程控制和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农产品质和量的保证都具有非常深远的重要意义。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持和改善现代农业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使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有益生物特别是鸟类及天敌昆虫,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化学肥料的投入是使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原因。同
-
常见树木图鉴
¥14.0¥48.0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清代雍正时期的京畿水利营田
¥11.9¥3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18.4¥58.0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0.1¥26.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7¥1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5.4¥45.0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23.5¥75.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问答
¥25.0¥32.0 -
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精)
¥171.0¥300.0 -
蜈蚣养殖实用技术
¥12.0¥20.0 -
身边常见的600种树木识别速查图鉴
¥59.1¥88.0 -
北方清洁供暖透视
¥15.4¥48.0 -
海葵鱼生物学和繁殖技术
¥20.2¥64.0 -
怎样提高香菇种植效益
¥8.5¥25.0 -
葡萄栽培技术(第2次修订版)
¥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