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石碌铁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

包邮海南石碌铁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

1星价 ¥35.2 (3.9折)
2星价¥35.2 定价¥9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6061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1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116061927 ; 978-7-116-06192-7

内容简介

海南省石碌铁矿曾誉为“亚洲*大富铁矿”。本书以活化构造(地洼)及其成矿学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观察、测试和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成矿构造学、矿床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遥感地质学、勘查地球物理学和找矿勘查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通过对石碌矿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与铁、钴、铜多金属富集成矿关系、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和驱动机制以及成矿作用时代等的重点研究,深入剖析了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作用规律,认为石碌铁矿系多因复成改造富化型(火山.沉积变质+构造改造+热液叠加)矿床,并首次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演化模式和找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开展了石碌矿区深部矿产预测;通过工程验证,扩大了矿床远景资源储量,为指导区域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基础扎实,论证严谨,见解新颖,成果可靠,既是成矿地质理论研究与矿产深部勘查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也是迄今开展石碌铁矿及外围研究*具创新性的成果,对推动我国特色铁矿床成矿系统理论的突破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对产、学、研部门的广大地质矿产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节 以往区域地质和矿产工作
第二节 以往矿区地质工作
第三节 以往矿山地质勘探工作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节 区域地质概况
第二节 海南岛构造体系
第三节 海南岛构造成矿系统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节 矿区地质概况
第二节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节 矿区赋矿围岩
第四节 矿区控矿构造
第五节 矿区侵入岩
第六节 矿区矿产分布
第七节 矿区主要矿体地质特征
第八节 矿区矿体产出特征
第九节 矿区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第十节 矿区变质特征
第四章 矿区构造变形特征
**节 矿区和区域地质调查
第二节 矿区控矿和赋矿构造特征
第三节 矿区构造变形序列
第四节 岩石组构(简称岩组)分析
第五节 矿区构造变形机制
第五章 矿物包裹体特征
**节 矿物成因学特征
第二节 矿物包裹体类型及基本特征
第三节 矿物包裹体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
第四节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第五节 讨论和初步号结论
第六章 矿床地球化学示踪
**节 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第二节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三节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四节 二透岩的成因特征
第五节 成矿物质相成矿流体来源
第七章 石碌铁钴铜多因复成矿床
**节 成矿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第二节 成矿作用时代
第三节 成矿的控矿因素
第四节 矿床成因类型
第八章 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节 岩浆成矿作用
第二节 变质核杂岩构造与成矿关系
第三节 构造成矿作用
第四节 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第五节 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第九章 成矿远景与找矿预测
**节 区域遥感地质解译
第二节 矿区及近外围地球物理测量
第三节 矿区及近外围成矿远景与勘查建议
第四节 矿区钻探工程验证及资源量估算
第五节 海南省铁矿找矿预测及勘查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