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学(非专业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包邮会计学(非专业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1星价 ¥23.4 (6.5折)
2星价¥23.4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108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7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300110820 ; 978-7-300-11082-0

本书特色

《会计学(非专业用)》: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国内同类教材的编写体例,立足于管理者的职业特征,以“如何运用会计”为宗旨,以企业组织的经济活动为经,以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交易双方为纬,融合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目的在于使读者“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淡化“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强化交易分析,强调“如何运用会计”的理念;突破“就报表论报表”的桎梏,强调“由里(经营活动)到表(财务报表),由表(财务报表)及里(经营活动)”的会计思维,将经营理念与会计理念相融合。
  本书适合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emba、mba、mpacc和edp学员及相关读者参考阅读。

目录

**篇 总论
 第1章 会计学概论
  1.1 企业组织及其经济活动
  1.2 基于企业组织与金融市场的会计学
  1.3 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1.4 会计职业及其道德规范
 第2章 基本财务报表
  2.1 从经济活动到财务报表
  2.2 资产负债表
  2.3 利润表
  2.4 现金流量表
  2.5 基本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第3章 财务报表编制过程
  3.1 财务报表编制规则
  3.2 交易或事项分析
  3.3 财务会计循环
 第4章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4.1 基于存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成本观念
  4.2 基于控制目的的成本观念
  4.3 基于决策目的的成本观念
第二篇 企业组织的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
 第5章 生产性资产投资决策
  5.1 生产性资产投资概述
  5.2 现金流量与货币时间价值
  5.3 生产性资产投资决策
 第6章 证券投资和融资
  6.1 股票投资和融资
  6.2 债券投资和融资
 第7章 生产性资产投资
  7.1 长期资产概述
  7.2 固定资产
  7.3 递耗资产
  7.4 无形资产
  7.5 其他长期资产
第三篇 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
 第8章 经营决策
  8.1 本量利分析
  8.2 基于相关成本的经营决策
 第9章 全面预算
  9.1 企业组织全面预算的基本框架
  9.2 全面预算编制原理
 第10章 供产销业务
  10.1 购销业务
  10.2 生产业务
  10.3 存货
  10.4 经营活动费用与非常收支
  10.5 经营成果及其分配
 第11章 变动成本法
  11.1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11.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第12章 标准成本法
  12.1 标准成本的制定
  12.2 差异分析
  12.3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第四篇 理解财务报表
 第13章 会计分析
  13.1 会计分析概述
  13.2 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13.3 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14章 财务报表分析
  14.1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4.2 流动性与偿债能力分析
  14.3 盈利能力与股东利益分析
  14.4 现金流量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会计学(非专业用)》打破国内同类教材的编写体例,立足于管理者的职业特征,以“如何运用会计”为宗旨,以企业组织的经济活动为经,以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交易双方为纬,融合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目的在于使读者“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会计学(非专业用)》的主要特色在于:淡化“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强化交易分析,强调“如何运用会计”的理念;突破“就报表论报表”的桎梏,强调“由里(经营活动)到表(财务报表),由表(财务报表)及里(经营活动)”的会计思维,将经营理念与会计理念相融合。《会计学(非专业用)》适合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EMBA、MBA、MPAcc和EDP学员及相关读者参考阅读。

相关资料

插图:(4)独资企业难以筹集到大量的资本。由于业主个人的财力和信用有限,独资企业在筹集资本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使得独资企业即使遇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也会因为不能筹集到足额的资本而坐失良机。(5)独资企业的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当独资企业遭受清算时,如果独资企业的资产不足以偿还其全部债务,业主必须动用其个人财产偿还独资企业所负的债务。(6)独资企业有限的生命力。独资企业会随着业主的死亡而宣告结束。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自然人)共同投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①在国外,合伙企业大多数是以个人服务为主的行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医师诊所等。在中国,合伙企业仅限于私营企业。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采用合伙企业组织形式。一般认为,合伙企业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合伙企业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尽管在会计上,合伙企业是一个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但是,法律没有赋予合伙企业法人的资格。合伙企业的对外事务都应该以合伙人个人的名义进行。合伙企业依附于合伙人而存在。(2)各合伙人互为代理。除非契约另有规定,在合伙业务范围内,对任何合伙人所执行的业务,其他合伙人都应负责。每个合伙人都是其他合伙人的代理人,各合伙人互为代理关系。互为代理在合伙企业意味着任何一个合伙人都有权在企业常规经营范围内代表企业签订合同。因此,所有与合伙之事有关的任何合伙人的行动,都对该合伙企业存在约束力。(3)合伙人负无限责任。作为一般合伙人,不管其投资金额多少,每个人都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全部清偿责任即无限连带责任。当合伙企业不能以企业资产清偿全部债务时,合伙人必须用其个人财产还清负债。合伙人的无限责任与合伙人互为代理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不诚实或判断能力比较差的合伙人可能会签订使合伙企业陷于困境的合同。因此,合伙企业在选择合伙人时,必须谨慎从事,新合伙人入伙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当然,合伙人可以通过建立有限合伙企业来避免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个人责任。这时,一般合伙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有限合伙人只以其投资额为限承担债务。有限合伙人拥有类似于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一个合伙企业至少要有一个一般合伙人,以清偿无法由合伙企业资产来偿还的那些债务。

作者简介

胡玉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论资本成本会计》、《高级管理会计》等论著、教材和译著多部;主持过《国有企业债转股跟踪调查研究》、《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设计与实地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管理会计、战略绩效评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