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5分
4.5分
包邮个人的神话-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
1星价
¥10.8
(4.3折)
2星价¥10.8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045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543045927 ; 978-7-5430-4592-7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用“现时代的诗、文学与宗教”这一副题统摄全书,全书探讨在现代性的背景下,诗歌(及其他文类)与整个文化之间的关联是什么。书中基于精细的文本细读,或从语词出发,去考察文本背后历史语境的复杂性。 全书分为四辑内容,收录了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品态、简论自由诗的韵律和节奏、近20年新诗研究评述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品态、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以许地山、无名氏和张承志作品为中心、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个人”的神话——《骆驼祥子》与《约伯记》比较论等。
目录
**辑
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品态
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
——以许地山、无名氏和张承志作、品为中心
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
“个人”的神话
——《骆驼祥子》与《约伯记》比较论
潜隐的意义结构
——读《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二辑
析分与整合
——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非线性梳理
简论自由诗的韵律和节奏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
——以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关于台湾早期现代派诗潮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
当代诗歌的几个关键议题
困境、压力与突围:网络时代的中国诗歌
诗歌与伦理:批判性观察
“从玫瑰的肉体上传导出铁”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局部观察
印象和评说(6则)
第三辑
近20年新诗研究评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
——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新诗史建构中的问题意识
——读《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历史·叙述·语境
——读《中国当代诗歌史》
世纪末的省思
——读《走向边缘的诗神》
诗歌生态的全景式观照
一评《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
第四辑
忧郁及忧郁的几个意象
——端木蕻良早期创作论
20世纪40年代文学对苦难的言说
新小说:汉语文学的又一轮?
寻求超越:史料融合与体系构建
——论苏光文教授的抗战文学研究
反思与建构
——读《中国现代文学范畴论》
学者的絮语
——读赵园《易堂寻踪》
韵律、幸存者和偏执狂
——读卡内提《群众与权力》
拆解与还原:从隐喻后退
——苏珊·桑塔格的方法
后记
宗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品态
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
——以许地山、无名氏和张承志作、品为中心
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
“个人”的神话
——《骆驼祥子》与《约伯记》比较论
潜隐的意义结构
——读《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二辑
析分与整合
——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非线性梳理
简论自由诗的韵律和节奏
古典与现代之辨:新诗的第三条道路
——以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诗人为中心
关于台湾早期现代派诗潮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
当代诗歌的几个关键议题
困境、压力与突围:网络时代的中国诗歌
诗歌与伦理:批判性观察
“从玫瑰的肉体上传导出铁”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局部观察
印象和评说(6则)
第三辑
近20年新诗研究评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
——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
新诗史建构中的问题意识
——读《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历史·叙述·语境
——读《中国当代诗歌史》
世纪末的省思
——读《走向边缘的诗神》
诗歌生态的全景式观照
一评《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
第四辑
忧郁及忧郁的几个意象
——端木蕻良早期创作论
20世纪40年代文学对苦难的言说
新小说:汉语文学的又一轮?
寻求超越:史料融合与体系构建
——论苏光文教授的抗战文学研究
反思与建构
——读《中国现代文学范畴论》
学者的絮语
——读赵园《易堂寻踪》
韵律、幸存者和偏执狂
——读卡内提《群众与权力》
拆解与还原:从隐喻后退
——苏珊·桑塔格的方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桃洲,男,1971年生于湖北,文学博士(2000,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和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2005),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0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