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112478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811247862 ; 978-7-81124-786-2
本书特色
《新中国航空工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段子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段子俊同志1950年12月奉召进京,投身创建新中国航空工业,是新中国航空工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航空工业资格*老的老航空之一,是我敬重的航空工业老领导、老前辈、老学长,我还亲切地称呼他“老爷子”。我1959年从苏联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毕业回国,被分配到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我们共同奋斗在我国航空工业战线上,风风雨雨近半个世纪,亦师亦友亦领导,一路走来,情深义重。
要说和段子俊同志的交往和友情,还得从我的父亲朱其文说起。我的父亲和段子俊同志是老战友。1945年9月, 段子俊同志随彭真、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延安奔赴东北。我父亲当时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彭真、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一到沈阳,立即宣布成立东北局,由彭真同志担任书记,陈云同志担任副书记。彭真、陈云同志主持于1945年9月19日在沈阳“大帅府”驻地召开重要会议,军队和地方二十几位领导参加,我父亲和段子俊同志都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从那时起,父亲和段子俊同志就开始了交往。“文化大革命”之后,谈起往事,父亲曾对我说过:“老段在延安时,就在中央军委搞机要通讯,到东北还是干老本行,担任东北通讯联络局局长,其任务就是保证进入东北的各部队同民主联军总部、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中央的正常的无线电通讯联络。我们**次见面时,就看到他和警卫员总是背着电台。”听了父亲的话,我当时就想:段副部长真不简单,他的这套本领是从哪里学来的?
1951年4月,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同志任**任局长,筹划创立航空工业,重点建立6大厂,沈阳、哈尔滨占了其中4个。创建伊始,困难重重,建厂、调集干部和工人、生活保障、党政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当时,我父亲正在东北,先后担任哈尔滨市、沈阳市市长,和段子俊同志的交往就更多了。
记得我和段子俊同志**次相识是在1959年。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新品工艺室当技术员。为了保密,对外名字叫“新品工艺室”,实际是搞导弹工艺研究的。这一年,我陪同所里苏联专家组组长格拉乔夫出差到湖南株洲航空发动机厂(现为南方航空动力集团公司),调研某型空空导弹。段子俊同志正好也在那里指导工作。他给我的**印象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颇有几分像风度翩翩的周总理。我听他在厂礼堂作动员报告,声音洪亮,简明扼要,还有点山西、河南那一带的口音。和苏联专家谈话时,他竟能操一口流利俄语,我们都有点奇怪。后来才知道,他1932年就被党派往苏联,先在列宁无线电工程学校学通讯;因为成绩优异,又被选为深造生,就读于莫斯科鲍乌曼高等工学院,继续学习3年无线电工程。俄语讲得流利,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不堪回首的“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段子俊同志早年曾在苏联学习,为创建航空工业多次出访苏联,主持和参与全面学习、引进苏联航空技术、专家、管理及经验,因而首当其冲,运动一开始他就被当做航空工业“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代表人物”揪了出来。段子俊同志从1950年12月投身航空工业,历任航空工业局**任局长、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当时称“代职代行”,发文与局长联合署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大力支持下,亲历和组织领导或参与组织领导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创立,1954年就制造出了新中国**架飞机初教5;1956年又制造出了新中国**架喷气式飞机歼5。苏联在1951年部队才开始装备米格17爱夫,我们只比苏联晚了5年左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航空工业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喷气技术,从修理走向了制造;建立了一批骨干航空企业和航空大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比较配套的航空教育体系,以及飞机、发动机、材料、工艺、试飞、仪表、情报等科学研究所(室),奠定了航空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创造了被称之为航空工业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他全身心地投入中国航空工业从东方崛起的伟大实践之中,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这段重要历史的亲历者和权威见证人。对于创立新中国航空工业,段子俊同志功不可没。
“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4月24日,中共中央电报通知,党中央批准,段子俊同志任三机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段子俊同志时年六十有五,已在副部长的岗位上工作了15年,也是从新中国航空工业创立起,在航空工业领导岗位上任职时间*长的领导人。这次中央委以重任,面临新时期、新局面、新任务,他精神焕发,协助三机部新任部长吕东同志为开创航空工业新局面而努力拼搏。1984年,我调到部机关,先后担任部科技局副局长、民用飞机局局长。他虽然于1985年离休,但离而不休,还担任航空工业史编辑委员会主任,呕心沥血,组织编写中国航空工业史。我们经常见面,很亲近,无所不谈。1987年我被调到国家教委,后又到国家技术监督局工作,1992年又回到航空工业部。如此来来往往,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互通信息,互相关心。特别是我主持航空工业总公司工作以来,他特别关心和支持,从发展战略、科研、生产、外事外贸、机关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议,拳拳之心,殷切期望,令我难忘,也使我更加敬重他。每一年春节,我都要请航空工业的老部长聚会。每一次我都到门口迎接,扶“老爷子”上台阶,坐在我身边。我知道“老爷子”爱吃肘子。这便成了每次宴请的“常备菜”。席间,我给他夹菜,斟酒,特别注意多夹肘子,他每次都很高兴。
刘高倬同志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每年春节也都宴请老部长,我进入了被邀请之列。每一次都和“老爷子”、刘高倬同志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热热闹闹,备感亲切。春节期间,我和夫人还带着鲜花,登门给“老爷子”拜年。2006年春节前,刘高倬同志宴请老部长,我照例搀扶“老爷子”下车、上楼、就座,为他斟酒、夹菜。他还是那样高兴、健谈。可万万没有想到,“老爷子”2006年2月竟……
目录
**章 在大革命洪流和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第二章 投身创建新中国航空工业
第三章 致力于建立航空科研机构和导弹生产能力
第四章 在“文化大革命”逆境中
第五章 为开创航空工业新局面而努力
第六章 老骥伏枥 心系航空 难忘乡梓
段子俊文稿
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主要奠基人
受教良深
抗日战争之前和初期我党在新疆的活动情况
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通讯联络部门工作的回忆
受命办电专
创业初始的回忆
从修理走向制造的筹划与准备(一)
——对航空工业局年春夏之际一些主要工作的回忆
从修理走向制造的筹划与准备(二)
——对酝酿规划~年实现整机制造的一些情况回忆
一九五二年厂长会议前后
——下六大厂了解情况纪实
有关早期航空特设工作的回忆和记录片段
回忆航空工业创建初期的二三事
在《航空发动机史》审稿会上的讲话
关于航空装备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于河南省济源县的考察报告
深切缅怀段子俊同志
段子俊同志在大连李德常
回忆段子俊副部长顾诵芬
难忘的航空汇报会徐汉生
革命情谊*珍贵冷传生
回忆段子俊同志在斯贝发动机引进中的远见卓识陈国兴
回忆段子俊同志在研制歼轰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张金波
难忘的段副部长王祖浒
老革命的本色
——我所认识的段子俊副部长陈立群
怀念五十年来的老领导——段子俊同志屠基达
段副部长引领我们迈出了成功的**步刘景范
情注航空离而不休赵光琛
段副部长亲自组织撰写、发表《航空工业外事史》“结束语”江同
两代人的情感王大伟车建国
悼念段子俊同志兰梅
心底无私天地宽段继延
父亲的爱段青青
我的父亲段小湘
怀念三姨父宁宁安安
后记
节选
《新中国航空工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段子俊》主要内容简介:没有人物就没有历史。诚哉斯言!中国航空_工业历史是航空人创造的。段子俊从任航空工业局**任局长起,在航空工业担任领导工作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航空工业主要创始入之一。呈献在读者面煎的这本书,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段子俊生平事略,作者希冀运用平实无华的笔触,比较准确地勾勒段子俊的人生画图;二是本人文稿,亦即主人公自己的亲历记,回首往事与思考;三是同他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战友与亲人的追思文章,期望通过这样“三维叠加”,能够概略载述段子俊的革命生涯和航空人生,同时借以再现些许新中国航空工业崛起世界东方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让历史告诉未来。从被誉为航空212业黄金时代的20世纪50年代,那堪称航空工业的激情岁月,一代代航空人前赴后继,用心血和汗水铸造历史,成功与挫折,欣喜和忧愁。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动力和旗帜,驱动与导引后来者创造航空工业越来越美好的明天!这也是编辑出版(新中国航空工-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段子俊的基本宗旨,或曰良苦用心。
相关资料
插图:根据当时大连形势发展的需要,段子俊还担任了中苏远东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建新公司副总经理。“远东”是一个与苏联合营的丁业集团,总经理由苏方担任,公司下属有发电厂、自来水厂等2。多个中小企业,既保证旅大地区的电力供应,也生产各种丁业用品,以抵制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这企业都建立了下会组织和地下党组织,培训革命力量,准备一旦苏军撤离,国民党接管大连后,有利于开展斗争。“建新”公司则是一个特大的军工联合企业,包括了几个大厂,如大连钢厂、大连化学厂、大连机械厂,新建丁炮弹厂、引信厂、大连化厂学校。厂之下建了一个火药分厂,其他还有些小厂、领导关系属东北军区军下部领导,内部称为东北军工总第九办事处,按军队建制,公司总部设政委,李‘氓兼政委,各厂设教导员,党组织也是不公开的。干部大部分是华东局和新四军来的。任务主要是研制和生产炮弹等,为炮弹的研制还牺牲了一位厂长,下程部副部长吴运铎受了重伤(即中国保尔,《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大连生产的大部分产品供给了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都曾说过,大连生产的炮弹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段子俊着力于创办培养无线电巾高级技术人才的关东电气丁程专门学校(简称“关东电专”),学校于1947年2月7日正式成立。校长也由段子俊亲自兼任,副校长罗若遐,训育主任肖陈人,教务主任郭东霖、范大因。关东电专是中国人民军队*早的也是唯一的一所设备、教学都比较完备的电讯下程高等学校。设有3个系:报务系、机务系和工程系;学制不一,报务系1年,机务系2年,厂程系3年。电专**批工程系、机务系和报务系学生于1946年底人校,共有183名,当即便正式开课了。
作者简介
孟赤兵,编审。1938年生于江苏沭阳,196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航空工业局。曾任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总公司局长。周日新,编审。1940年生于沈阳。1959年起在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工作,1980年调航空工业部,历任副处长、处长,航空航天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周书,高级工程师。1937年生于湖南涟源.1960年大学毕业。曾任航空工业部副局长、中航技总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伯贤,研究员。1938年7月生于江苏海门.1963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303所,1970年调航空部机关,历任副处长、部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航空航天部科技司副司长、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总公司科技委秘书长。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9.5¥28.0 -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16.6¥52.0 -
加缪自述
¥10.0¥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4¥55.0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0.1¥28.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0.0¥36.0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0.6¥3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2.9¥39.8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梁晓声自述
¥16.8¥48.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悲喜同源
¥35.0¥79.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
¥18.4¥58.0 -
老派:闲话文人旧事
¥15.4¥48.0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李煜词传
¥10.0¥36.0 -
李鸿章传
¥9.0¥26.8