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

包邮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

1星价 ¥12.2 (3.4折)
2星价¥11.5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27813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811278132 ; 978-7-81127-813-2

本书特色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传播心理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从心理学和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角度,选取当前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综合使用量化与质化的研究方法,对媒介中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测量了大学生对相关报道的态度。结合上述调查,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带来的社会效果,并对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后提出了受众心理引导的策略。

目录

引言
**章 选题的提出
 **节 选题的背景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现状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二、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
  三、媒体与受众关系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构与预期目标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
 **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背景
  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第二节 媒介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建构
  一、研究程序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分析
  一、媒体立场:大学生媒体地位仍然被动
  二、舆论总量:整体不足,消极报道比重偏大
  三、媒介议题:政府与大学生之间的报道真空
  四、报道方式:接近性较差,服务性信息缺乏
  五、话语方式:放大社会偏见
第三章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节 理论背景
  一、大众媒介与受众认知的互动
  二、社会建构论
  三、议程设置理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程序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第三节 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
  一、媒介使用情况
  二、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使用情况
  三、媒介期待
  四、小结
 第四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议题的认知情况
  一、议题认知情况
  二、就业政策与择业意向
  三、小结
 第五节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报道的态度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报道的态度的评价维度
  二、量表的设计与检验
  三、研究发现
  四、小结
 第六节 访谈:大学生就业报道与受众心理
  一、对应届生的调查
  二、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
  三、对应届毕业生家长的调查
  四、对媒体记者的调查(参考)
  五、小结
 第七节 总结与分析
  一、受众个人因素
  二、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
第四章 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
 **节 社会问题报道的社会效果分析
  一、构建社会认知图示,形成社会认同
  二、加剧社会偏见和认知不协调
 第二节 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结构失衡
  二、对社会问题认识“不到位”、缺乏预警能力
  三、先入之见影响解释公正性,话语官方化影响受众接受心理
 第三节 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引导策略分析
  一、社会问题报道中媒介的角色定位
  二、社会问题报道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
第五章 总结与评价
 **节 总结
  一、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问题”的框架报道分析
  二、就业问题报道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三、社会问题报道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引导策略分析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交叉研究视角
  二、对媒介中社会问题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三、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一、对社会问题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应进一步做话语分析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采集还不够合理
  三、访谈的层次不够全面、内容不够丰满
 第四节 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建构社会问题报道的研究模型
  二、不断探讨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07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
附录二 2008年天津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统计表
附录三 大学生对媒介就业问题报道的态度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从心理学和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角度,选取当前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研究》综合使用量化与质化的研究方法,对媒介中的大学生就业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测量了大学生对相关报道的态度。结合上述调查,分析了社会问题报道带来的社会效果,并对我国社会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后提出了受众心理引导的策略。

作者简介

荣荣,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思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现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传播心理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